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四章 学校管理管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四章 学校管理管理的思维导图,包括:第一节管理过程概述、第二节学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定、第三节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第四节学校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第五节学校的目标管理。
编辑于2022-05-27 22:20:47第十四章 学校管理管理
第一节 管理过程概述
一、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
二、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
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渐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
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的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
第二节 学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定
一、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是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文件,它是在一定的观念和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学校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而对学校工作的内容、规则、步骤、资源分配以及方式方法的通盘预先安排
原因:306页
内容
工作目标
政策与规定
活动内容与程序
日程安排
方式和方法
组织
绩效及其衡量标准
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学校计划的类型
按层次分
总体计划
中间计划
具体工作计划
按时限分
长期计划:6-8年
中期计划:4-6年
短期计划:3年以下
按内容的复杂性程度
综合计划
单项计划
按作用
进入计划
常规计划
应急计划
一般性应急计划
特定活动应急计划
三、学校计划活动中的决策
1、什么是决策
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计划工作的核心部分
管理专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就是对问题、环境、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不断地分析、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过程。他的看法抓住了管理活动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2、决策的程序
含义:科学的决策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她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被称为决策程序
内容
明确问题
查明问题的原因
分析问题的原因
预测事态发展趋向
设定目标
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
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
决策目标要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
决策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尽量使决策目标数量化
制定备选方案
精髓:决策者有选择的自由,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拟定备选方案应先粗后细
先粗:高屋建瓴地从多种角度设想各种可能的方案
后细:对已经提出来的方案轮廓细节化
评价与选择方案
在实施中追踪决策
3、影响决策质量的若干因素
决策者个人特点的影响
价值倾向性
对有关问题的感知能力和感知风格
对备选决策方案评估和决策时的风格
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
决策群体的影响
决策群体中如果存在权力之争,将会降低决策效率;由于不同意见的冲突与制约,将会大大削弱决策的有效性
“组织惯性”的存在,所谓组织惯性是指组织中大多数人信奉的价值观、所遵循的行为模式、已有的规章、各种先例
第三节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一、什么是学校发展战略
二、学校战略在学校发展中的意义
含义:是对学校长期发展进行规划和对于规划的实施进行组织监督的管理活动
意义:
1、强化学校的环境适应意识,提高发展的能动性,扩大服务的能力和空间
2、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新的发展战略,在更高的起点上再造辉煌
3、提升学校内在素质:战略管理把学校放在变化的环境中审视自身,迫使它在适应环境中改变自己,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者和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4、挖掘组织内外资源
潜在危机
1、不适当的战略管理可能导致管理者把理想简单地当作现实,陷入发展的“乌托邦”而触发生存危机
2、组织战略很可能被被忽略其实在的品质,变成一些管理者冒领虚功的手段,利用来“作秀”
3、学校发展战略是以个体为单位,由于寻利动机的驱使,每个学校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三、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1、质量战略模式
2、联盟战略
3、防御类型战略
4、顾客战略
5、特色战略
四、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1、战略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教育因素
观念发展变化、政策发展变化
中观环境分析
学校直接运营直接环境分析:微观层面
2、学校条件分析
3、学校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战略定位
学校为哪个群体服务以及服务主要内容及其质量
学校教育、教学或组织发展已经和将要建设的重点领域
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
分项目标
4、战略进程设计
5、实施战略的资源保障
第四节 学校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
一、控制及其要求
含义:控制是学校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学校计划相一致,或为使人们的行为遵规范,所采取的监督和矫正等管理行为
类型:
1、事前控制
2、过程控制
3、成果控制(反馈控制)
基本环节
1、确定控制目标
2、衡量执行效果
3、采取措施纠偏
要求
1、围绕目标和计划进行
2、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加以保证,明确各部门的和每个人的职责
3、控制要及时,迅速发现问题并立即加以纠正
4、对待计划要有适度的灵活,内外部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控制的目标和方式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
5、控制措施要有一定的力度
二、协调及其要求
含义:为了完成计划和实现目标,对各项工作及各位人员的活动进行调节,使之同步、互为依托
目的:减少矛盾,把内耗降到最低的程度
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
2、有效沟通的原则
沟通是进行协调的基本手段
有效沟通
(1)要有效能,即能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
(2)有效率,能够迅速实现协调的目的
注意问题
沟通目的要清晰
信息表达应当清晰无误
注意沟通的技巧
对信息沟通的效果进行追踪检查,及时反馈
3、及时协调的原则
含义: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各项工作会有什么协调关系
4、连续性原则
5、直接接触额原则
第五节 学校的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概述
概念: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
提出: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提出,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泰罗于20世纪提出科学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目标管理的特点
1、面向未来
2、系统性的管理
明确自己对总目标应承担的义务,增强了整体观念,保证了整体目标的实现
3、重视成果的管理
有利于克服“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大锅饭”管理作风和懒汉作风
4、重视人的管理
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规定必须引导所有组织成员都参加管理
二、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
一个中心
三个阶段
1、计划阶段
两个环节
确定目标
分解目标
三项活动
论证决策
目标分解
指通过协商方式将总目标逐层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成员身上的过程,通过这一活动形成纵横交织的目标网络
定责授权
建立责任制:责任内容一定要明确,把各项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逐一写清
明确责任时,同时要授权
不能越级授权
2、执行阶段
咨询指导
检查控制
控制是通过反馈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目标管理的控制应注重每个工作人员的自我控制,在内容上要对关键方面实施控制而不要事无巨细都加以干预
调节平衡
3、检查和总结
考评结果
实施奖惩
总结经验
四个环节
九项工作
三、目标管理在学校中的应用
1、实施目标管理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2)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有利于完善和巩固责任制,提高教育质量
2、实施目标管理对领导者提出要求:不看
四、学校管理目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