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1.药理学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编辑于2022-06-06 09:39:56"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执业大纲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平喘药
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GCs)
常用药
吸入糖皮质激素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丁地去米松、布地缩松、丙酸氟替卡松(FP)
药理作用及机制
1.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功能
2.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
3.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4.增强支气管以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
¤用于支气管扩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慢性哮喘患者。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因不能吸入足够的气雾量,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故不宜应用。
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时,药物在咽部和呼吸道存留的不良反应可引起声音嘶哑、声带萎缩变形、诱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等,故吸入后需立即漱口。
支气管扩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及机制
激动β2受体®气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肥大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与过敏介质、增强气道纤毛运动、促进气道分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气道黏膜下水肿。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伴有支气管痉挛的呼吸道疾病。 ¤吸入给药最为常用,以减少全身的不良反应,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痉挛,吸入给药效果不佳,静脉给药仍是首选的方式。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①心脏反应∶β1受体激动药对心脏的作用较轻,但在大剂量或注射给药时,仍可引起心脏反应,特别是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 ②肌肉震颤∶激动骨骼肌慢收缩纤维的β2受体,引起肌肉震颤,好发部位在四肢与面颈部,轻者感不舒服,重者影响生活与工作。 ③代谢紊乱∶β2受体激动药增加肌糖原分解,引起血乳酸、丙酮酸升高,并产生酮体。(糖尿病患者应用时应注意) ④过量应用时或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可能引起低钾血症。
茶碱类
药理作用及机制
1.抑制磷酸二酯酶
2.阻断腺苷受体
3.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
4.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
5.增加膈肌收缩力并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用于β2受体激动药不能控制的急性哮喘,可用静脉注射氨茶碱;慢性哮喘患者口服氨茶碱以防止急性发作。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对于COPD 伴有喘息、COPD 伴有右心功能不全的心源性哮喘的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由于茶碱除具有上述的作用外,还具有扩张肺动脉及隆低肺动脉压、强心和利尿作用。
3.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不良反应
血药浓度超过20mg/L时,易发生不良反应。
1. 胃肠道不良反应
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食欲减退等。
2.中枢兴奋
主要有失眠、震颤、激动等症状,可用镇静药治疗。
3.急性中毒
¤常见于静脉注射过快或剂量较大,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骤降、谵妄、惊厥和昏迷等,严重可导致呼吸、心搏骤停。 ¤静脉注射时要充分稀释并缓慢注射。另外,偶见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急性肾衰竭,亦能致死。
氨茶碱
¤该药碱性较强,局部刺激性大,口服容易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 ¤在急性重度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时可采用氨茶碱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以迅速缓解喘息与呼吸困难等症状。
胆茶碱
¤口服易吸收,对胃肠道刺激性小,胃肠道反应较氨茶碱少,患者易耐受。 ¤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不明显。
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
概述
¤呼吸道 M 胆碱受体有 M1、M2和 M3受体亚型。 ¤选择性阻断 M1、M3胆碱受体后可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
异丙托溴铵
¤口服不吸收,采用气雾剂,对M1、M2、M3胆碱受体无选择性。 ¤起效慢,对β2受体激动药耐受的患者亦有效。 ¤对老年性哮喘,尤其是对高迷走神经活性的哮喘患者尤为适用。
噻托溴铵
¤对老年性哮喘,特别是对高迷走神经活性的哮喘患者尤为适用。 ¤同时也能降低 COPD加重的频率,改善通气功能,遏止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抗过敏平喘药
其平喘作用起效较慢,不宜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
