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1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存货
这是一篇关于01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存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存货的期末计量。
编辑于2022-04-15 14:41:30第一章 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概念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企业存货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成本)、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
确认条件
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初始计量
外购
买价 + 相关税费 + 运费、装卸、保险费 + 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含不能抵扣的增值税)
委托加工
实耗原材料 + 加工费 + 运杂费 + 相关税费
消费税
收回后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
收回后【直接销售】或加工成【非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计入存货成本
增值税
不可抵扣时,计入存货成本
自产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方式
投资者投入
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按照公允价值确定)
提供劳务取得
直接人工 + 其他直接费用 + 间接费用
存货的期末计量
原则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确定
存货
可变现净值 = 估计售价 - 销售费用和税金
估计售价:有合同按合同,无合同按市价,超过合同部分视同无合同
原材料
直接出售
可变现净值 = 售价 - 销售费用和税金
生产产品
产品未减值,则材料不减值
产品减值,材料可变现净值 = 产品估计售价 - 至完工还需的成本 - 销售费用和税金
减值核算
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在建工程)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