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呼吸1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内科学》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11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内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编辑于2022-06-09 15:24:33《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呼吸11、慢性肺炎性心脏病
概述
肺源性心脏病
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流行病学
平均患病率0.48%, 农村患病率高。气候的急骤变化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
慢支并发肺气肿(COPD)占80-90%
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严重脊椎畸形、广泛胸膜增厚、粘连 造成严重胸廓或脊柱畸形
肺血管疾病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
其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肌营养不良和肥胖通气不良综合症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PH)
原因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肺血管收缩痉挛
机制
O2↓和CO2↑→缩血管物质和舒血管物质比例失调
O2↓→Ca2+通透性↑→细胞内的 Ca 2+↑→ 肌肉兴奋-收缩偶联效应↑
CO2↑→H+↑→血管对缺O2收缩敏感性↑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慢支及气管周围炎累及邻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完全闭塞,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气肿
肺泡内压增加→压迫毛细血管,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
肺泡壁破裂→肺的毛细血管网毁损,肺泡毛细血管床减少>70%,使肺循环阻力增大
肺血管重构
乏氧→肺血管收缩,管壁张力增加→肺内产生多种生长因子,可直接刺激管壁平滑肌细胞、血管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
血栓形成:多发性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容量增多
慢性缺氧→继发性RBC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
缺氧
醛固酮增加,水、钠潴留
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
肺动脉高压
功能性因素较解剖学因素更重要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50mmHg或三尖瓣峰值流速>3.4m/s可以诊断肺动脉高压
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厚
早期→右心室代偿舒张期末压正常
进展→右心室失代偿、排血量下降,残留血量增加,舒张末压增高→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
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脑、肝、肾、胃肠、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表现
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促
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体征
不同程度的发绀
肺气肿体征
干、湿性啰音
P2>A2,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
颈静脉充盈甚至怒张
横隔下降致肝界下移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表现
呼吸衰竭
症状
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头痛、失眠、白天嗜睡、淡漠、谵妄等精神、神经症状
体征
发绀明显,球结膜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皮肤潮红、多汗
右心衰竭
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症状
明显气促、心悸
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体征
发绀明显
颈静脉怒张
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
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并发症
肺性脑病
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O2 降低、CO2升高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鉴别诊断
脑动脉硬化
严重电解质紊乱
单纯性碱中毒
感染中毒性脑病
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心律失常
房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房扑,房颤
应与洋地黄引起的心律失常鉴别
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可出现心室颤动以至心跳骤停
休克
预后不良
原因
感染中毒性休克,由严重感染引起
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
心源性休克,由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上消化道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检查
胸、肺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
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 mm或右下肺动脉横径/气管横径≥1 .07
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形成“残根” 征
右心室圆锥部显著突出或其高度≥7mm
右心室增大征,心尖上翘
具备上述任一条均可诊断
心电图检查
右心室肥大表现
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
重度顺钟向转位
RV1+SV5≥1.05mV
肺性P波
右束支传导阻滞
低电压
在V1、V2甚至延至V3,可出现酷似 陈旧性心梗图形的QS波,应鉴别
超声心动图检查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或合并高碳酸血症
血液化验
红细胞、血红蛋白可升高
其他检查
肺功能检查,痰细菌检查
诊断
慢支、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
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ECG、X线、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
根据1977年我国修订的 “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治疗
肺、心功能代偿期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
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
加强康复锻炼和营养
需要时长期家庭氧疗或无创呼吸机治疗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控制感染
控制呼吸衰竭
扩张支气管、祛痰、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合理氧疗纠正缺氧
呼吸兴奋剂
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慢性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的标准
PaCO2进行性升高,或较缓解期明显升高且绝对值超过70-80mmHg
严重的低氧血症,合理氧疗后,PaO2﹤40mmHg
呼吸频率超过35次/分,或出现呼吸抑制
并发肺性脑病
控制心力衰竭
概论
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改善
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强心及血管扩张剂
利尿剂
作用: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
原则:选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剂
方法
副作用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痰液粘稠不易排出
血液浓缩、DIC
正性肌力药
肺心病人由于慢性缺氧、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差,疗效较差,易发生心律失常
原则
剂量宜小,一般为常规剂量1/2或2/3量,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
方法
注意
应用指征
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治疗后右心功能无改善者
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如室上速房颤等
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
血管扩张药
扩张肺动脉,也扩张体动脉
体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心率增快、 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等
预后
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
经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
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未明多因素机制所致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