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总论
这是一篇关于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总论的思维导图。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于2022-04-28 00:11:50细菌总论
形态与结构
大小与形态
大小
测量单位:um
形态
球菌
杆菌
螺形菌
结构
基本结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子主题
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孢
细菌生理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细菌生长因素
温度
气体
营养物质
渗透压
营养物质
生长繁殖
个体
二分裂
群体
20-30min/代
细菌的人工培养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术语
清洁
防腐
消毒
灭菌
无菌
物理灭菌法
热力
干燥
辐射
滤过
化学灭菌法
高效
中效
低效
细菌的新陈代谢
代谢分解产物和生化反应
对塘的发酵
对蛋白质的发酵
其他
合成代谢产物
色素
维生素
抗生素
细菌素
热原质
毒素与侵袭性酶
噬菌体
类型
毒性
一定义——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一定义——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增殖过程
与病毒复制周期相似,只是缺乏脱壳阶段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一成熟与释放
吸附——穿入——3生物合成一④成熟与释放
噬斑———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宿主菌后形成的透亮溶菌空斑
噬斑———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宿主菌后形成的透亮溶菌空斑
噬斑形成单位PFU———单位体积内形成的噬斑数量→判断活性噬菌体的数量
噬斑形成单位PFU———单位体积内形成的噬斑数量→判断活性噬菌体的数量
温和
定义
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 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之分配到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
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 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之分配到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
三种存在状态
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宿主菌细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
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子主题
生物学性状
形态
蝌蚪、微球、细杆
结构
头部
尾部
化学组成
蛋白质
核酸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致病菌检查程序
找病原体及其成分
血清学检测
-检查致病菌
血清学诊断一
抗体效价及其判定
感染后抗体的量会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升高
恢复期或一周后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升高4倍以上→现症感染
-常用血清学诊断方法
直接凝集试验
乳胶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特异性预防
一人工主动免疫—
死疫苗(灭活疫苗)——加热、甲醛处理
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模拟自然发生隐性感染
一类毒素——破伤风毒素、白喉毒素
-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抗毒素——破伤风毒素、白喉毒素
抗菌血清
血清丙种球蛋白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的感染(传染)
通过外源或内源性感染方式,细菌突破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后,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侵袭性酶和毒素,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
概念: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群,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
-作用:
生物拮抗:妨碍或抵御致病微生物的侵入与繁殖
营养作用:对宿主摄入的营养物质进行初步代谢、物质转化、合成代谢
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作为抗原可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
抗衰老作用
-条件/机会致病菌
概念︰机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及正常菌群之间的平衡,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细菌成了致病菌
细菌的致病作用
-—、细菌的毒力
毒力:致病菌致病力强弱的程度
侵袭力
概念: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制侵入机体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1黏附与定植——黏附素(蛋白或多糖)
2侵袭
3抵抗宿主防御机制
毒素
概念:是细菌合成的对机体组织细胞有损害的毒性物质
外毒素-概念︰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概念∶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组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
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分泌杀菌物质——乳酸、脂肪酸、溶菌酶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共同组成
吞噬细胞一
过程
-趋化——吸引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局部炎症部位识别与黏附——吞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病原表面分子-3吞入——吞噬细胞伸出伪足,吞入病原体形成吞噬体 杀灭与消化——吞噬细胞内的超氧阴离子(活性氧、活性氮)以及各种溶菌酶的作用杀灭细菌
结果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组织损伤
抗原提呈
一体液因素—
补体定义︰是存在于正常体液中的一组球蛋白,由吞噬细胞、肠上皮细胞、肝和脾细胞产生
溶菌酶——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胞壁肽聚糖→使细菌细胞壁裂解而溶菌
抗微生物肽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感染的类型
带菌状态
-显性感染
-按病情缓急
-急性感染——脑膜炎奈瑟菌、霍乱弧菌、大肠埃希菌
-慢性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按感染部位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隐性感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侵入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细菌的耐药性
种类
固有耐药
获得性耐药
细菌的耐药机制
细菌的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钝化酶)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主动外排机制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基因组
特殊结构——转座元件
主要组成
定义:能够转移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插入序列:分子小,只携带与转位功能有关的基因
转座子:长度一般超过2kb,携带其他功能基因
主要组成
细菌的染色体
染色体是细菌主要的遗传物质,由1-3条(多数为1条)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少部分为线性)
细菌致病岛∶编码细菌毒力因子的基因簇,为染色体上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外源DNA片段——有的细菌失去致病岛则致病性下降或消失
细菌致病岛∶编码细菌毒力因子的基因簇,为染色体上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外源DNA片段——有的细菌失去致病岛则致病性下降或消失
质粒
特性
质粒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质粒的转移性
-不相容性和相容性
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
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常见的质粒类型
是否可以通过细菌的性菌毛传递
宿主菌中的拷贝数
根据质粒的相容性
质粒基因编码的生物学性状
细菌基因突变
细菌基因突变
子主题
形态突变:菌落形态、颜色、菌体形态发生变化
营养缺陷型突变:必须依赖于外界提供相应的成分才能生长
耐药性突变:产生耐药菌株
耐药性突变:产生耐药菌株
毒力突变:卡介苗BCG-
将有毒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上,经13年230次传代后成为弱毒的活菌疫苗,广泛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条件致死突变:温度敏感突变株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转化——来自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并整合入受体菌基因组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接合
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遗传物质自供体菌转移入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