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佛陀传》提要【21-30】
《佛陀传》是印度电视剧,记录了释迦摩尼伟大一生,剧中警句迭起,法语馨香,耐人寻味,有鉴于此,特作导图,将这些谆谆教诲,字字叮咛予以整理,以便佛学研修者共享。
编辑于2022-05-17 15:55:00《佛陀传》提要【21-30】
导语
这是伙伴们用生命奉献的悉达多吗?他的意志薄弱了?
悉达多接受善生供养的这一幕,被前来取水的憍陈如所见。
悉达多苛刻的苦行,让憍陈如等人感叹不已
他们祈祷
他们祝愿
悉达多
站在解脱和真理门前
会很快叩开那扇象征解脱的大门
但身体过于虚弱
形容枯槁、体力不支
出行时晕倒在了地上
善生和圆满刚好路过,将水和祭祀用的食物供养给了他
善生
您初到此处,面庞荣光焕发,您找到了什么?
您现在这样子,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我要...我要找解脱之路(悉达多虚弱而坚定地答道)
上主啊,不饮不食吗?可你的身体都饿死了,还谈什么解脱呢?
此话语在悉达多的耳畔久久回旋,这让悉达多有了很大的觉受
翌日,恢复气色的悉达多就在这尼连禅河沐浴。
他已然知晓
断绝饮食严修苦行,让我几乎死去
我证得至高真理,还需要这身体,并不是让它受尽折磨
最智慧的仙人也回答不了我的问题。天真的少女却给出了答案
这次他选择相信自己,要走出一条道路。
少女善生也早已准备好乳糜粥供养这位修行者。
悉达多慢慢走出河流,整理好黄衣,慈祥地走了过来。
在一片树荫下,他接受了这位少女的供养
你的话言简意赅。 我,已穷极禁欲之道,依然什么也没有得到
你将我从迷途中点醒。 你是我第一位导师
悉达多很自在地享用了食物。
这一幕,被前来河畔取水的憍陈如所见。
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他,对悉达多终止苦行的选择伤心不已
导语
他就坐在吉祥草上,觉知痛苦的根源
这时,摩罗(魔王波旬)出现了
派出了他的三个女儿爱欲、贪欲 、乐 欲 进行魅惑。
他集中甚深的定力,以智慧之光
觉察让人产生痛苦的精神状态
深入探索解脱之道
一时间,风起云涌、天地变色,摩罗出现了。
你是谁? (悉达多问)
摩罗不屑地回答道:
你的世界,人们叫我摩罗。 我就是你的肉体,是你的六欲七情。
思想,终有尽头,我要进入精神的世界——不灭之处。
现在你进不去了,你的修行就要到头了,无法超越。
你无法束缚我,我会将你驱逐。
你逃不出我的手心,傲慢、愤怒、虚荣、贪婪、幻象,都是我的武器。
来对付我吧!
不,与这些战斗,我只会越陷越深,再入虚幻的轮回
我将从业力轮回中解脱
无欲可触我
无幻可困我
无爱可束我
无怒可缠我
摩罗见状即派出三个女儿,欲使其深陷其中、永被束缚
“爱欲”的爱抚中有生命
“贪欲”根植在人心中,是渴求之思
“乐欲”好似那美酒,世间欢愉都在其中
而悉达多根本不为这三种魅惑所动,这让摩罗懊恼不已
导语
无尽的喜悦在他的身体里蔓延,他已然明了自然的本质。
悉达多
平静地坐着
无尽的喜悦在他的身体里蔓延
一片绿叶
悠然落在他的腿上
日、月、星都在其中
无阳光叶子不生
无云朵雨水不落
无雨水新叶不长
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在此叶
我
也如此叶从未出生
我们
只是昙花一现
因此
亦无死
只是消失不见
宇宙万物
密不可分
本无差别是一体
是自然的本质
这片树叶
是我们所有
导语
是夜,明星璀璨
悉达多
已明了万物实相
全身流溢悟道光彩
1
悉达多
双手捧起盛着乳糜粥的金碗
心中无比欢喜
金碗盛粥绝非偶然
此前证得无上正觉的先贤也以金碗饮食
今是否预示,我也将证悟正觉
牧童
站在一旁
看着悉达多喝下乳糜粥
眼神里也流露欣喜的光彩
2
悉达多
带着善生他们来到河边
他知道时机快要成熟了
若我将成正觉,愿此金碗逆河而游,否则将沉河底
缓缓走近河流,将手中的金碗放至河中
清风吹拂,拂动众人的衣服,拂起河面的清波。
他们注视着这河流中的金碗,期待着。
不可思议的是
金碗漂流的轨迹发生了改变
它逆河而游,缓慢而坚定
众人纷纷笑逐颜开。
3
当晚,他坐于菩提树下,将定力集中去参万物。
这时,波旬的魔军纷然而至,呐喊声铺天盖地。
悉达多不为所动,静心相待。
奇妙的是
魔君射出的箭雨和扔出的刀斧
靠近悉达多时
化作曼妙的花瓣
如雨一般
飘然而下
一片祥和
魔军溃败而去,摩罗现身恼恨说道
即使你证悟了至上真理,又有谁会相信?
