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科学》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12章:脂肪性肝病(FLD)
脂肪性肝病(FLD)思维导图:包含概念,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DL),酒精性肝病(ADL)等等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12、脂肪性肝病(FLD)
概述
定义
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危险因素
肥胖、饮酒、糖尿病、营养不良、部分药物、妊娠以及感染等
分类
脂肪性
非酒精性
酒精性
非脂肪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DL)
病因: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主要特征:肝脏脂肪变性
包括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发展
单纯性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高能量饮食、含糖饮料、久坐少动等生活方式
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单独或共同作用
发病机制:多重打击学说
第一次打击
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内脂质过量沉积
第二次打击
肝细胞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因子释放→肝星状细胞激活、肝细胞炎症坏死、内质网应激、肝纤维化
病理
特征: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单纯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脂肪变>30%,以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 (轻、中、重三型)
脂肪性肝炎
肝细胞气球样变、腺泡点灶状坏死、汇管区(周围)炎症、窦周/细胞周纤维化,桥接纤维化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常无症状
少数:乏力、肝区隐痛、上腹胀痛
严重:黄疸、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肝大,甚至肝硬化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肝功基本正常
NASH:GGT、ALT升高
影像学检查
超声
CT
MRI
病理学检查:肝穿刺活检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有易患因素
无饮酒史,或饮酒乙醇男性每周<140g,女性每周<70g 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乙醇比重)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除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肝区隐痛、肝脾大等症状和体征
血清转氨酶或GGT、转铁蛋白升高
影像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
1-5项和6、7项中任何一项可诊断NAFLD
治疗及预后
治疗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生活方式的改变
药物治疗:维生素E、甘草酸制剂、多烯磷脂酰胆碱、益生菌
其他治疗:减重手术
病人教育
预后:多数能逆转
酒精性肝病(ADL)
病因:大量饮酒
疾病谱: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
乙醛→肝细胞直接损伤
乙醛→抗原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免疫损伤
乙醇代谢耗氧→小叶中央区缺氧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酒精浓度高→肝内血管收缩、血流氧供减少→肝脏微循环障碍和低氧血症
酒精性肝炎:与组织学损伤程度有关
酒精性脂肪肝: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酒精性肝硬化
同其他肝硬化,还可伴有慢性酒精中毒的表型(精神神经症状、慢性胰腺炎、戒断)
AST升高比ALT升高明显
GGT升高
病理学检查
诊断
饮酒史
流程
是否存在肝病
肝病是否与饮酒有关
是否合并其他肝病
临床病理
鉴别
NAFLD、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
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肝移植
预后
脂肪肝→(治疗不及时)→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