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飞行原理 第四章飞行的平衡,稳定性,操纵性
飞行原理 第四章:飞行的平衡性、稳定性、操纵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飞机的平衡,稳定性,操纵性
平衡
重心
质量的集中体现
平衡点
位置
平均空气动力弦(大飞机)
假想的矩形机翼翼弦(面积,空气动力,俯仰力矩都与原机翼相同)
平衡立臂(小飞机)
机体轴
飞机的横轴(俯仰平衡)
运用于飞机的各俯仰力矩只和为零。飞机取得俯仰平衡后,不绕横轴转动,保持迎角不变。
影响飞机俯仰平衡的主要因素
加减油门
收放襟翼
收放起落架
重心变化
可以通过前后移动驾驶盘偏转升降舵或使用俯仰配平片,利用偏转升降舵产生的俯仰操纵力矩来保持飞机的俯仰平衡。
飞机的立轴(方向平衡)
作用于飞机的各偏转力矩只和为零。飞机取得方向平衡后,不绕立轴转动,侧滑角不变或侧滑角为零。
影响飞机方向平衡的主要因素
机翼变形
多发飞机不对称的拉力或推力
螺旋桨飞机油门改变
适当的蹬舵或使用方向配平片,利用偏转方向舵产生的方向操纵力矩来保持飞机的方向平衡。
飞机的纵轴(横侧平衡)
作用于飞机的各滚转力矩只和为零,飞机取得横侧平衡之后,不绕纵轴滚转,坡度不变或者坡度为零。
影响飞机横侧平衡的主要因素
一边机翼变形
重心左右移动
适当转动驾驶盘或使用副翼调整片,利用偏转副翼产生的横侧操纵力矩来保持飞机的横侧平衡。
稳定性
飞行中受到小扰动后能自动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静稳定性
反应系统对干扰的初始反应
正静稳定性
中立静稳定性
负静稳定性
动稳定性
描述随着时间变化系统的反应
正的动稳定性(稳定)
中立动稳定性
负的动稳定性(不稳定)
俯仰稳定性
飞行中,飞机受微小扰动以致俯仰平衡遭到破坏,在扰动消失后,飞机自动恢复原俯仰平衡状态的特性。
俯仰稳定力矩
俯仰稳定力矩主要由水平尾翼产生
焦点;附加升力的着力点
只有焦点在重心之后,飞机才具有俯仰稳定性,焦点越靠后,俯仰稳定性越强。
俯仰阻尼力矩
俯仰阻尼力矩主要由水平尾翼产生
平尾处气流流速的存在,产生了俯仰阻尼力矩。
方向稳定性
飞行中,飞机受扰动以致方向平衡遭到破坏,在扰动消失后,飞机自动恢复原来方向平衡的特性。
方向稳定力矩
方向稳定力矩主要是飞机侧滑时,由垂直尾翼产生。
方向稳定力矩的作用是消除侧滑
机翼上反角
机翼的后掠角
方向阻尼力矩
方向阻尼力矩主要由垂直尾翼产生。
横侧稳定性
飞行中,受扰动以致横侧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在扰动消失后飞机自动恢复原来横侧平衡状态的特性。
横侧稳定力矩
侧滑;相对气流方向与飞机对称面不一致
左侧滑;相对气流来自左前方。
右侧滑;相对气流来自右前方。
当飞机受扰发生滚转时,总是伴随着侧滑。
主要由侧滑时机翼的上反角和机翼的后掠角产生。
横侧阻尼力矩
横侧阻尼力矩主要由机翼产生
方向稳定性与横侧稳定性的关系
飘摆(荷兰滚)现象
稳定力矩由迎角改变提供
阻尼力矩由速度改变提供
荷兰滚的修正
对于大飞机
飘摆阻尼器
防止荷兰滚
用于协调转弯
对于小飞机
协调转弯时需要同时压盘蹬舵
螺旋下降
影响飞机稳定性的因素
重心位置
对俯仰稳定性影响大
对方向稳定性影响小
对横侧稳定性无影响
速度变化
同高度,速度越大,阻力力矩越大。
同高度,速度越大,稳定性越强。
高度变化
高度越大,稳定性越弱。
大迎角飞行
机翼自转
大迎角或接近临界迎角时,飞机的横侧阻尼力矩方向发生变化,丧尸横侧稳定性,出现机翼自转现象。
操纵性
飞机的俯仰操纵性
飞行员操纵驾驶盘偏转升降舵后,飞机绕横轴转动而改变迎角的飞行特性。
直线飞行中迎角改变的基本原理
俯仰操纵力矩=俯仰稳定力矩
驾驶盘的每一个位置,都对应一个迎角或飞行速度。
小速度平飞需要升降舵上偏,大速度平飞需要升降舵下偏。
改变同样的速度或迎角大小时,在小速度范围下所需的舵面偏角比大速度下所需要的舵偏角大。
曲线飞行中迎角改变的基本原理
俯仰操纵力矩=俯仰稳定力矩+俯仰阻尼力矩
驾驶杆力
杆力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驾驶杆力是为了克服铰链力矩
小速度平飞,升降舵向上偏转,拉杆。 大速度平飞,升降舵向下偏转,推杆。
改变同样的速度或者迎角大小时,在小速度范围下,所需的杆力要比大速度范围下所需的杆力小
配平片的作用
减小或者消除杆力
飞机的方向操纵性(飞机无滚转)
飞行员操纵方向舵后,飞机绕立轴偏转而改变其侧滑角等飞行状态的特性
方向操纵力矩=方向稳定力矩
不带滚转的直线飞行中,每一个脚蹬位置对应一个侧滑角。蹬右舵,左侧滑。蹬左舵,右侧滑。
飞机的横侧操纵性(飞机无侧滑)
飞行员操纵副翼以后,飞机绕纵轴滚转而改变其滚转角速度,坡度等飞行状态的特性。
横侧操纵力矩=横侧阻尼力矩
在无侧滑的横侧操纵中,驾驶盘左右转动的每一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稳定的滚转角速度。
方向操纵性和横侧操纵性的关系
无论蹬舵或压盘,都能造成飞机偏转和滚转。
盘舵互换
影响飞机操纵性的因素
飞机重心位置前后移动对操纵性的影响和重心的前后极限位置
重心前限
重心后限
有利重心范围
飞行速度对飞机操纵性的影响
飞行速度大,飞机反应快,飞机操纵性好; 飞行速度小,飞机速度慢,飞机操纵性差。
飞行高度对操纵性的影响
高空飞行有杆,舵变轻,反应迟缓现象。
迎角对横侧操纵性的影响
在大迎角或者接近临界迎角飞行时,飞机可能丧失横侧操纵性,出现横侧反操纵现象。
结构上有差角副翼,阻力副翼,开缝副翼改善横侧操纵性。
操纵上大迎角小速度飞行时,通过副翼和方向舵联动改善横侧操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