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问诊的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问诊的内容的思维导图,介绍了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等。
编辑于2022-04-29 21:49:28问诊的内容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通信地址、电话号码、 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若病史陈述者不是本人,则应注 明与病人的关系。记录年龄时应填写具体年龄,不能用“儿童”或“成人”代替,因年龄本身也具有 诊断参考意义。为避免问诊初始过于生硬,可将某些一般项目的内容如职业、婚姻等放在个人史 中穿插询问
主诉(chief complaint)
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 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确切的主诉可初步反映病情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病的诊 断线索。主诉应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主诉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如“咽痛、高热2天” “畏寒、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右胸痛2天”“活动后心悸、气短2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周”。记 录主诉要简明,应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或“心悸、气短2 年”等,而不是医生对病人的诊断用语,如“患糖尿病丨年”或“心脏病2年”。然而,病程较长、病情 比较复杂的病例,由于症状、体征较多,或由于病人诉说太多,不容易简单地将病人所述的主要不 适作为主诉,而应该结合整个病史,综合分析以归纳出更能反映其患病特征的主诉。有时对病情 没有连续性的情况,可以灵活掌握,如“20年前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来心悸、气短”。对当前无症 状,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的病人,也可以用以下方式记录主诉,如“患白血病3年,经检 验复发10天” “2周前超声检査发现胆囊结石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病人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 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询问的内容和程序
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
每种疾病的起病或发作都有各自的特点,详细询问起病的情况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鉴别作用。
有的疾病起病急骤,如脑栓塞、心绞痛、动脉瘤破裂和急性胃肠穿孔等;
有的疾病则起病缓慢,如肺结核、肿瘤、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疾病的起病常与某些因素有关,如脑血栓形成常发生于睡眠时;
脑出血、高血压危象常发生于激动或紧张状态时。
患病时间是指从起病到就诊或入院的时间。
如先后出现几个症状则需追溯到首发症状的时间,并按时间顺序询问整个病史后分别记录,如心悸3个月,反复夜间呼吸困难2周,双下肢水肿4天。从以上症状及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是心脏病病人逐渐出现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时间长短可按数年、数月、数日计算,发病急骤者可按小时、分钟为计时单位。
主要症状的特点
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了解这些特点对判断疾病所在的系统或器官以及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很有帮助。
如上腹部痛多为胃、十二指肠或胰腺的疾病;
右下腹急性腹痛则多为阑尾炎症,若为妇女还应考虑到卵巢或输卵管疾病;
全腹痛则提示病变广泛或腹膜受累。
对症状的性质也应作有鉴别意义的询问,如灼痛、绞痛、胀痛、隐痛以及症状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及缓解的时间等。
以消化性溃疡为例,其主要症状的特点为上腹部疼痛,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几年之中可以表现为时而发作时而缓解,呈周期性发作或有一定季节性发病等特点。
病因与诱因
尽可能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如外伤、中毒、感染等)和诱因(如气候变化、环境改变、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措施。
病人对直接或近期的病因容易提出,当病因比较复杂或病程较长时,病人往往记不清说不明,也可能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自以为是的因素,这时医生应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不可不假思索地记入病历。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eg:
如肺结核合并肺气肿的病人,在衰弱、乏力、轻度呼吸困难的基础上,突然感到剧烈的胸痛和严重的呼吸困难,应考虑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如肝硬化病人出现表情、情绪和行为异常等新症状,可能是早期肝性脑病的表现。
如有心绞痛史的病人本次发作疼痛加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则应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伴随病状
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岀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
eg
如腹泻可能为多种病因的共同症状,单凭这一症状还不能诊断某病,如问明伴随的症状则诊断的方向会比较明朗。
如腹泻伴呕吐,则可能为饮食不洁或误食毒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腹泻伴里急后重,结合季节和进餐情况更容易考虑到痢疾。
又如急性上腹痛,原因可以很多,若病人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特别是又出现了黄疸和休克,就应该考虑到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道感染的可能。
反之,按一般规律在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有出现时,也应将其记述于现病史中以备进一步观察,或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资料,这种阴性表现有时称为阴性症状。
这些伴随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诊治经过
病人于本次就诊前已经接受过其他医疗单位诊治时,则应询问已经接受过什么诊断和治疗措施及其结果;若已进行治疗则应问明使用过的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和疗效,为本次诊治疾病提供参考。但不可以用既往的诊断代替自己的诊断。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在现病史的最后应记述病人患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对全面评估病人病情的轻重和预后以及采取什么辅助治疗措施十分有用,有时对鉴别诊断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既往史(history of past illness)
