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神病学(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表现,涉及人们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并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精神障碍症状学是学习精神病学的基础,熟练掌握精神症状学各种障碍分类、特点及其鉴别点
编辑于2022-06-09 17:23:05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概述
判断精神活动正常还是病态
纵向比较:即与过去表现比较,自身比较
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比较
是否与现实相符合
精神症状应用特点
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志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或社会功能损害
常见精神症
感知觉障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多见于抑郁发作、木僵状态、意识障碍和分离障碍
感觉过敏: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不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如喉咙堵塞、胃肠扭转等
知觉障碍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
是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按器官分
幻听
最常见的幻觉,指患者听到了不存在的声音,包括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非言语幻听属于非言语幻听,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叫声,多见于脑局灶性病变。
幻视
幻嗅
幻味
幻触
指皮肤有某种异样的感觉,如电麻感、爬虫感、针刺感,性器官被刺激则称为性幻觉
内脏幻觉
是指患者体内某一部位或脏器虚幻的知觉体验,如骨头里爬虫感、血管拉扯感、肠道扭转感、肺叶被挤压感,定位明确
内感性不适:内脏错觉,无明确定位
常伴有疑病妄想等的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根据体验来源
真性幻觉
是来源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幻觉
特点:形象生动性、存在于客观空间、不从属自己、也不能随自己意愿加以改变
假性幻觉
存在于主观空间,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幻觉,形象通常模糊
特征:病人所感受的幻觉形象一般轮廓不够清晰,不鲜明生动,幻觉形象不完整、幻觉形象不存在于客观空间,而只存在于病人的主观空间内、幻觉不是通过病人的感官器官获得的(可以不用眼睛看到人物形象、可以不用耳朵听到声音)
根据产生条件分类
功能性幻觉
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两者出现在同一器官,多见于精神分裂
反射性幻觉
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两者出现在不同器官
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了广播员的形象,多见于精神分裂
入睡前幻觉
出现在入睡前的幻觉,多为幻视
心因性幻觉
是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多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如看到亡故亲人的影子在房间走动
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特征,如形象、大小、颜色、位置、距离等却产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
包括:事物变形征、自身感知综合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非真实感
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思维特点: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
分类
思维形式分类
思维奔逸
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和转换加速,句子之间有联系,(思维破裂无联系)多见于躁狂发作
思维迟缓
指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转换困难,表现为语量少、语速慢和反应迟缓,多见于抑郁发作,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思维贫乏
是指联想概念和词语贫乏,患者感到脑子空荡荡的,没什么思想。表现为谈话内容空洞单调等,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痴呆及智力发育障碍等
区别:思维迟缓主要是联想速度的抑制,而思维贫乏是思维内容的缺乏,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言杂拌
思维不连贯
思维中断
思维插入
强制性思维
是思维联想的自主障碍,表现为患者脑内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不属于自己的联想,是被外力强加的,通常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内容多变
病理性赘述
思维化声
语词新作
象征性思维
逻辑倒错性思维
强迫思维
指患者脑中(自己的)反复出现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不合理和没有必要,但是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痛苦体验和强迫性动作
思维内容分类
妄想
特征
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是患者仍然坚信不移
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具有厉害关系
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个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
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相关,且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按妄想起源分
原发性妄想: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突然之间产生的
继发性妄想:含有其他病理生理学基础上的妄想,或某种经历、当前处境及其他心里活动
按妄想结构分
系统性妄想
非系统性妄想
按妄想内容分
关系妄想
被害妄想
夸大妄想
罪恶妄想
疑病妄想
钟情妄想
嫉妒妄想
非血统妄想
物理影响妄想
内心被揭露感
超价观念
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一定事实根据,不十分离奇,也没有明显的逻辑推理错误。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可明显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
多见于:人格障碍、心因性障碍
与妄想的区别:形成具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内容比较客观实际
注意障碍
注意是指精神活动集中的指向一定对象的过程,可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注意特点:集中性、稳定性、转移性
分类
注意增强
注意减退
注意涣散
注意狭窄
注意转移
记忆障碍
记忆:为以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会议
分类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按事件遗忘程度分:完全性遗忘、部分性遗忘
按遗忘发生次序分
顺行性遗忘
疾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不能记忆,多由于意识障碍导致,如脑挫伤
逆行性遗忘
疾病发生之前一段时间不能回忆,常见于脑卒中和脑外伤
界限性遗忘
对某一特定的时间段经历不能回忆,多见于分离障碍、癔症
进行性遗忘
多见于老年痴呆
虚构
指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的缺损
错构
指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疑,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和酒精性中毒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智能障碍
智能:是指人们获得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感知、思维、注意和记忆等一系列认知的过程
分类
智力发育障碍
痴呆
痴呆主要是意识清醒状态下以缓慢智能减退,伴有人格改变,一般没有意识障碍
全面性痴呆
部分性痴呆
假性痴呆
刚塞综合征
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故意或开玩笑的感觉
如当问到患者牛有几条腿时,患者回答3条、2+2等于几时,患者答5条
童样综合征
以行为幼稚,模仿幼儿言行为特征,表现为成人患者的言行类似儿童一般
如一位32岁女性患者以幼儿讲话的声调称自己才5岁,见了刚工作的护士叫阿姨,见了20多岁的岁的医生叫叔叔,走路时蹦蹦跳跳,并喊着要吃棒棒糖吃
定向力障碍
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知能力,前者称为对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对自我的定向力
定向障碍:是指对环境或对自身状态认识能力的丧失或认识错误
情感障碍
易激惹
情感倒错
情感矛盾
意志障碍
情感决定意志,意志控制行为,行为影响情感
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身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意志特点: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分类
意志增强:常见于精神分裂(偏执性)和躁狂
意志减退
意志缺乏
矛盾意向
动作行为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意志
木僵
蜡样屈曲
缄默症
违拗症
主动违拗:不配合并做出相反的动作
被动违拗:一般仅仅表现为不配合
多见于紧张性精神分裂
模仿动作
刻板动作:机械重复某一无意义、无目的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患者
与需要与持续性动作鉴别:持续性动作表现为重复新近动作
作态:做出古怪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迫动作
意识障碍
定向力障碍是判断意识障碍的重要指标
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
嗜睡
浑浊
昏睡:意识清晰度较浑浊更低,表现为患者对周围环境定向力和自身定向力均丧失,没有言语功能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以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
区别:昏睡对一般刺激没有反应,但是对于强刺激可引起防御性反射,如压眶反射;昏迷则对任何刺激均不引起反应,吞咽、防御、甚至对光反射均消失,并可出现病理性反射
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伴有范围缩小或内容变化的意识障碍
朦胧状态
谵妄状态
是指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幻觉、错觉,这些幻觉、错觉以形象鲜明的恐怖性幻视(最常见)和错视为主,如猛兽、毒舌等,夜重昼轻,首要病因是感染
梦样状态
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自知力缺乏: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更不认为自己有病,因而拒绝治疗,是重性精神病障碍的重要标志
常见精神疾病综合征
幻觉妄想综合
躁狂综合征
抑郁综合征
紧张综合
遗忘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