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英文名是sedative-hypnotic,正常服用镇静催眠药有利人体健康。 镇静催眠药有助于避免失眠损害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镇静催眠药是有效帮助睡眠和有效改善睡眠的良药。本思维导图为第九版药理学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知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内科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章节知识点总结。
传染性疾病,供大家期末复习使用。
药理学(人卫第九版)期末复习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笔记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静催眠药
特点
1. 随剂量增加出现抗焦虑、镇静、催眠、麻醉、麻痹、死亡
2. 长期使用可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综合征
分类
1. 苯二氮卓类
代表药
地西泮(安定)
1. 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
2. 对REMS影响小,可减少夜惊、夜游
3. 产生耐受性、依赖性慢、轻
4. 作用迅速
5. 对肝药酶几乎无作用
6. 嗜睡、运动失调等一般副作用轻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 抗焦虑(首选)
a. 小剂量即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b.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都有显著疗效
c. 主要用于焦虑症
2. 镇静催眠(首选)
a. 明显缩短入睡时间
b. 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c. 减少觉醒次数
d. 催眠作用近似生理睡眠
e. 可诱导各类失眠患者入睡
3. 抗癫痫、抗惊厥
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
地西泮静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4.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肌松)
作用机制
促进GABA与其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而增加Cl-内流,细胞膜超极化,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不良反应
1. 嗜睡、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
2. 静脉注射过快引起呼吸循环抑制
3. 长期应用产生耐受性
4. 反跳现象和戒断症状
5. 孕妇禁用
2. 巴比妥类
临床应用
镇静催眠(少用)
抗惊厥(首选)
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