导图社区 生理学 尿的生成与排出
这是一篇关于生理学 尿的生成与排出的思维导图,本图有关于该内容知识点的整体梳理,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下载学习。
编辑于2022-01-14 17:48:22肾和肾小球
肾的功能解剖
系统解剖
组胚
肾单位
结构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降支粗段
髓袢细段
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升支粗段
分类
皮质肾单位
1. 肾小球体积小,髓袢短
2. 入球小动脉口径约为出球小动脉2倍
3. 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近髓肾单位
1. 肾小球体积大,髓袢长
2. 入球、出球小动脉口径差异不大
3. 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和直小血管(U形,深入髓质)
毛细血管网
有利于重吸收
直小血管
参与维持髓质高渗、尿浓缩与稀释
集合管
连接多条远曲小管,浓缩尿液
集合管--->肾乳头顶部--->肾盏--->肾盂--->输尿管
球旁器
球旁细胞/颗粒细胞
合成、储存、释放肾素
皮质肾单位多,故皮质肾单位含肾素较多
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NaCl的变化,调节肾素分泌(管-球反馈)
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收缩
滤过膜
位置
毛细血管和肾小囊之间
分层
内层
组成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特点
窗孔
内皮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糖蛋白
选择透过性
水、小分子溶质(离子、尿素、GLU、小分子蛋白质等)
阻止带负电荷蛋白质通过
中间层
组成
毛细血管基膜: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
特点
多角形网孔(机械屏障)
带负电荷(电荷屏障)
外层
组成
足细胞(肾小囊上皮细胞)
特点
足突交错形成裂隙,上有滤过裂隙膜,膜上有小孔(最后的屏障)
裂隙膜主要蛋白:裂孔素,阻止蛋白质漏出
选择透过性
阻止蛋白质漏出
选择透过性
不同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所带电荷
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滤过膜孔隙大小和所带电荷
病理
肾脏基底膜上负电荷减少/消失--->带负电荷的血浆白蛋白可以被滤过,出现蛋白尿/白蛋白尿
血管系膜/球内系膜
位置
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
组成
球内系膜细胞、系膜基质
调节
腺苷(缩入球小动脉)缩血管系膜
多巴胺舒张系膜细胞
功能
通过舒缩影响滤过膜面积和肾小球滤过系数
神经支配
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肾素释放
血液供应
血流途径
腹主动脉--->肾动脉(垂直分出)--->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直小血管--->小静脉--->小叶间静脉--->弓状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下腔静脉--->心脏
血流特点
肾脏供血量最丰富,主要在皮质
毛细血管床
肾小球毛细血管
血压较高,有利于快速滤过
管周毛细血管
血压低,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重吸收
血流调节
自身调节
概述
动脉灌注压(全身动脉血压)在7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RBF和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 范围之外,灌注压↑/↓则RBF↑/↓
机制
肌源学说
灌注压↑--->入球小动脉平滑肌紧张性↑,Ca2+入胞 --->平滑肌收缩--->血流阻力↑ 正常范围之外,平滑肌收缩/舒张达到极限,无法调节RBF
罂粟碱、水合氯醛、氰化钠可抑制血管平滑肌活动
管-球反馈TGF
RBF、滤过率↓--->小管液在髓袢流速↓--->NaCl重吸收↑--->致密斑处NaCl浓度↓
入球小动脉阻力↓
肾素释放↑--->Ang II收缩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
RBF↑、滤过率↑
临床
