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镇静催眠药
药理学镇静催眠药部分,包括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和其他镇静催眠药,根据景晴老师的课和课本整理,内容详细,可用于预习、复习、考研复习以及执业药师复习!
编辑于2022-04-08 19:54:55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是一种突然导致低分子量溶质(分子量高达 1,500)穿过通常不可渗透的线粒体内膜的现象。mPT 由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介导,mPTP 是在内膜和外膜界面组装的超分子实体。mPTP 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多种蛋白共同组成的、具有非特异性、电压依赖性的复合物孔道。它的分子组成目前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是由基质的亲环蛋白D(cyclophilin,CyP-D)、内膜的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denine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外膜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等共同组成。
组会汇报或者其他汇报,基本上的步骤都是:①罗列背景情景;②当下的冲突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有什么工作是别人没解决的?不解决会怎样?)③问题有什么(目前主要做了什么工作,做的过程出现了什么问题?)④分析问题,找出答案
SOP是Standarde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流程,通过把重复性的工作进行细化和拆解,固定成一套流程程序,每天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拜托低效的忙碌,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任务上,节约时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是一种突然导致低分子量溶质(分子量高达 1,500)穿过通常不可渗透的线粒体内膜的现象。mPT 由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介导,mPTP 是在内膜和外膜界面组装的超分子实体。mPTP 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多种蛋白共同组成的、具有非特异性、电压依赖性的复合物孔道。它的分子组成目前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是由基质的亲环蛋白D(cyclophilin,CyP-D)、内膜的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denine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外膜的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等共同组成。
组会汇报或者其他汇报,基本上的步骤都是:①罗列背景情景;②当下的冲突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有什么工作是别人没解决的?不解决会怎样?)③问题有什么(目前主要做了什么工作,做的过程出现了什么问题?)④分析问题,找出答案
SOP是Standarde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流程,通过把重复性的工作进行细化和拆解,固定成一套流程程序,每天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拜托低效的忙碌,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任务上,节约时间。
镇静催眠药
概述
定义:镇静催眠药是一类选择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由激动、兴奋和躁动转为安静的药物称为镇静药;凡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
分类
苯二氮䓬类
巴比妥类
其他
苯二氮䓬类(BZ)
药动学特点
弱碱性药物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
半衰期约为1小时
该类药物主要经肝药酶代谢,多数药物可转化成去甲西泮,最后转为奥沙西泮,其活性与母体相似,所以半衰期延长
连续使用长效药物,要防止药物及代谢物在体内蓄积
BZ代谢产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无活性产物,由肾排出
经肝代谢,肾排出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抗焦虑+
作用:在低于镇静剂量时就显著改善症状
用途:各种焦虑症
镇静催眠++
特点
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对呼吸影响小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夜惊夜游症
对于REMS影响小,停药后出现反跳性REMS延长,较巴比妥轻,依赖性、戒断症状较巴比妥类药物轻
用途
各种睡眠
麻醉前给药和心脏电击复律或内镜检查前给药
抗惊厥、抗癫痫+++
用于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所致惊厥
地西泮静脉注射首选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惊厥是一种症状,癫痫是一种疾病
中枢性肌松作用++++
大脑麻痹、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肌僵直
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肌肉痉挛
+++++:抑制呼吸☠️
作用机制
激动GABAA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促进GABA与GABA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而呈现中枢抑制效应
Cl⁻内流,Na⁺外流
不良反应
治疗量:头晕。困倦。乏力,嗜睡,记忆力下降等
大剂量:共济失调,顺行性健忘,视力模糊,构思障碍,精神错乱,震颤等
中毒量:昏迷,呼吸抑制→拮抗药:氟马西尼
增强其他中枢抑制药的抑制作用
耐受性和成瘾性
巴比妥类
分类
长效类:苯巴比妥(鲁米那)
中效类: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类:硫喷妥钠
药理作用
弱酸类药物
口服或注射均易吸收
分布受药物脂溶性和体液PH的影响
极易透过血脑屏障
肝药酶诱导药
中枢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镇静催眠
缩短REMS,改变正常睡眠模式,引起非生理性睡眠
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REMS反跳性显著延长,出现多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不良反应多,安全性低,已不作为镇静催眠药常规使用
抗惊厥
用于治疗各种惊厥——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所致惊厥等
抗癫痫
可用于强直痉挛性发作和部分性癫痫发作——苯巴比妥
麻醉/麻醉前给药
激动GABAA受体,与苯二氮卓类作用于同一受体的不同位点
短效静脉麻醉——硫喷妥钠
不良反应
催眠剂量:后遗作用、耐受性、过敏反应
久用 依赖性、成瘾性
大剂量:抑制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
反复使用:肝药酶活性增高
巴比妥类中毒及其解救
中毒
原因
一次误服10倍催眠量
静脉给药时,用量过大/注射过快
表现
深度昏迷,瞳孔散大
血压下降,体温降低
呼吸抑制,呼吸循环衰竭
直接死因:深度呼吸抑制
中毒解救
对因治疗
消化道:KMnO₄洗胃,Na₂SO₄导泄
肾脏:NaHCO₃或乳酸钠简化尿液
强迫利尿:饮水,输液,利尿药
血液:透析
对症治疗:维持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人工呼吸、输液、保温、使用升压药
其他镇痛催眠药
水合氯醛
易从消化道吸收,常用10%口服液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直肠给药吸收迅速,可减少刺激反应
可用于失眠,子痫、破伤风、小儿高热等惊厥
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
能延长慢波睡眠时相,对REMS无明显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适用于失眠症
——无日间困倦,依赖轻,耐受轻,更安全 ——目前推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有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
耐受性: 因为巴比妥类是肝药酶诱导剂; 所以:①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苯巴比妥,可以使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加速巴比妥类药物的代谢,产生耐受性;②也可加速洋地黄毒苷、苯妥英钠、口服抗凝血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甾体类激素等的代谢,导致药效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