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科风湿14、痛风
《内科学》第八篇 风湿性疾病 第14章:痛风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内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编辑于2022-04-21 22:13:07《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内科风湿14、痛风
概述
定义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结石、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性肾脏病变等
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
特发性
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尿酸生成增多
摄入富含嘌呤的饮食(肝脏、肾脏、凤尾鱼等)
机体内源性嘌呤的产生
尿酸排泄减少
肾功不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某些药物或物质引起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
酒精既能增加尿酸的产生,又降低尿酸的排泄
痛风的发生
分类
原发性痛风:先天的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尿酸排泄障碍
有一定家族易感性
继发性痛风
肾脏疾病、药物、肿瘤化疗、放疗所致
特发性痛风
未知原因
5~15%高尿酸血症病人会发展为痛风
急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
痛风石
长期尿酸盐结晶沉积招致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形成异物结石
临床表现
概述
多见:40岁以上男性,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常有家族遗传史
表现
高尿酸血症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
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性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伴
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3个阶段
无症状期
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增高→有症状:数年
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及间歇期
特点
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
数小时内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单侧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
发作呈自限性,多于2周内自行缓解
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急性发作时尿酸水平正常
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
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症状
可伴发热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石
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典型部位:耳廓
关节周围以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等
外观
大小不一的、隆起的黄白色赘生物
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
慢性关节炎
多见于:未规范治疗病人
受累关节
非对称性不规则肿胀、疼痛
关节内大量沉积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
肾脏
痛风性肾病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尿浓缩功能下降
尿液增多、低比重尿、低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
晚期: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贫血
尿酸性肾石病
无明显症状→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肾积水、肾盂肾炎或肾周围炎等
纯尿酸结石能被X线透过而不显影
急性肾衰竭
大量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肾盂甚至输尿管
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可发展为急性肾衰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血尿酸测定
成年男性:208~416μmol/L(3.5~7.0mg/dl)
女性:149~358μmol/L(2.5~6.0mg/dl)
尿尿酸测定
尿酸增多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过3.57mmol(600mg)
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超声检查
关节超声:双轨征或不均匀低回声与高回声混杂团块影
痛风的特异表现
X线检查
软组织肿胀、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
特征性改变:穿凿样、虫蚀样骨质缺损
CT
受累部位点状高密度痛风石影
双能CT:特异识别尿酸盐结晶
MRI
T1和T2加权图像呈斑点状低信号
诊断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分步
第一步:适用标准
存在至少一个外周关节或滑囊肿胀、疼痛或压痛
第二部:确定标准(金标准)
偏振光显微镜镜检证实在(曾)有症状关节或滑囊或痛风石中存在尿酸钠结晶
第三步:分类标准
≥8分即可诊断痛风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水平(尿酸氧化酶法)
应在距离发作4周后、还未行降尿酸治疗的情况下检测,重复取最高值
对发作关节或者滑囊的滑液进行分析
影像学特征
鉴别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焦磷酸钙沉积病
治疗
痛风防治目的
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
迅速控制急性关节炎发作
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非药物治疗
病人遵循原则
限酒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
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
控制体重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
规律饮食和作息
规律运动
禁烟
药物治疗
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
常用药物:吲哚美辛、双氯芬酸、依托考昔
不良反应:胃肠道溃疡出血、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慎用:伴肾功不全者
秋水仙碱
小剂量(1.5mg/d)有效,不良反应少,在48h内使用效果更好
糖皮质激素
适应证:NSAIDs、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禁忌、肾功不全者
用法
短期口服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处理
降尿酸治疗
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2次/年),有慢性痛风关节炎或痛风石的病人
治疗目标
血尿酸<6mg/dl并终身保持
有痛风石、慢性关节炎、痛风频繁发作者:血尿酸<5mg/dl,但不应低于3mg/dl
药物
抑制尿酸合成药物
别嘌醇
从50~100mg/d开始,最大剂量600mg/d
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骨髓抑制
非布司他
不完全依赖肾脏排泄,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
20~40mg/d开始,最大剂量80mg/d
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腹泻等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苯溴马隆
初始剂量25mg/d,最大剂量100mg/d
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等
丙磺舒
初始剂量0.5g/d,最大剂量2g/d
磺胺过敏者禁用
抑制尿酸经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适应证:尿酸排泄减少型、对别嘌醇过敏或疗效不佳者
不宜使用:有尿酸性结石
用药期间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碱性药物
尿酸氧化酶
减少降尿酸过程中出现的急性痛风发作
降尿酸初期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0.5~1mg/d)3~6月
伴发疾病的治疗
高血压:氯沙坦、氨氯地平
高脂血症:诺贝特、阿托伐他汀
慢性肾病:对肾功能影响小的降尿酸药物
手术治疗
剔除痛风石
对残毁关节进行矫形手术
预后
慢性、严重
可致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降低,但能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