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事诉讼法_期间
民诉知识点总结,民事诉讼法期间,是指人民法院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详细的期间指的是期限,广义的期间包括期限和期日。
现行有效规范税务处罚听证程序的规范性文件为《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1996〕190号,下称试行办法)。试行办法第一条就开明宗义指出根据《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办法,即办法的权源来自《行政处罚法》。但《行政处罚法》业已修订,并自2021年7月15日施行。新《行政处罚法》新增了听证申请范围、听证程序、听证笔录等方面的规定。因此,随着《行政处罚法》的修订,试行了25年的试行办法应亟待修订
与其他行政机关的听证程序相比,税务听证程序更加复杂。听证案件的类型(税务处罚决定还是税务处理决定)、大审程序的适用(重大税务案件还是非重大税务案件)以及听证的阶段(是否进入行政复议)等因素,均影响着税务听证的具体程序。只有了解税务听证程序的具体差别,纳税人才能够充分发挥税务听证的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介绍一下税务听证的具体类型以及税务听证的实际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期间
概念:指人民法院、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限,广义的的期间包括期限和期日;
期间的种类
法定期间(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期间)
绝对不可变期间:指该期间经法律确定,任何机构和人员都不得改变,如国内案件上诉期间、申请再审期间等;
相对不可变期间:指还期间经法律确定后,在通常情况下不可改变,但遇有有关法定事由,法院可对其依法予以变更,如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间,涉外案件中境外当事人的答辩期间、上诉期间等;
指定期间: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时遇到的具体情况和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间,如法院指定当事人不争诉状的期间、限定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期间等;
期间的计算
期间以时、日、月、年为计算单位;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期间(仅指诉讼文书的在途期间),诉讼文书在期间届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期间的耽误
概念;指当事人在法定期间或指定期间内,没有进行或完成应进行或完成的行为;
期间延期须满足条件
法定情形。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
当事人申请补救,法院不会依职权延展;
必须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提出;
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准许;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