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汽车已成为人们最普遍的出行工具,都市已有汽车的大量身影,但它们也存在安全隐患,法律也在约束,不过我们也应清楚法有情人有情但生命之事不容小觑,此批导图总结了危害公共安全罪,既为警示也为法考知识点分享
编辑于2022-06-17 11:20:42分则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般法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对象:公共安全
⑴公共安全:指的是不特定or多数人的人身安全 【后果规模较大,无法预料】 【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
⑵如何判断一个犯罪是不是公共安全犯罪? 答:一看公共场所,二看后果规模
张三往村里水井投毒,一个村民喝水后死亡。 答:村里的水井,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公共场所; 尽管发现时只死了一名村名,但是如果没人发现,就会有很多人喝水,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大规模后果,是公共安全; 张三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张三潜入李四家,往李四家水缸投毒,导致李四一家八口死亡。 答:8口人来自一个家庭,不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案发地点在家中,不是公共场所; 后果规模仅限于李四家人,可以预料, 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曾向乙借款9000元,后不想归还,便预谋毒死乙。甲将有毒鼠强的鸡挂在乙家门口,乙担心有毒没吃。随后,甲趁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中。后乙、乙妻、乙女喝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抢救脱险。 答:乙家的米袋,不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案发地点在家中,不是公共场所; 后果规模仅限于乙家的人,可以预料。构成故意杀人罪。
行为:一次行为有造成大规模死伤的可能
结果
造成具体危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
造成实害结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结果加重犯
与关联罪名的关系
❶妨害安全驾驶罪
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司机打乘客or乘客打司机
结果危及公共安全
轻罪:妨害安全驾驶罪既遂
结果致人死伤或其他严重后果
重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❷高空抛物罪
高空抛物
不属于危险方法,结果扰乱社会秩序,但没有危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
高空抛物罪既遂
不属于危险方法,结果扰乱社会秩序,有危及人身财产,但没危及公共安全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择一重处
属于危险方法,结果危及公共安全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下选项中,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的是 A.从高楼抛出燃烧的蜂窝煤,引发地面火灾,致多人伤亡 B.偷取高速公路上的窨井井盖,致汽车倾覆、多人伤亡 C.乘客抢夺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的方向盘。危及公共安全 D.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司机与乘客互殴,危及公共安全,造成人员死亡 答:D A.触犯高空抛物罪、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想象竞合以特别法论处,触犯放火罪,放火罪,触犯高空抛物罪,想象竞合择一重处,触犯放火罪。
特别法
放火罪
决水罪
爆炸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
火车、汽车(含拖拉机)、电车、船只、飞机
破坏交通设施罪
包含交通设施的附属设施
破坏功能,影响使用,有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
破坏电力设备罪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破坏功能,影响使用,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
如果没有影响使用,触犯毁坏财物罪
甲在高速旁经营补胎生意,往高速公路上撒钉子/放石头/泼油长达数百米,造成很多汽车爆胎,险些发生交通事故。 答:破坏高速公路的功能,影响使用,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造成汽车爆胎,影响了汽车的使用,有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的手段导致了破坏交通工具的结果,部分法与整体法竞合,定破坏交通设施罪
交通肇事罪
第一步,❶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隐藏、遗弃致死、致伤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除去“隐匿、遗弃”行为,其他情节全案认定,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二步,❷交通肇事罪
全案认定:一般主体+公交范围+违章行为+损失结果(量的要求)+因果关系(全部、主要、同等责任)+对结果过失=交通肇事罪
客观不法
一般主体:司机、乘客、行人、交警等
公交范围:交警能管的地方
如果发生在小区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如果发生在矿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基本犯损失结果:一般违章,一死或三重伤;存在6种情节(酒后、吸毒;无照;安全故障;无牌、报废;超载、逃逸),只需一重伤
因果关系:负事故的全部、主要、同等责任
主观责任
年满16精神正常,对重伤死亡重大财产损失的结果有过失
如果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果有某个人的生命身体有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上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的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关于此事实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违章驾驶,致黄某死亡,胡某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想象竞合犯 C.甲对乙车内人员的死亡,具有概括故意 D.乙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同车人黄某当场死亡、胡某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 答案:BCD。概括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只是对侵害范围与侵害性质的认识尚不明确的心理态度。
第三步,构成交通肇事罪之后,由重到轻判断是否属交通肇事罪的加重犯
❸因逃逸致人死亡(7-15年):一头有违章,一尾有死亡,死亡因逃逸(不救助)
逃逸:逃避交警处理
❹交通肇事后逃逸(3-7年,逃逸前构成基本犯)=基本犯+逃逸
❺都不属于,系基本犯
第四步,指使者
三种人(主管、车主、承包人)指使违章,只需司机构成基本犯,指使者构成交通肇事罪
四种人(多出乘车人)指使逃逸,司机需逃逸致死,指使者才定逃逸致死。
一对情侣甲男乙女,一起吃饭喝酒后,乙女想让甲男送她回家。甲男因醉酒起初拒绝,但是乙女坚持让甲男送她回家,甲男无奈醉酒驾车。不慎将行人丙撞成重伤,甲男本想逃走,但遇村民阻拦,甲男无奈将丙抱上汽车,谎称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将丙丢弃在路边水沟里,丙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答:客观上,甲男将丙丢进水沟,有遗弃致死的行为,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酒后驾车,导致丙重伤,对结果有过失,触犯交通肇事罪, 一头有违章,一尾有死亡,死亡是因为遗弃不是因为逃逸,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 逃逸前构成交通肇事罪基本犯,有逃逸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甲男构成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后逃逸罪,数罪并罚, 乙女是乘车人,不能指示违章,也没有指示逃逸,乙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乙女指使甲男醉酒开车的行为,乙女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教唆犯。
危险驾驶罪
在公共通行场所驾驶机动车,有飙车、醉酒、校车客车严重超载超速、违规运输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行为的,构成危险驾驶罪,最高可处拘役。
机动车:含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不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马车等
醉酒:≥80mg/ml
交通肇事罪vs危险驾驶罪vs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严重违章,对公共安全有故意,最高死刑
交通肇事罪:一般违章,对公共安全过失
危险驾驶罪:4种违章行为,没有造成结果or造成轻伤以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