你就那么相信,自己能够证悟吗?
我唤大地为证
今日大地将见证,悉达多如何战胜摩罗(摩罗冷笑不已)
大地的存在象征着
我们能在对立的事物间保持正中
内与外,喜与悲,都是一体的两面
因欲望而感欢愉,终以悲伤结局
生命的意义
众生皆应明悉,唤醒觉知、遨游天河,但你必须脚踏实地
我明了了
喜悦与悲伤
白昼与黑夜
善行与恶行
真实与虚幻
但其中关键在于中道
那是生命之源
存在于每人的觉知,不在身外
是夜明星灿烂,悉达多已明了万物实相,全身流溢悟道光彩
夜流昼醒,花雨漫天,万物祥和。
悉达多,不灭者,非你。 觉悟者,不生不灭,佛陀,佛陀......
导语
我们确定自己就是真实的吗?
用心观察,专注当下的每一刻
我们也将友好、慈爱地对待他人。
佛陀传授如何活在当下
我们吃橘子的时候,并没有集中精神去感受它
对我们来说橘子是不真实的
如果橘子是不真实的
吃橘子的我们也是不真实的
这就是不专注
如果我们享用橘子时,能全神贯注
那我们和橘子间,就建立了一种联系
吉祥
怎样的联系呢?
当不集中精神吃橘子
我们的意识会在脑海中不停地涌现
担心未来,悔恨过去
此刻,专注吃橘就显得重要
你们能这样做
你们也是真实的
能在橘子中看到一切
是不专注的人无法看到的
觉醒的人
能从一只橘子中,看到
它整个生命的历程
橘树、春天的花朵
照它生长的阳光
滋润它的雨露
自然万物都在其中
善生
多么简单的道理!
可是,我之前怎么从未留意?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观察
这个橘子就像我们的人生
告诉我这橘子有多少瓣?
同样地,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
这二十四小时都要全神贯注
好比专注享用每一瓣橘子
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
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
仅仅安住在当下的每时每刻
你如此生活,就了解自己
自己和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明白了这些
我们将友好,慈爱地对待他人
有了关爱
人们就能相互包容
也懂得了
我们、他人和世间万物
是一种
能量
来源
导语
就像投石击水,生起涟漪
佛陀的话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中,并将不断播散给他人
将佛陀的话传播他人
佛陀即将离开,大家的内心都十分地不舍
吉祥随手拾起石子,闷闷不乐地抛向河里。
佛陀
如果我留在此地,世间众生就没有机会听闻解脱之法。
吉祥
可没有您,我们怎么办?
佛陀
你看,吉祥,投石击水,涟漪迭起
微波轻荡,潋滟数里,这是为何?
吉祥
因为石子打在水面上,自然会溅起水波啊。
佛陀
那么,我仍与你们同在
我对你说的话,已在吒陀利伽、力护、圆满和善生的思想中荡起涟漪
今后你们也会将其播散给他人
吉祥
所以您要去教化他人吗?这就是智慧之道吗?
佛陀
是啊,吉祥,依此道而行,能获得圆满觉悟。
善生
那您是圆满觉者。用摩揭陀话说,就是佛陀
我们可以尊称您为佛陀吗?
当然
佛陀! 佛陀! 佛陀...众人纷纷呼唤开来
导语
佛陀以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开始宣讲他所证悟的解脱之道
在鹿野苑,憍陈如等五人成为了他的第一批信徒
转 动 法 轮
BUDDHA
鹿野苑
仍在坚持苦行的憍陈如等五人
被这位神采奕奕的圣者—— 佛陀深深折服
于是,佛陀开始心怀慈悲地以简单的的方式
向世人分享他修行的感悟,这条可以超脱业力束缚的道路
佛陀
现在,我所得的智慧将对你们讲述
这旅程中,你们将是我第一批信徒
憍陈如
您的慈悲无边无际
直说无明
无明而有苦
误解、忧虑、贪婪、愤怒
傲慢、妄想、嫉妒、恐惧
都是源于无明
幻象则与之相反,
此乃两性
守持中道
不偏不倚如北极星
不饿己身,亦不耽于欲望
专注中道
如果认识到邪恶只是摩耶幻象
那一切烦恼自然熄灭
我们便能体会爱与包容
这两种感觉本质相同
有如此感受,再无怨恨
即使残忍对待我们的人,也能试图理解
当智慧之门开启,只有宽容常伴
导语
佛陀开始向五位弟子宣说
破除幻相的必要性
“四圣谛”真理
佛 转 法 轮
BUDDHA
远离幻想的必要性
思想产生了幻象
智慧将真理与事物剥离
将我,及他人加以区分
并以这种分别,误导我们的生活
人们常为情感所困,而贪婪令人远离真理
在由生至死的轮回中
我们畏惧疾病与死亡
这只会增长我们的无知与恐惧
因此,须破除一切幻想
一旦从幻想走出
那生命
也将自由
脱离囚 笼
清静、沉定与平和
四圣谛即真理
无可避免,苦如影随形。
苦之聚集,执着他物,而无餍足,其终归易散,又以何为凭
解脱之道,在于
意识思辨,专注自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方至和谐圆满
有一道路,可引领我们远离诸苦,达至真理
于是,憍陈如欢喜地向佛陀询问这条道路:
通过八正道
正见、正念、正思惟
正语、正业、正精进
正命、正定
指导我们的行为
导语
精神的空虚,只让耶舍看到内心无尽的黑暗
他有财富、快乐、成功,却只想轻生
这一天他巧遇佛陀,蒙恩点化
佛陀站在山顶,举目四望,一切是那么祥和静美。
此时一名叫耶舍的男子急匆匆跑到崖边,意欲轻生
佛陀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腕,阻止了一场悲剧
你是谁?为什么拦我?我的命,我做主。(耶舍)
不,你生命的权利属于
生育你的——母亲
抚养你的——父亲
你亏欠他们太多,你的生命不止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们
佛陀将他扶到一块石头旁,让他得以平静。
人生的一切,我什么都不缺
快乐、财富、成功
随心所欲可稍纵即逝
我自窥内心
只能见到无边的黑暗
唯有舔舐伤痛、孤寂空虚
我不知是为了什么活着
当欲求由心而生
我们都以为,满足它就会获得快乐
而梦想成真之时,我们的心又会空虚如昨
知道为什么吗?
