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章 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包含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扩大市场份额。投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争取最大市场份额,改变价格和质量形象等等
编辑于2022-05-25 19:51:42第二章 战略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olitical 政治和法律环境
Economical 经济因素
Social 社会和文化因素
Technological 技术因素
产业环境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
导入期
产品新颖,价格高
销量小,少数高收入用户会尝试
竞争对手少
扩大市场份额。投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成长期
产品技术和性能方面差异大,价格最高
销量节节攀升,消费者对质量要求不高
竞争对手进入
争取最大市场份额,改变价格和质量形象
成熟期
产品逐渐标准化,技术成熟,价格战开始
销量到顶,市场基本饱和,新客户减少
竞争对手多
巩固市场份额,提高投资报酬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衰退期
模仿品充斥市场,产品质量可能出现问题,价格降低。后期部分企业出局后,价格有望提升
市场需求减少,客户追求性价比
部分竞争者出局
防御,控制成本,获取最后的现金流。
局限性
无法判断所属阶段
理论和现实有差距
易受其他因素影响
产业特性与之不匹配
产业五种竞争力
五种竞争力分析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结构性障碍:进入新产业的障碍
产品差异
资金需求
转换成本
分销渠道
政府政策
其他优势
规模经济
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
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行为性障碍:现有企业对新进入者的反应
限制进入定价(防守)
进入对方领域(进攻)
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少数供应商主宰市场
产品差异化程度大,替代品少
易向前整合
掌握信息充足
购买商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商少,但采购量大
标准化产品的转换成本低
易向后整合
掌握信息充足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产业集中度低
产业处于成熟期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产业供过于求
产业退出代价更高
应对五种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改变自身
增强自身:利用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把公司与产业五种竞争力相隔离
改变定位:识别受五种竞争力影响更小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采取集中化战略
改变外力
改变五种竞争力
五种竞争力模型的局限性
假设局限性
不适用于非营利组织
该模型假设了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信息,现实中难以做到
分析局限性
属于静态分析方法,分析方式过于理想化
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减轻相互威胁的可能性
对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考虑不够全面(厂商的互动互补作用力)
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市场共性
资源能力共性
竞争动态
市场角度多次考核
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
在市场中找到既能达到目的又不威胁竞争对手的位置,或者通过明显的优势迫使竞争对手让步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分析竞争对手的业务单位或者母公司
竞争对手的假设
假设往往是企业各种行为取向的根本动因
竞争对手不正确的假设可能带来战略契机
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
揭示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想要做什么
竞争对手的能力
竞争对手战略行动力及应对、处理所处环境变化和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主要分析五个 方面
核心能力
成长能力
快速反应能力:应对快速的变化
自由现金储备
留存借贷能力
厂房设备的余力
定型的但尚未推出的新产品
适应变化能力:应对长期的变化
固定与可变成本的情况
是否有共用生产设施、销售队伍或其他
适应成本竞争、管理复杂产品或新产品及服务、以及营销活动升级的能力
持久力
产业内的战略群组
定义
产业内 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或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战略群组的划分
划分标准:产品差异化程度、各地区交叉的程度、细分市场数目等
划分时必须选择2-3项
战略群组分析的作用
了解战略群组间的竞争状况
了解战略群组间的“移动障碍”
了解战略群组内的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
预测市场变化或发现战略机会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资源与能力分析
企业资源分析
资源的类型
有形资源:物质资源与财务资源
无形资源:品牌、商誉、技术、专利、企业文化、组织经验等
人力资源:组织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
决定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判断标准
资源的稀缺性
少,但并非唯一
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物理上独特的资源
唯一性
物质本身特性
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
长期积累获得(有因有果)
例如:营销体制、管理体制
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
形成原因模糊,难以复制(有果无因)
例如:企业文化
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
市场空间有限
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景点,但非地理位置的独特
例如:XX故居
资源的持久性
应对资源贬值问题
企业能力分析
定义:企业配置资源,发挥其生产和竞争作用的能力。
构成
研发能力
生产管理能力
生产
营销能力
营销
产品竞争能力
销售活动能力
市场决策能力
财务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管理
企业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的辨别
对顾客是否有价值
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优势
是否很难被模仿与复制
主观题关键点
核心能力的评价
企业的自我评价
产业内部比较
基准分析
内部基准:企业内部
竞争性基准:产业内部直接竞争对手(同业有竞争)
过程或活动基准:不同产业但有相似核心活动、流程的企业(不同业无竞争)
一般基准:同一产业相同业务但不在一个市场竞争的企业(同业无竞争)
顾客基准:顾客的预期
成本驱动力和作业成本法
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
核心能力与成功关键因素
核心能力:个性
成功关键因素:共性
产业资源配置分析框架--钻石模型
分析对象:对国家或地区企业整体角度的资源配置分析
四要素
生产要素:开展生产所必需的资源(人力、自然、资本等)
需求条件:对所提供的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和客户成熟度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企业管理的层次
同业竞争->产业层次:激励创新以及促进企业自我提升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的两类活动
基本活动
内部后勤:进货物流
生产经营:投入转化为产品
外部后勤:出货物流
市场销售
服务:售后
支持活动
采购管理:广义,包括其他资源的投入与管理,例如会计、法律咨询等
技术开发:包括生产性技术与非生产性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雇佣、培训、提拔、退休等
企业基础设施:企业组织结构、惯例、控制系统及文化等
记忆方法:内外生事(市)务,人才(采)即(技)基础
价值链的确定
具有不同的经济性
对产品差异化产生很大的潜在影响
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或所占比例在上升
如何划分一项价值活动
企业资源能力的价值链分析
确认支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活动
个体
明确价值链内各种活动之间的联系
个体间、横向一体化
明确价值系统中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
整体、纵向一体化
竞争环境的价值链分析
选择多长的价值链
分成品牌:更专业、更强的技术壁垒->短价值链
集成品牌:低成本、快速反应->长价值链
业务组合分析
波士顿矩阵
业务类型
战略选择
组织管理模式
明星业务:事业部组织、由懂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的人员任经理
问题业务:矩阵制组织、智囊团或项目组管理、选拔敢于冒风险人员
现金牛业务:事业部组织、由懂市场营销的人员任经理
瘦狗业务:整顿、并入其他事业部统一管理
业务特点及战略对策
通用矩阵
SWOT分析
基本原理
Strengths:企业内部的优势
Weakness:企业内部的劣势
Opportunities: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
Threats: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SWOT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