对于肾性高血压、双侧肾血管病变、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的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者,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滤过率,引起急性肾衰竭)
正常情况下起主要作用
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
支配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兴奋使血管收缩
体液调节
E、NE、VP/ADH、Ang II、内皮素缩血管,RBF↓
PGI2、PGE2、NO、缓激肽舒血管,RBF↑
腺苷 缩入球小动脉,RBF↓
紧张情况下作用(缩肾血管,保证心、脑等器官血供)
其他
高蛋白摄入、严重高血糖
RBF↑,滤过↑
肾小球滤过功能
滤过液的成分
肾小球滤过液(肾小囊腔内)是 血浆的超滤液,除蛋白质外,其他成分的浓度都与血浆浓度相近
肾功能评价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
定义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影响因素
体表面积↑↑
男性>女性
运动、情绪激动、饮食、年龄、妊娠、昼夜节律
滤过分数FF
定义
GFR/肾血浆流量(一般为1/5)
病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血浆流量变化不大,GFR↓--->FF↓
心力衰竭
GFR变化不大,肾血浆流量↓--->FF↑
有效率过压
定义
肾小球毛细血管上任何一点的滤过动力
促进超滤的动力-对抗超滤的阻力(为0时即滤过平衡)
决定因素
促进
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
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对抗
肾小囊内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变化
入球小动脉端>出球小动脉端(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
滤过平衡处(有效率过压=0)越接近入球端,有效滤过面积越小,滤过率越低 反之亦然
影响因素
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K f
定义
单位有效率过压,单位时间,滤液量
表示
有效通透系数×滤过面积
调节
血管系膜舒缩调节滤过面积、滤过系数
病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变窄/阻塞、有滤过功能的肾小球数量↓--->肾小球滤过率↓--->少尿/无尿
有效率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生理条件下调节GFR主要方式
血压降至40~50mmHg以下,GFR可降至0,导致无尿
病理
高血压晚期,入球小动脉器质性病变而狭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少尿/无尿
囊内压
一般较稳定,约10mmHg
病理
肾盂/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输尿管梗阻--->小管液/终尿无法排除--->逆行性压力↑--->囊内压↑--->有效率过压、GFR↓
血浆胶体渗透压
升高导致尿量增多效应不明显,可能与滤过膜通透性↓ 及 毛细血管床组织液生成增多有关
病理
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稀释血浆蛋白/肝功能受损严重,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血浆流量
改变滤过平衡点--->改变GFR:肾血浆流量↑--->血浆渗透压上升速度↓--->平衡点向出球端移动(甚至消失)--->有效滤过面积↑--->GFR↑
肾小管、集合管
物质转运
超滤液 进入肾小管--->小管液 重吸收--->终尿
概念
重吸收
小管液的成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返回血液的过程
分泌
肾小管上皮细胞将一些物质经顶端膜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
排泄
代谢产物、异物、过剩物质排出体外
经肾小球滤过但未被重吸收的物质、肾小管分泌从尿中排出的物质
转运物质
小管液全部的GLU、AA被重吸收
Na+、Ca2+、尿素等不同程度地被重吸收
肌酐、H+等分泌到小管液,被排出体外
转运方式
跨细胞
被动转运
顺电化学梯度
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胞(少量小分子蛋白质)
细胞旁
Na+、Cl-、H2O、HCO3-、H+、NH3、NH4+、HCO3- 重吸收与分泌
近端小管
前半段
跨细胞
顶端膜
Na+-H+交换体(泌H+主要方式)
Na+-GLU/AA同向转运体
氢泵(较少)