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色甘酸钠
体内过程
非脂溶性药物,口服吸收极少(仅1%),临床必须采用粉剂定量雾化器(MDI方式吸人。
药理作用及机制
无扩张气道的作用,但能抑制抗原以及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气道痉挛。
1.稳定肥大细胞膜
2.抑制气道感觉神经未梢功能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3.阻断炎症细胞介导的反应
临床应用
为预防哮喘发作药物,需在抗原和刺激物接触前7~10天给药,对过敏性、运动性、非特异的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哮喘效果较好。
不良反应
偶有咽喉与气管刺痛感或支气管痉挛,必要时可同时吸入β2受体激动药预防。
奈多罗米钠
¤作用强于色甘酸钠,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可作为长期预防性平喘药,吸入给药,用于哮喘早期的维持治疗。
H1受体阻断药
酮替芬
¤有类似色甘酸钠的作用外,还有强大的 H1受体阻断作用,并能预防和逆转β2受体的"向下调节",加强β2受体激动药的平喘作用。 ¤临床上可单独应用或与茶碱类、β2受体激动药合用来防治轻至中度哮喘. ¤不良反应有短暂的嗜睡、疲倦、头晕、口干等。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阻断药
¤扎鲁司特用于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和预防。 ¤孟鲁司特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和预防。 ¤普仑司特与扎鲁司特药理和临床应用相似。
附表
(1)硫酸沙丁胺醇(成人) 片剂:每次2~4mg,3 次/天。 缓释剂:每次8mg,早、晚各一次。 粉雾剂:每次0.2~0.4mg,4次/天。
(2)氨茶碱(成人) 片剂:每次0.1~0.2g,3次/天,极量一次0.5g,1g/d。 静脉注射:0.25~0.5g,0.5g/d,每25~100mg 用5%葡萄糖 20~40ml 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注射速度<10mg/min。 静脉滴注:0.25~0.5g,0.5g/d,每25~100mg用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极量每次0.5g,1g/d。
(3)异丙托溴铵(成人) 定量雾化吸入:每次 40~80μg,3~4次/天。 溶液雾化吸入:每次50~125μg,经雾化器给药。
(4)色甘酸钠( 成人) 粉末喷雾吸入:每次 20mg,4 次/天。气雾吸入,每次3.5~7mg,4 次/天。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
磷酸二酯酶-4 抑制药
罗氟司特
用于治疗反复发作并加重的成人重症COPD,常与长效支气管扩张药联合应用。
抗胆碱药
噻托溴铵
目前 COPD稳定期维持治疗的核心药物。
二、镇咳与祛痰药
镇咳药
分类
中枢性镇咳药
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主要指阿片类生物碱。
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主要包括氢溴酸右美沙芬和枸橼酸喷托维林。
外周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
磷酸可待因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对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尤其适用。
氢溴酸右美沙芬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枸橡酸喷托维林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外周性镇咳药
盐酸那可汀
可抑制肺牵张反射引起的咳嗽,兼具兴奋呼吸中枢作用。
祛痰药
概述
¤痰液稀释药:口服后增加痰液中水分含量,稀释痰液,包括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 ¤黏痰溶解药:使痰液黏稠度降低或调节黏液成分,使痰液容易排出,包括黏痰溶解药和黏液调节药。
痰液稀释药
恶心性祛痰药
¤口服后刺激胃黏膜,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适用于干咳及痰液不易咳出者。 ¤氯化铵为本类药物代表,服用后可有恶心、呕吐,过量或长期服用可造成酸中毒和低血钾。 ¤溃疡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刺激性祛痰药
愈创甘油醚为本类药物代表,除了具有祛痰作用外,兼具微弱的抗菌作用,减少痰液的恶臭。
黏痰溶解药
黏痰溶解药
适用于痰液黏稠引起的呼吸困难、咳痰困难。
乙酰半胱氨酸
¤对黏稠的脓性以及非脓性痰液均有良好的疗效,对脓性痰液中的DNA也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有特殊的臭味,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哮喘及肺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慎用。
脱氧核糖核酸酶
¤本品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大量脓痰的呼吸道感染,用药后有咽部疼痛感,需立即漱口。 ¤长期应用可有变态反应(皮疹、发热等)。 ¤有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支气管胸腔瘘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禁用。
黏痰调节药
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的黏液产生细胞,促使其分泌黏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液的流变恢复正常,痰液变稀而容易咳出。
溴己新
能抑制气管和支气管腺体、杯状细胞合成酸性黏多糖,同时使腺体和杯状c分泌小分子的黏蛋白,从而黏稠度降低,痰液易咳出。另外能促进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以及恶心祛痰的作用。
¤用于支气管炎、肺气肿、硅沉着病、慢性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症等有白色黏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少,偶有转氨酶升高,溃疡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