生起欲望,就像在做一个梦
一旦得到满足,就失去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梦
生命的瞬息,如指间水流
所以人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对吗?
是啊,忘记尘世的欲望幻想吧
不随你生死,给不了你任何东西
畏惧生命流逝
先要否认它的存在
去捕捉那个潜藏的‘我’
你是何人?您如何知道的?我从未遇见过如此美好、如此睿智的人。
人之所见,都是心的选择
我一直站在这里,但你并没有注意到我
你的眼睛如同盲人,面前只有黑暗
耶舍连连点头。
作为富家子弟的他
什么也不缺,耽于享乐、嗜欲无极
可内心仍然空虚痛苦,日渐沉沦衰弱
世上许多人遭受物质之苦
生活贫困
缺衣少食
饱受不公
而还有很多人,是精神上的痛苦。
于是, 佛陀让耶舍感受一下身边 美好的风景。
这让耶舍一下子明白
原来自己之所以不曾注意眼前的美景
是因为自己
没有欣赏美景的心
只能听到痛苦的回音
佛陀继续说道
现在你平静下来,可以自控
而自然从未改变毫分
是你的眼光变了
任何事物的过度,甚至快乐,最终都是痛苦
因此要秉持中道
你将看到事物本质
获得无上的寂静
耶舍
蒙受点化,恳请做佛陀的弟子
愿意跟随佛陀等人过没有财富却充满智慧的生活
当然可以,所有世间的生命
皆有学习至上真理的权利
只要能踏出第一步
于是,佛陀询问耶舍是否能够砍下自己的头颅
耶舍没有丝毫犹豫,表示可以
砍头之意
是个比喻
在于
砍去你的傲慢
将身心交付老师
导语
耶舍带着佛陀来到住处,希望父母允许自己出家
在佛陀的开示下,耶舍的父母成为了佛陀的在家弟子
耶舍带着导师佛陀来到住处,一身(弃绝者的)打扮让父母惊讶不已
过怎样的生活?
得知佛陀拯救了耶舍的生命,其父感激不尽
但出于对耶舍太多的期望,还是不能接受耶舍出家
曾经我的人生空洞无依,没有意义。今日我找到了生命真谛。(耶舍)
今日,他斩断了生命的牵绊,摆脱欲望和幻象,获得了新生
他自己选择了人生的道路,将懂得生命的奥秘
而有智慧,他将得到真正的愉悦,超越喜与悲
您希望您的儿子过怎样的生活呢?
耶舍父母的答案简单而质朴
只要他能快乐,过使他精进的生活
罪孽还是德行?
也许,这是我往世的罪孽吧。(耶舍父亲无奈地说道)
为什么不能是德行呢?
千百年来,我们往往指责他人的罪孽
需要经典和学者来帮助洗脱
我们祭祀、献祭
但我肯定
一切罪行的源头是我们 自己
也唯有自己,才能打开解脱之门
佛陀开示道。
耶舍的父母欣喜不已,请求知道皈依佛陀的方法
守持五戒
佛陀以他们能够简单明了的方式宣说道
只要守持净行,守持五戒
第一,不杀生
众生皆与你一般畏惧死亡
一旦停止杀生,你的心中就自然生起慈悲
第二,不偷盗
还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弱者
第三,不邪淫
忠诚相待自己的妻子
第四,不妄语
勿花言巧语,说不恰当的语言
第五,不沉溺于饮酒
我的法门简单,却坚韧。
耶舍的父母信受欢喜。
佛陀不强制任何人要远离世俗生活
二人在维持往常生活的同时
成为了 佛陀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