基底膜
GLUT2/AA载体
钠泵
HCO3-与其他离子的同向转运体
Cl- -HCO3-交换体
AQP1
细胞旁
紧密连接,组织液静水压高,Na+进入毛细血管
后半段
跨细胞
顶端膜
Na+-H+交换体
Cl--HCO3-交换体
基底膜
K+-Cl-同向转运体
细胞旁
小管液中Cl-浓度高于细胞间液,被重吸收--->小管液正离子相对增多,Na+借电位梯度被重吸收
整段
Na+、K+、Ca2+、Cl-重吸收主要部位,GLU全部吸收
肾糖阈
180mg/mL
H2O
两侧膜上水通道蛋白1(AQP1)
重吸收各种溶质后,小管液渗透压↓,故水进入细胞间液、毛细血管被重吸收
HCO3-(CO2)
HCO3-被重吸收(80%)(顶端膜及胞内CA参与,机制见书P237图8-11)
NH4+
谷氨酰胺酶(限速酶)、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酰胺 → α-酮戊二酸+2NH4+
谷氨酰胺 → 2HCO3- +2NH4+
经Na+-H+交换体排入管腔
α-酮戊二酸--->2HCO3-,重吸收入血
髓袢
降支细段
两侧膜存在大量AQP1,促进水重吸收,小管液渗透压↑
两侧膜存在UT-A2,重吸收尿素
升支细段
对H2O不通透
对Na+、Cl-易通透(易化扩散进入细胞间液),小管液渗透压↓
无刷状缘、无线粒体、代谢水平低
升支粗段
跨细胞
顶端膜
Na+-K+-2Cl-同向转运体(NKCC2)
K+通道
Na+-H+交换体
基底膜
Cl-通道
钠泵
细胞旁
Cl-的重吸收 + K+的释放--->小管液正电位--->促进Na+、K+、Ca2+的重吸收
水盐重吸收分离
此段对H2O不通透,小管液渗透压↓,管外渗透压↑
尿液稀释、浓缩重要基础
泌NH4+同近端小管
代谢活性高
整段
HCO3-(CO2)
机制同近端小管,主要在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跨细胞
顶端膜
Na+-Cl-同向转运体(NCC)
Na+-H+交换体(参与HCO3-重吸收)
基底膜
钠泵
Cl-通道
对水不通透,小管液渗透压↓
通过Na+-H+交换体,参与HCO3-重吸收
小管液负电位,Ca2+跨细胞主动转运
泌NH4+同近端小管
集合管
主细胞
跨细胞
皮质、外髓集合管
顶端膜
Na+通道(ENaC)
K+通道(ROMK)
AQP2
基底膜
钠泵
K+通道
AQP3/4
内髓集合管
顶端膜
Na+通道(ENaC)
UT-A1
AQP2
基底膜
钠泵
UT-A3
AQP3/4
细胞旁
Na+重吸收--->小管液负电位--->Cl-重吸收
闰细胞
A型
顶端膜
氢泵
氢钾泵
泌H+停止的pH阈值=4.5
可通过产生H2CO3、H2PO4-、NH4+升高小管液pH
B型
非A非B型
NH4+分泌
NH3通透性高,NH4+通透性低
NH3扩散进入管腔(伴HCO3-重吸收,1:1),结合H+形成NH4+,随尿排出
小管液负电位,Ca2+跨细胞主动转运
K+重吸收和分泌
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吸收
远端小管、皮质集合管
钠泵--->胞内高K+--->K+顺电化学梯度通过钾通道进入小管液
重吸收Na+--->胞内正电位--->K+顺电位梯度进入小管液
肾脏对K+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远端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K+分泌量
K+分泌影响因素
血量增加、应用利尿剂(排钾利尿剂)
电位差(保钾利尿剂)
泌H+(钠泵、Na+-H+交换体的相互竞争性抑制)
Ca2+重吸收和排泄
主要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与Na+重吸收平行 在髓袢只有升支粗段可吸收
近端小管,主要通过溶剂拖曳方式经细胞旁途径被重吸收(电化学梯度) 升支粗段主要通过被动重吸收(电位梯度) 远端小管、集合管,跨细胞主动转运(小管液为负电位)
尿素的重吸收与排泄
肾内尿素再循环P239
过程
髓袢升支对H2O不通透,集合管开始对H2O通透,尿素浓度不断↑
内髓集合管UT-A1、3对尿素通透,尿素进入内髓
内髓经降支细段UT-A2进入小管液,回到循环
尿素通过直小血管升支窗孔入血,进入外髓
尿素在外髓扩散进入组织间液,随即通过直小血管降支UT-B重新入血
意义
维持外髓到内髓的尿素渗透压、浓度梯度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影响因素
小管液溶质浓度
渗透性利尿
定义
部分溶质未被重吸收,停留在小管液中,由于渗透作用,使一部分水也保留在小管液,导致溶质被稀释,小管液和上皮细胞之间浓度梯度下降,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都减少,最终导致利钠利尿
病理
糖尿病患者,超滤液中GLU量超过对GLU重吸收能力,导致利钠利尿
临床
脱水药(可滤过不能重吸收的药物,甘露醇、山梨醇等)
治疗脑水肿、青光眼,降低颅内压、眼内压,用于心肾功能正常的水肿、少尿、预防肾衰竭
球-管平衡
定比重吸收
