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线性代数第二章矩阵
这是一篇关于线性代数第二章矩阵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矩阵及其运算二.逆阵三.分块矩阵等。
编辑于2022-06-18 10:51:42矩阵
一.矩阵及其运算
线性变换与矩阵
线性变换
设变量y1,y2,···,yn能用变量x1,x2,···,xn线性表示,这种从变量x1,x2,···,xn到y1,y2,···,yn的变换叫做线性变换
矩阵
定义1
由m×n个数aij(i=1,2,···,m;j=1,2,···,n)排成的m行n列的数表叫做m行n列矩阵,m×n个数叫做矩阵A的元素
种类
行矩阵(只有一行)、列矩阵(只有一列)、零矩阵(元素均为零)、单位矩阵(除对角线上全为1外其余元素均为零)、方阵(行数与列数相等)
矩阵的运算
矩阵的加法
定义2
设有两个m×n矩阵A=(aij),B=(bij),那么矩阵A和B的和记作A+B。只有当两个矩阵是同型矩阵时,才可进行加法运算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数与矩阵相乘(数乘)
定义3
数λ与矩阵A的乘积规定为数λ乘以矩阵A的每一个元素,记为λA或Aλ
矩阵与矩阵相乘
定义4
设A=(aij)是一个m×s矩阵,B=(bij)是一个s×n矩阵,则规定矩阵A与矩阵B的乘积是一个m×n的矩阵C=(cij)
结合律
(AB)C=A(BC)
左分配律
A(B+C)=AB+AC
右分配律
(B+C)A=BA+BC
数结合律
λ(AB)=(λA)B=A(λB)
矩阵的转置
定义5
把矩阵A的行换成同序数的列得到的新矩阵叫做A的转置矩阵
四个运算规律
定义6
设A为n阶方阵,如果A满足A的转置=A,则称A为对称矩阵;如果A满足A的转置=-A,则称A为反对称矩阵
反对称矩阵的特点
主对角线两侧的对应元素反号且主对角线上元素为0
方阵的行列式
定义7
n阶方阵A的元素所构成的行列式叫做A的行列式,记作|A|或detA
三个运算规律
二.逆阵
逆矩阵的概念
定义8
对于n阶方阵A,如果有一个方阵B,使AB=BA=E,则称方阵A是可逆的,并把方阵B称为A的逆阵
定理1
若方阵A可逆,则|A|≠0,且
逆矩阵的判别及公式
定义9
设A为n阶方阵,行列式|A|的各元素的代数余子式Aij构成的如下方阵(元素换成对应的代数余子式再转置),称为A的伴随矩阵
性质1
设A*是A的伴随矩阵,则有AA*=A*A=|A|E
性质2
设A*是A的伴随矩阵,则|A*|=|A|
定理2
若|A|≠0,则A可逆,且
|A|≠0↔方阵A可逆↔A为非奇异矩阵
推论1
若AB=E(或BA=E),则B=A
推论2
矩阵A与其伴随矩阵A*同为可逆或同为不可逆
逆矩阵的其他5个常用公式
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
三.分块矩阵
概念
将矩阵A用若干纵线和横线分成许多小矩阵,每一小矩阵成为A的子块,以子块为元素形式的矩阵称为分块矩阵
运用
对于行数和列数较高的矩阵A,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进行运算
运算
加法
相加两矩阵需为同型矩阵,对应元素相加即可
数乘
λ与矩阵每个元素相乘即可
矩阵乘以矩阵
左边矩阵的行元素乘以右边矩阵的列元素
分块矩阵相乘的2个注意点
左矩阵分块后的列数等于右矩阵的行数
Ai1,···,Ait的列数分别等于B1j,···,Btj的行数
转置运算
不仅形式上进行转置,而且每个子块也进行转置
分块矩阵求逆(分块对角阵)
概念
两个注意点
只在对角线上有非零子块
对角线上的子块都是方阵
性质
|A|=|A1|·|A2|···|As|
若|As|≠0,则|A|≠0,并且
剑形行列式求逆矩阵
五.矩阵的秩
矩阵的秩与计算
定义12
在m×n矩阵A中,任取k行k列(k≤m,k≤n),这些行列交叉处的k²个元素,不改变它们在A中所处的位置次序所得到的k阶行列式,称为矩阵A的k阶子式
定义13
设在矩阵A中有一个不等于零的r阶子式D,且所有r+1阶子式(如果有的话)都等于零,那么D称为A的最高阶非零子式,数r称为矩阵A的秩,并规定零矩阵的秩为0