包括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 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等,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例如风湿性心瓣 膜病病人应询问过去是否反复发生过咽痛、游走性关节痛等;对肝大的病人,应了解过去是否有过 黄疸;对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应询问过去是否有过高血压。在记 述既往史时应注意不要和现病史发生混淆,如目前所患肺炎则不应把数年前也患过肺炎的情况写 入现病史。而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则可把历年发作情况记述于现病史中。此外,对居住或生活地区 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史,外伤、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以及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等, 也应记录于既往史中。记录顺序一般按年月的先后排列。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由很长的一系列直接提问组成,用以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 避免问诊过程中病人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
它可以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扼要地了解病人 除现在所患疾病以外的其他各系统是否发生目前尚存在或已痊愈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本次疾 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主要情况应分别记录在现病史或既往史中。系统回顾涉及的临床 疾病很多,医学生在学习釆集病史之前,必须对各系统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的病理生理意义有 比较清晰的理解。实际应用时,可在每个系统询问2 ~4个症状,如有阳性结果,再全面深入地询问 该系统的症状;如为阴性,一般说来可以过渡到下一个系统。在针对具体病人时,可以根据情况变 通调整一些内容。
呼吸系统
咳嗽的性质、程度、频率、与气候变化及体位改变的关系。
咳痰的颜色、黏稠度和气味等。咯血的性状、颜色和量。
呼吸困难的性质、程度和岀现的时间。
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与呼吸、咳嗽、体位的关系,有无发冷、发热、盗汗、食欲不振等。
循环系统
心悸发生的时间与诱因,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以及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无放射、放射的部位,引起疼痛发作的诱因和缓解方法。
呼吸困难出现的诱因和程度,发作时与体力活动和体位的关系。
有无咳嗽、咯血等。
水肿出现的部位和时间;尿量多少,昼夜间的改变;有无腹腔积液、肝区疼痛、头痛、头晕、晕厥等。有无风湿热、心脏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史。女性病人应询问妊娠、分娩时有无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的情况。
消化系统有无腹痛、腹泻、食欲改变、暧气、反酸、腹胀、口腔疾病,及其出现的缓急、程度、持续的时间及进展的情况。
上述症状与食物种类、性质的关系及有无精神因素的影响。
呕吐的诱因、次数;呕吐物的内容、量、颜色及气味。呕血的量及颜色。
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与饮食、气候及精神因素的关系,按压时疼痛减轻或加重。
排便次数,粪便颜色、性状、量和气味。排便时有无腹痛和里急后重,有无发热与皮肤巩膜黄染。
体力、体重的改变。
泌尿系统
有无尿痛、尿急、尿频和排尿困难;尿量和夜尿量多少,尿的颜色(洗肉水样或酱油色)、清浊度,有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等。
有无腹痛,疼痛的部位,有无放射痛。有无咽炎、高血压、水肿、出血等。
血液系统
皮肤黏膜有无苍白、黄染、出血点、瘀斑、血肿及淋巴结、肝、脾肿大,骨骼痛等。
有无乏力、头晕、眼花、耳鸣、烦躁、记忆力减退、心悸、舌痛、吞咽困难、恶心。
营养、消化和吸收情况。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
有无怕热、多汗、乏力、畏寒、头痛、视力障碍、心悸、食欲异常、烦渴、多尿、水肿等;有无肌肉震颤及痉挛。性格、智力、体格、性器官的发育,骨骼、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的改变。有无产后大出血。
神经精神系统
有无头痛、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晕厥、痉挛、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异常、性格改变、感觉与定向障碍。如疑有精神状态改变,还应了解情绪状态、思维过程、智能、能力、自知力等。
肌肉骨骼系统
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瘫痪等。有无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外伤、骨折、关节脱位、先天畸形等。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指与疾病有关个人历史。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不同传染病有不同潜伏期,应根据考虑的疾病,询问过去某段时间是否去过疫源地。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习惯与嗜好
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有无冶游史,是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
婚姻史(marital history)
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与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包括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经血的量和颜色,经期症状,有无痛经与白带,末次月经日期(last menstrual period,LMP),闭经日期,绝经年龄。
妊娠与生育次数,人工或自然流产的次数,有无死产、手术产、围生期感染、计划生育、避孕措施 (安全期、避孕药、避孕环、子宫帽、阴茎套等)等。对男性病人应询问是否患过影响生育的疾病。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包括询问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应询问是否 有与病人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如血友病、白化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 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精神病等。对已死亡的直系亲属要 问明死因与年龄。某些遗传性疾病还涉及父母双方亲属,也应了解。若在几个成员或几代人中皆 有同样疾病发生,可绘出家系图显示详细情况。
一份好的病史不应放过任何一个主要症状之外的细小伴随迹象,因为它们在明确诊断方面有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