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唯物论知识总结,包括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的特殊静止状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等等。
下图是一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导图笔记,讲述了一合(一大、二大、三大)、一分(三起义、三会议)、二合(三会议)、二分(四战役、一会议)。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点,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是一篇关于认识论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实践、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等方面,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唯物论
物质(列宁)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新陈代谢
社会运动
最高级、最复杂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刻舟求剑)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物质的特殊状态:静止
含义: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静止是运动的起点和基础)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
联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年年岁岁年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方生方死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物极则反,命日环流。
人一次也不能跨入同一条河流
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时间(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
时间一去不复返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空间(广延性、伸长性)
特点;三维性
长
宽
高
意识
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反应-低级生物刺激感应性-高级动物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决定作用
生理基础:人脑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来源
本质: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能动作用
目的性、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自主选择性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调节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望梅止渴
笑一笑,十年少。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
要遵循客观规律
要通过实践活动
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促进
错误-阻碍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入水问鱼,入山问礁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正确认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