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地位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做法
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3)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要求: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宣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
(5)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6)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7)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求: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维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总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