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
反垄断法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为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的法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反不正当法律制度
基本原理
“不正当竞争”的3个出处
1850
1883
1896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实体制度
6+1
混淆行为(搭便车)
认定
1. 擅自使用他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识的行为
特征
(1) 主体:经营者
(2) 被混淆对象:具有一定影响的标识
商品标识
主体标识
互联网领域特殊标识
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所知悉
(3) 手段:擅自使用
相同使用
近似使用
未经权利人同意
(4) 客观上产生了引人误认的效果
不要求结果,足以使购买者误认即可
2. 其他混淆行为
(兜底条款)
法律责任
商业贿赂
行贿
主体:经营者,自然人
目的:谋取交易机会/竞争优势
财物/其他手段
相关概念
折扣
佣金
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虚假宣传--无中生有 引人误解--夸大其实
主体:经营者
主观故意
客观方面:作了.......的宣传, 产生了欺骗、误导购买者的后果或可能性
表现
1. 对商品作片面宣传
2. 对比宣传
3. 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作为依据,用于宣传
4. 以歧义性语言宣传
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界定
定义
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采取相应保密措施、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秘密性
主观秘密性
保密的主观意愿
1. 限定主体
2. 加锁
3. 标志
4. 密码与代码
5. 保密协议
6. 限制访问
7. 其他
客观秘密性
不为公众所知悉
不能从公开渠道获取
非物质性
商业价值性
营利
分类
技术秘密
参考发明专利,须有载体(eg:图纸等)
经营秘密
客户名册--key:客户消费习惯
1. 不正当取得权利人商业秘密
盗窃、贿赂、欺诈、胁迫和其他不正当手段
2. 披露
3. 不正当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
4. 恶意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来自侵权人的商业秘密
自行研发、反向工程不侵犯商业秘密
不当有奖销售
欺骗性
信息不明确
谎称有奖
内定中奖
巨额抽奖式
最高奖金额≥5万
诋毁他人商誉
行为主体:经营者
主观上故意
侵害的直接客体:对手商誉
客观方面:诋毁或诽谤
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
跳转
卸载
不兼容
其他
程序制度
执法程序
执法主体: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
程序
1. 立案
2. 调查取证
五大职权
仅限于此5项,不得越权
a. 现场检查权
b. 询问与要求资料权
c. 查询复制权
d. 查封扣押权
e. 查询账户权
3. 审查认定
4. 作出决定
诉讼程序
一审管辖
中院:混淆、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诋毁商誉
基层法院:不当有奖销售
互联网法院:网络不正当竞争
商业贿赂无法取证,故不能成讼
商业秘密被许可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参照专利许可
独占许可
排他许可
普通许可
回扣是商业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