满秩矩阵
若A是m×n矩阵,则R(A)≤m,且R(A)≤n。当R(A)=m时,称A为行满秩矩阵;当R(A)=n时,称A为列满秩矩阵;若A是n阶方阵,当R(A)=n时,称A为满秩矩阵
定理6
若A是n阶方阵,则|A|≠0的充要条件是A满秩矩阵
定理7
矩阵经初等变换后,其秩不变
推论5
可逆矩阵经过有限次初等变换后仍为可逆矩阵,不可逆矩阵经初等变换后仍为不可逆矩阵
行阶梯形矩阵
行阶梯形矩阵的秩即为非零行的行数
每个非零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均为1,且1所在列的其他元素皆为零——行最简形矩阵
推论6
设A为m×n矩阵,R(A)=r,则A~I=
推论7
设A,B都是m×n矩阵,则A~B等价的充要条件是R(A)=R(B)
线性方程组与系数矩阵的秩
定理8
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Am×nX=0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的秩R(A)<n
推论8
含n个方程的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Ax=0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A|=0
矩阵秩的7个性质
①若A为m×n矩阵,则0≤R(A)≤min(m,n)
②R(A)=R(A),R(kA)=R(A),k≠0
③若A~B,则R(A)=R(B)
④若P、Q可逆,则R(PAQ)=R(A),特别地,R(PA)=R(A),R(AQ)=R(A)
⑥R(AB)≤min{R(A),R(B)}
⑦若Am×nBn×1=0,则R(A)+R(B)≤n
A可逆
①存在n阶方阵B,使得AB=E
②A的伴随矩阵A*可逆
③|A|≠0(此时称A非奇异)
④R(A)=n(即A为满秩矩阵)
⑤A=P1···Pk(Pi皆为初等矩阵)
⑥A~En(即A的标准形为单位阵)
⑦Ax=0只有零解
⑧Ax=b有唯一解
四.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
初等变换
定义10
交换
对调两行
数乘
以数k≠0乘以某一行的元素
倍加
把某一行的元素的k倍加到另一行对应的元素上
初等行变换、初等列变换
初等变换都可逆
变换前后的矩阵可相互变换得到
A经过有限次初等变化的得到B,称A与B等价
等价矩阵的性质
反身性
A~A
对称性
若A~B,则B~A
传递性
若A~B,B~C,则A~C
应用
求逆矩阵
解矩阵方程
初等矩阵
定义11
由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方阵成为初等矩阵
互换初等阵
对调两行(列)
倍乘初等阵
以数k(≠0)乘某行或某列
倍加初等阵
以数k乘某行(列)加到另一行(列)上
定理3
设A是一个m×n矩阵,对A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在A的左边乘以相应的m阶初等矩阵;对A施行一次初等列变换,相当于在A的右边乘以相应的n阶初等矩阵
定理4
任意一个矩阵Am×n=(aij)m×n经过若干次初等变换,可以化为下面形式的矩阵F,该矩阵成为A的标准形
推论3
n阶方阵A可逆的充要条件是标准形I=En
定理5
A为可逆方阵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限个初等方阵P1,P2,···,Pm,使A=P1P2···Pm
推论4
m×n矩阵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m阶可逆方阵P及n阶可逆方阵Q,使PAQ=B
AA =|A|²
若A=PʌP,则A =Pʌ P
E=PEP
A为n阶方阵
R(A)=n
R(A*)=n
R(A)=n-1
R(A*)=1
R(A)≤n-2
R(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