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这是一篇关于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的思维导图,包含了不良反应:局部刺激,神经系统,牙龈增生,血液系统,骨骼系统,过敏反应
这是一篇关于抗精神失常药的思维导图,包含了I型,II型,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多巴胺受体,作用机制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镇静催眠药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新兴非苯二氮卓类,其他镇静催眠药的药物和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
癫痫
定义
脑局部病灶神经元过度兴奋
将阵发性高频放电向周围组织扩散
大脑功能短暂失调
临床分类
局限性发作
单纯性局限性发作
复合性局限性发作
全身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即小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即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最严重)
抗癫痫药作用机制
目的
抑制病灶神经元异常放电
阻止异常放电向周围组织扩散
机制
增强GABA的作用,拮抗兴奋氨基酸的作用
干扰Na、K、Ca离子通道等,发挥膜稳定作用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化学性质
强碱性
用药方式
由于局部刺激太强(强碱性),不能皮下或肌注
饭后立即口服
静脉注射易引起静脉炎
消除
有效血药浓度(10-20ug/ml),安全范围窄
低于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半衰期20小时
高于20,按零级动力学消除,半衰期可延长至60小时
故用药一定要监测血药浓度
药理作用
阻止异常放电向周围脑组织扩散
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PTP)
PTP:反复强直刺激突触前神经,引起突触传递易化,使突触后纤维比未经强直刺激前增强
膜稳定作用,抑制Na、Ca离子内流
阻滞Na通道
阻滞L、N型Ca通道,对T型Ca通道无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用药;对小发作不能使用,甚至恶化
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等中枢疼痛症
抗心律失常,尤其强心苷中毒的心律失常首选
不良反应
局部刺激(强碱性)
神经系统
小脑前庭功能障碍
眼球震颤、复视、眩晕、共济失调
牙龈增生
刺激胶原组织增生有关
血液系统
抑制叶酸吸收和加速代谢,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甲酰四氢叶酸防治
骨骼系统
诱导肝药酶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致低钙血症
维生素D预防
过敏反应
皮疹、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坏死
长期用药需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
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不能同时应用,会降低彼此血药浓度和药效
卡马西平
抗癫痫类似苯妥英钠,但可抑制T型Ca通道
化学结构与丙米嗪类似,抗抑郁
刺激ADH分泌,抗利尿作用
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首选;复合性局限性发作和小发作也能用
抗抑郁
治疗尿崩症
常见
小脑功能
眩晕、视物模糊、手指震颤、共济失调
水钠潴留
皮疹
停药反应
惊厥和癫痫持续状态
少见
骨髓抑制和肝损害
肝药酶诱导,降低其他药物药效
苯巴比妥
抑制病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与GABA受体结合,Cl-内流
阻断突触前膜Ca离子摄取,减少Ca离子依赖的神经递质(NA、ACh、Glu)释放
广谱抗癫痫药;因中枢抑制作用强,不作为首选
嗜睡、精神萎靡
耐受性、成瘾性、停药后戒断症状
轻度抑制呼吸中枢
肝药酶诱导
乙琥胺
特点
抑制丘脑Ca离子电流,抑制3Hz异常放电
小发作首选药
丙戊酸钠
广谱抗癫痫药
小发作优于乙琥胺(肝毒性强而不作为首选)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首选药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
新型药
拉莫三嗪
托吡酯
用药原则
总结
局限性发作或大发作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小发作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
癫痫持续发作
地西泮
单药治疗、小剂量开始
更换药物应过渡换药
不能突然停药
抗惊厥
硫酸镁
拮抗Ca离子作用
肌肉(骨骼肌、平滑肌)松弛
作用于中枢,引起感觉和意识丧失
缓解子痫、破伤风等惊厥
高血压危象
呼吸中枢抑制
腱反射消失是呼吸抑制的前兆
血压骤降、心脏停搏
中毒后:钙剂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