近端小管中Na+和水的重吸收率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 肾小球滤过率↑/↓近端小管对Na+、H2O重吸收↑/↓
机制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变化有关
出球小动脉阻力↑ → RBF不变,滤过率↑ → 毛细血管内血量↓,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促进重吸收Na+、H2O
意义
保持尿量和尿钠相对稳定
其他
H+分泌
小管液pH=4.5时,H+分泌停止
泌H+障碍可导致排NH4+障碍
慢性酸中毒,可刺激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Gln代谢,增加NH4+、NH3的排泄和HCO3-的生成
K+分泌
肾小管、集合管内pH越低,CA活性越强,越有利于排酸保碱,同时血钾↑
乙酰唑胺
抑制CA--->胞内H+↓(抑制H+分泌)--->钠氢交换体被抑制--->钠泵增强--->血钾↓
钠泵、钠氢交换体相互抑制
醛固酮——Na+重吸收,保钠排钾
H2O重吸收
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主要取决于AQP2数量,ADH参与这一过程
ADH也通过增加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促进尿素再循环
通道抑制剂
哇巴因抑制钠泵、呋塞米/依他尼酸抑制NKCC2,可减少Na+、Cl-的重吸收
NKCC2抑制剂——呋塞米、依他尼酸(都可导致听力障碍)
NCC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
ENaC抑制剂——阿米洛利(保钾利尿剂)
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主要取决于AQP2数量,ADH参与这一过程
总结
近端小管
整段
重吸收
全部GLU、AA
Na+同向转运 | 载体转运
65%~70% Na+
钠氢交换、其他物质(GLU、AA、Cl-、磷酸盐)同向转运 | 钠泵
65%~70% K+
70% Ca2+
80% 溶剂拖曳(伴H2O)
20% 跨细胞(电-化学梯度被动吸收 | 钙泵/钠钙交换体)
65%~70% Cl-
Na+同向转运 | 载体转运
80% HCO3-
CO2形式进入,优先于Cl- | 同向转运体(主要)/与Cl-交换
60%~70% H2O
AQP1 | AQP1
40~50% 尿素
分泌
泌H+(主要部位)
主要靠与Na+交换,少量靠质子ATP酶
泌NH3/NH4+(主要部位)
Gln酶、Glu脱氢酶产生NH3
泌2×NH4+(钠氢交换),伴2×HCO3-重吸收(在基底膜与Na+同向转运)
NH3直接扩散
后半段差异
Cl-
Cl- -HCO3-交换体 | 与K+同向转运
细胞旁(电-化学梯度)
前半段HCO3-提前Cl-被重吸收,后半段小管液中Cl-浓度高于细胞间液
Na+
细胞旁
Cl-重吸收后,小管液正离子相对增多,Na+借电位梯度被重吸收
等渗重吸收,小管液等渗液(溶质和水都通透)
髓袢
降支粗段
降支细段
溶质
不通透
H2O
AQP1 | AQP1
尿素
UT-A2 | UT-A2(尿素再循环)
小管液渗透压↑
对H2O通透
升支细段
Na+、Cl-
易化扩散
H2O
不通透
小管液渗透压↓
升支粗段
重吸收
Na+
NKCC2、钠氢交换体 | 钠泵(创造胞内低钠)
细胞旁
K+
细胞旁
Ca2+(对钙唯一通透的一段)
小管液正电位,被动、主动重吸收都存在
细胞旁
Cl-
NKCC2 | Cl-通道
HCO3-
机制同近端小管
H2O
不通透
分泌
H+
钠氢交换体
NH4+
同近端小管,Gln酶
25%~30% K+
K+通道分泌出去(创造胞外正电位,又促进Na+、K+、Ca2+经细胞旁重吸收)
水、盐重吸收分离,小管液渗透压↓(尿液浓缩、稀释的重要基础)
对H2O不通透
远曲小管
重吸收
Na+
NCC | 钠泵
Ca2+
跨细胞主动重吸收
Cl-
Na+ - Cl-同向转运体 | Cl-通道
H2O
不通透
分泌
NH4+
同近端小管,Gln酶
K+
钾通道
小管液渗透压↓
集合管
重吸收
Na+
ENaC | 钠泵
K+(皮质/外髓集合管主细胞)
ROMK | ROMK
Ca2+
跨细胞主动重吸收
Cl-
细胞旁被动重吸收(Na+重吸收后造成小管液负电位)
HCO3-
伴NH3分泌,1:1
尿素(内髓集合管主细胞)
UT-A1 | UT-A3(尿素再循环)
H2O
AQP2 | AQP3/4
分泌
H+(A型闰细胞)
氢泵、氢钾泵
NH4+
NH3通透性高,NH4+通透性低
NH3扩散进入管腔(伴HCO3-重吸收,1:1),结合H+形成NH4+,随尿排出
K+(皮质/外髓集合管主细胞)
ROMK(Cl-重吸收后造成K+分泌的动力)
直小血管
升支
窗孔,可透过尿素,内髓部尿素入血,外髓部扩散入组织间液
降支
UT-B,组织间液的尿素进入血液
近端小管(尤其前半段),吸收全部GLU
远曲小管、集合管处紧密连接对Na+、K+、Cl-等通透性低,故离子不易返回小管液
尿生成
浓缩、稀释
浓缩
