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知识思维导图,包括: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第三节国际传播越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编辑于2022-06-28 15:38:48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国际传播
传播主体
基本主体是国家
国际机构——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例如联合国
超国家机构——指其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或一定范围内对成员国政府拥有约束力的国际机构,如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
同盟或地区集团——制度化程度不如前二者高,主要以条约或共同声明形式结成的、具有期限性的联盟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跨国组织或运动——非政府的跨国组织或团体,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
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
个人——尤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领袖
定义(日本学者鹤木真)
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政治性
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充满着各个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矛盾、冲突、妥协以及合纵连横的关系
日本学者生田正辉指出:“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国际传播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它执行了对内报道的功能,不断地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社会
第二,它执行了对外报道的功能。担负着宣传本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方针和立场的重要任务
全球传播
(美国传播学者 弗里德利克)定义
全球传播是个人、群体、组织、民众、政府以及信息技术机构跨越国界传递价值观、信息等的过程。全球传播涵盖范围比传统的国际传播大,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五个理解
1、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2、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政府间国际机构
3、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互联网正在成为全球传播的大平台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4、在全球传播中,人们关心的对象与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和本民族,他们还必须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而思考和行动
5、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
全球信息的影响和冲击
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
是全球传播发展的前提
人类世界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发展
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性实时传播的实现,体现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中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关系越来越密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普遍冲击以及中国的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对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所起的巨大作用,就是最好的例证
2、政治全球化加速
一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是地理政治向全球政治变化
* 国家的地理位置、国与国之间的边界距离的远近等曾经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决定性变量,在今天,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物理距离的远近已经失去了决定性意义。
3、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4、传统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内容改变
新的跨国卫星广播电视以影像传输为主
* 担负起全面文化输出的任务
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国际广播是国际传播中最重要的电波媒介
* 执行对外宣传功能 * 三个基本特点 * 1、特指短波电台的对外播音 * 2、运营机构一般是政府或公共机构 * 3、节目一般是专门为外国人或海外侨民制作的,内容以新闻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本国政策、介绍本国情况
5、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比重大
英国剑桥大学理论和社会学家 吉登斯
”全球化“
定义
就是”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
基本契机:以产业化为动力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四个领域推动”全球化“
”国家社会系统“
”世界经济市场“
”国际分工“
”世界军事秩序“
”现代性“
四个突出的制度特性
”信息管理与社会监控“
”资本与市场经济“
”产业化“
”军事实力“
第二节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
失衡表现
1、”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的两极分化严重
2、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3、这种结构维护的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支配的地位
在信息时代,信息不仅作为一种基本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含有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播上的劣势,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意味着受控制和受支配的地位
”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核心问题
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
发达国家主张世界信息流通是绝对自由的,不应受道各国政府人为干预
发展中国家主张自由首先应表现为对各国民族的传播权利和机会的尊重和保障,在信息生产和流通结构不平等,少数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和媒介保持高度垄断的状况下,”自由流通“只是少数传播大国的特权
背景
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发展中国家力量集结时期提出:”消除信息领域的殖民化“,”创造新型国际传播秩序“的口号
1976年《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1、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是否被动
2、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
3、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被迫忍受形象歪曲
4、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治经济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
5、”信息自由“只是少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权力被剥削
第二阶段
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发布《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大众传媒宣言》
* 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并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告)
* 1、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 * 2、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 * 3、必须从内外消除障碍以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 * 4、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 5、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 * 6、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改变现状的能力 * 7、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意 * 8、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各民族有向世界传达自己利益、愿望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 * 9、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交流的权利 * 10、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1977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
* 设立目的:研究全球性传播问题、调查信息流通的现状并提出具体行动的建议、探讨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方法和途径。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洛瓦尔宣言》(代表西方垄断阶级
观点:以上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
第三阶段
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天
第三节 国际传播越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报道新闻
新闻的选择
在众多新近发生的事实中,挑选哪些进行报道
基于一定标准或尺度选择和加工
* 标准或尺度=新闻价值 * 新闻价值体系决定着传播媒介选择和加工新闻的立场、态度和方针,不同价值体系形成报道活动不同的倾向性 * 既包括客观要素(5w) * 也包括记者或编辑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 * 包括媒介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目标和利益
新闻的加工
从什么角度来报道事实或赋予事实什么意义
国际新闻
代表的是政治立场和态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国际传播学会,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
研究揭示六个表现
1、国际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在这全世界任何媒介中都可以发现
2、所有的传播媒介,都突出强调报道本国的事物或人物
3、在西方媒介支配着世界的新闻生产和流通的情况下,美国和西欧在世界各地都是最经常的新闻话题
4、仅次于美国和西欧的,是关于纷争、灾难或混论的”异常事件“话题
5、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除非作为”异常事件“的发生得到报道,否则很少出现在国际新闻中
6、国际新闻的主要提供者是少数几家西方大媒介和通讯社,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媒介只能从这样一些外国信源那里”选择“或”翻译“新闻,仅仅起到一种二次把关作用
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信息主权“
背景
跨越国界的电子传播技术发展;外国信息可以不受限制地穿越国界,对一国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重要影响,国家主权面临威胁
1979年 诺顿斯登和席勒在《国家主权和国际传播》中提出的概念
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方面内容
1、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权利
3、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
经济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指的是在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控制为主的变化
三个特点
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
2、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3、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
”媒介帝国主义“
现实问题
跨国传播媒介的高度集中和垄断
由这种垄断体制形成的信息单向流通所产生的文化后果
”自由市场“和”信息自由流通“捍卫自己的意图,实质上是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扩张 入侵 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