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引论(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引论。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引论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对一个经济部门或者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现代西方经济学 的由来和演变
西方经济学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后,逐步演变为现代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一般通称为西方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当时古典学派仍然处于主要地位,大致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任务在于反对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
自马歇尔提出微观经济学后,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补充。
该理论认为价格制度不但能使每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应有的报酬,能使每个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而且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能够起着自行调节的作用,以便消除或熨平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在这种宣扬资本主义的理论之下,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势必被解释为最好的政策。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经历的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
第一次的修改和补充涉及垄断问题,西方经济学者张伯伦和罗宾逊企图修改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漏洞。
第二次的修改主要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的主张是只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来解决事业问题,资本主义依然是传统经济学中所颂扬的“理想的社会”。
第三次的补充与修改是希克斯于1939年出版的《价值与资本》,该书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价值论与一般均衡论。马克思的价值论被称为基数效应论,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应论,在《价值与资本》出版以后,序数论逐渐代替了基数论。
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显著的漏洞:
一方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是以个量分析为主,主张实施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
另一方面,凯恩斯则偏重于分析总量变量,主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
在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就产生了干预和反干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调和之处。
以萨穆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逐渐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有所改变:
首先,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出现的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存给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的部分,以很大的打击。
其次,对新古典综合派所含有的原有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部分西方学者对他的基本假设前提提出了质疑,并且根据质疑提出了新的见解。
再次,一些西方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来研究经济现象。
最后,西方学者使用了更多的研究方法。
以上四点并未造成重大的影响,现代西方经济学和过去的新古典综合派,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性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特别是在改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方面,现在西方经济学和过去一样,仍然提不出肯定有效的对策,政策的选择也仍然和过去一样,主要取决于对意识形态的考虑,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以及经验提供的数据。
西方经济学企图 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从而加强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
第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也必须为这一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从上述两个问题中可以看到,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有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对西方经济学 应该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所对应持有的态度,即: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有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当然,是否真的有用还应该考虑到国情因素。
为什么要学 西方经济学?
第一,无论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经济理论都非常重视。
第二,即使以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部分而论,它是否真正有用 ,还要看它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
第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
第四,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教材的特点
第一,西方经济学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其内容的学科,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改变比较突出。
第二,我们认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的一般读者,并没有必要去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全部理论。
第三,我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教材或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不论其正确与否,往往很容易被学生一概接受,因为作为初学者的学生,一般没有能力辨别其内容的是非。
第四,对于本书每章后的结束语中的评议,部分读者可以觉察到它们所含有的对西方经济学否定的意见,往往多于肯定的意见。
西方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西方经济学者,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或至少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西方经济问题,而我们的的目标则首先要求学生们能辨别西方经济学的有用和有害之处,然后把有用的部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用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