肾皮质渗透浓度等于血浆,内髓部渗透浓度约为血浆4倍
机制
肾脏髓质组织间液形成高渗透浓度梯度促进H2O重吸收
髓质越厚,内髓渗透浓度越高,尿浓缩能力越强
逆流倍增
髓袢、集合管的结构排列
逆流:两并行管道中液体流动方向相反
髓袢、集合管各段对水、溶质的通透性、重吸收不同
髓袢降支细段
AQP1不断重吸收H2O进入组织间液
NaCl不通透
UT-A2使尿素进入小管腔
髓袢升支细段
H2O不通透
NaCl被动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
H2O不通透
NKCC2主动重吸收NaCl(最重要,NaCl是维持外髓高渗重要物质)
远曲小管
H2O不通透
Na+-Cl-同向转运体重吸收NaCl
集合管
钠通道重吸收Na+
AQP2~4重吸收H2O
皮质部、外髓部对尿素无通透性 内髓部UT-A1、3重吸收尿素进入组织间液
总结
1. 降支细段对H2O通透,对NaCl不通透,小管液渗透浓度↑
2. 升支细段对H2O不通透,对NaCl通透,NaCl被动扩散到内髓
3. 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对H2O不通透,增加外髓部间液渗透压,是建立髓质间液高渗透梯度的最重要的起始动力
4. 尿素再循环,增加内髓尿素浓度
5. 小管液不断滤过,推动小管液从髓质到集合管,向肾乳头方向流动,促进了肾脏建立从外髓部到内髓部组织间由低到高的渗透浓度梯度,形成浓缩尿液
逆流交换
直小血管对溶质和H2O都高度通透,将髓质多余的溶质和水带入血液循环,有利于保持髓质高渗
集合管对H2O的通透性
ADH增加AQP2的表达,促进H2O重吸收,尿液浓缩
重吸收动力——髓质高渗 重吸收量——集合管对H2O的通透性
稀释
位置
主要发生在集合管
机制(水利尿)
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ADH释放被抑制,集合管对H2O通透性降低,无法重吸收H2O,而NaCl被主动重吸收--->小管液渗透压↓
影响浓缩、稀释的因素
主要在集合管调节
肾髓质高渗的形成
逆流倍增
结构因素
髓袢长度
长度↑逆流倍增效率↑(皮质至髓质渗透浓度梯度↑--->浓缩效率↑)
髓质组织结构
髓袢结构完整性是逆流倍增重要基础
髓袢对H2O和溶质的通透性
NaCl
袢利尿剂呋塞米、依他尼酸,抑制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进而阻碍集合管重吸收H2O,阻碍浓缩
尿素
尿素浓度
摄入蛋白质越多,尿素产生越多,尿浓缩越强
集合管对尿素通透性
ADH增加集合管对尿素通透性
逆流交换
直小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
增加、过快--->直小血管血液带走髓质间液过多溶质,髓质间液渗透浓度梯度↓
减少、过慢--->供氧不足--->肾小管转运功能障碍(尤其升支粗段转运NaCl)--->影响髓质间液高渗的维持
集合管对H2O的通透性
ADH↑尿浓缩↑
病理
尿崩症:ADH完全缺乏或肾小管、集合管缺乏受体,每天排出大量低渗尿
尿生成的调节
神经调节(肾交感神经)
支配
肾血管、球旁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为主)
效应
释放NE
血管平滑肌α受体
入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毛细血管血浆流量↓血压↓肾小球滤过率↓
β受体
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Ang II、醛固酮↑--->促进NaCl、H2O重吸收,尿量↓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
促进近端小管、髓袢重吸收NaCl、H2O
影响因素
心肺感受器反射
抑制肾交感神经活动
压力感受性反射
抑制交感N
应激状态(严重失血、功能紊乱)
肾交感N兴奋,滤过↓,保证重要器官血供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
功能
V1受体
血管平滑肌
缩平滑肌,增大血流阻力和血压
V2受体
集合管外髓主细胞基底膜
增加水重吸收,浓缩尿液
影响因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
感受器
下丘脑前部室周器渗透压感受器,对Na+、Cl-最敏感,对GLU、尿素相对不敏感,甘露醇、蔗糖等亦能刺激ADH分泌
刺激
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呕吐、高热,机体失水多于溶质的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
大量饮清水,血浆晶体渗透压↓(水利尿,临床检测肾稀释能力)
循环血量
感受器
压力感受性反射感受器
动脉血压变化
心肺感受器
循环血量变化--->静脉回心血量变化
循环血量/动脉血压降低,可降低引起ADH释放的血浆晶体渗透浓度阈,即提高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
