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99-维新与革命
这集主要讲的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觉醒,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和自下而上的革命进行变革。维新运动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清帝退位,帝制终结。
编辑于2022-09-09 17:35:58 河北省中国通史第99集 维新与革命
1895年
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亿元。
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师徒等待科考成绩时,汇聚众人,起草万言书,抗议。上千名举人签名。形成公车上书。
6月2日,李鸿章之子李经芳签字。台湾人民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台湾沦陷。
1879年
13岁的孙中山到夏威夷求学,之后前往香港继续深造。
1892年
孙中山以全班d一名的成绩,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1894年
孙中山协同陆皓东到京观察政治局势。上书李鸿章,从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阐述强国方案。未受重视。开始筹划革命。
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计划广州起义。陆皓东设计了青天白日旗。由于计划泄露夭折。陆皓东牺牲。
1895年
孙中山流亡日本。在横滨剪去辫子,穿起西式服装,表达与清廷彻底决裂。
1896年
10月,孙中山抵达伦敦。10月11日,清公使诱捕孙中山,并关押。 孙中山通过清洁工将消息透露给老师康德利医生。康德利上诉至外交部。
10月22日,英国《环球报》以醒目的标题,骇人听闻的故事,革命家被绑架于伦敦,关押在中国大使馆披露非法绑架。舆论哗然,英国外交部迫使青公馆释放孙。 这次绑架事件使孙中山名声大噪。
孙中山在英国待了9个月,学习知识。形成社会变革的观点。
康梁先后在北京、上海创办强学会。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翻译《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
1897年
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讲授变革和民权思想。
康有为连续8次上书光绪帝,恳求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模式,制度性变革。
觉醒
1898年
春,光绪向太后申请改革。慈禧默许。
6月11日,开始维新变法。
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被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
光绪帝向太后频繁请示,达12次之多。陆续颁发将近50项法令。
改革的措施引起朝臣恐慌,反对的力量在慈禧身边聚集。
9月5日,光绪帝擢升杨锐、刘光第、林旭和谭嗣同为军机处章京。 一系列激进的变革措施,令太后警觉起来。把变法当成是夺权的密谋。
9月初,光绪革职阻挠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帝后之争趋于白热化。 官僚集团和太监集团开始公开呼吁慈禧再次垂帘听政,收回光绪权力。
9月18日,荣禄调军队到北京。谭嗣同劝说袁世凯支持皇帝。袁世凯密告荣禄。
9月21日,慈禧回紫禁城,截取变法文件,拘捕变法领袖,宣布再次垂帘听政。
康有为在英国领事馆的保护下,前往香港避难。梁启超在日本领事馆的保护下前往日本。谭嗣同与林旭、刘光地等戊戌六君子为变法献身。
9月23日,慈禧举行训政典礼。
百日维新
孙中山到日本,与康有为表示修好。康有为以帝师自居,不屑与叛党为伍。
1899年
底层民众的松散组织将矛头指向洋人和外来事物。
山东巡抚毓贤将其改成义和团。对他们的行动给予半官方的肯定。
慈禧认为可以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
义和团开始焚烧教堂和外国寓所,杀教徒,掘开传教士坟墓,杀死了德国公使克林德。
1900年
6月21日,清政府向列强宣战。发动义和团对北京的使馆区和教堂围攻。
8月,由英、法、俄、日、德、美、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军,从天津港杀到北京。
慈禧和光绪仓皇西逃,并下令镇压义和团。 以《辛丑条约》的签订结束。中国彻底陷入了殖民主义的深渊。
1901年
1月,清廷征集改革方案。张之洞和刘坤一完成了江楚会奏三折。慈禧以他们的建议为基础开始变法。
1904年
司法改革方面,修订法律馆。主要研究和翻译东西各国法律,并整理中国法律旧籍。
社会改革方面,允许满汉通婚,解除妇女缠足。
教育改革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创立新式学堂。
清廷变法
1905年
8月,孙中山与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成立同盟会。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同盟会以民报作为机关报。首次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08年
11月,光绪与慈禧先后辞世。醇亲王载沣继续变法。
1911年
5月,清政府宣布内阁名单。被讥讽为皇族内阁。名为立宪,实为专制。一片哗然。
5月9日,清政府宣布将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等收归国有。 四川绅商组建保路会,来保卫四川各界的利益。
8月24日,四川民众发动罢学、罢市,宣布停止纳税,开始维权运动。四川总督赵尔丰镇压。
9月7日,逮捕了保路会12名主要领导人。民众请愿,被开枪射击屠杀。下令三日内不准收尸,天降大雨,一片凄凉。暴行燃起全川人民怒火。保路会调集20万民众,包围了成都。
10月10日,武昌新军的部分革命党发动起义,迅速占领武昌。
10月12日,武汉三镇被全部占领。
孙中山到伦敦,劝说英国政府支持,并停止与清政府的所有贷款谈判。
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4天后,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以1912年1月1日为共和元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
1912年
清政府任命此前被撤职的袁世凯出任总理大臣。
袁世凯因掌握着北洋新军。为了减少国内战争带来的损害,南京民国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谈判。在接受废除帝制,拥护共和,建立内阁等条件下,孙中山顾全大局决定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随后,袁世凯与清皇室达成优待协议。
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行退位诏书。标志着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专制王朝的终结。
清帝退位
内容概要:这集主要讲的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觉醒,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运动和自下而上的革命进行变革。维新运动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清帝退位,帝制终结。
使用软件:Mind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