其他刺激因素
刺激因素
恶心、疼痛、窒息、应激、低血糖、Ang II等
烟碱、吗啡等
抑制因素
乙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
调节机制
肾内机制
肌源学说
管-球反馈
神经机制
肾交感N--->NE--->β受体--->肾素释放
体液机制
E、NE、PGE2、PGI2、低盐饮食--->肾素释放
Ang II、ADH、ANP、内皮素、NO--->抑制肾素释放
Ang II
功能
作用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Ang受体,促进Na+重吸收
低浓度主要引起出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毛细血管血压↑,滤过率变化不大 高浓度引起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滤过率↓
引起系膜细胞收缩,K f↓,滤过率↓
在入球小动脉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PGI2、NO,减弱Ang II缩血管作用
醛固酮
功能
诱导ENaC生成
诱导钠泵生成,促进K+分泌(保钠排钾)
诱导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的生成(为钠泵供能)
调节机制
Ang II和Ang III(更强)刺激
血钾(更敏感)、血钠负反馈调控
心房钠尿肽ANP
功能
1. 血管平滑肌胞质Ca2+↓--->平滑肌舒张--->肾小球滤过率↑ 舒张系膜细胞--->K f↑--->滤过率↑
2. 通过cGMP关闭钠通道,抑制集合管对NaCl重吸收,减少对H2O重吸收
3. 抑制肾素、醛固酮、ADH合成与分泌
刺激因素
心房壁受牵拉
血量过多
头低足高位
中心静脉压↑
身体浸入水中
ACh、N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ADH、高血钾
其他
缓激肽
抑制集合管对Na+、H2O重吸收
NO
对抗Ang II和NE的缩血管作用
PGE2、PGI2
舒张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抑制近端小管、升支粗段重吸收Na+
对抗ADH,刺激肾素分泌
生理意义
维持机体水平衡
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Na+、K+平衡
醛固酮
ANP
球-管平衡
Ca2+平衡
甲状旁腺激素(促进Ca2+重吸收)
细胞外液Ca2+↑--->增加滤过,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
细胞外液量↑/动脉血压↑--->Ca2+重吸收减少(影响溶剂拖曳)
血浆磷浓度↑--->甲状旁腺激素↑
血浆pH↓/↑(酸/碱中毒)--->促进/抑制远端小管对Ca2+重吸收
降钙素
Vit D3
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饮食产生酸性物质远多于碱性物质
泌H+、泌NH3/NH4+来排酸
总结
ADH的V2受体位于集合管主细胞基底侧膜
醛固酮受体位于胞质,调节基因表达(生成醛固酮诱导蛋白)
渗透压感受器相对压力、心肺感受器更敏感
清除率和排尿
清除率Cx
定义
两肾,单位时间,完全清除某物质,血浆毫升数
意义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菊粉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测定肾血浆流量、滤过分数、肾血流量
碘锐特、对氨基马尿酸PAH清除率
推测肾小管的功能
比较清除率和滤过率
自由水清除率
测定肾排水/保水能力
尿的排放
输尿管的运动
自律性
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
副交感
膀胱壁感受牵拉、充胀
感觉纤维(盆神经)
S2~4
节前纤维(盆神经)
膀胱壁内神经元
节后纤维
ACh——M受体
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交感
膀胱痛觉
感觉纤维
脊髓腰段
腹下神经
NE
α受体
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血管收缩
β受体
膀胱逼尿肌松弛
阴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
受排尿反射抑制
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排尿反射
感受刺激
膀胱内压的升高
感受器
膀胱壁、后尿道、尿道
排尿异常
传入神经受损
无张力膀胱
溢流性尿失禁
脊髓休克期间
溢流性尿失禁
传出神经(盆神经)/骶段脊髓受损
尿潴留
高位脊髓受损/脊髓休克恢复后
尿失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