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
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重点知识总结,包括内分泌与激素、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甲状腺内分泌三部分内容。
生理学第九章感官系统知识总结,刺激称为感受器适宜刺激(强度阈值、面积阈值、时间阈值、感觉辨别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内分泌
内分泌与激素
内分泌:内分泌细胞将所产生我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
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集中的腺体(性腺、胰岛、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腺垂体、下丘脑)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
激素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方式:远距分泌(血分泌)、神经内分泌、内在分泌、自分泌、旁分泌
激素的分类
胺类激素(大部分水溶性):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脂溶性、胞内受体)
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脂类激素
激素的作用机制
1、受体识别
膜受体——第二信使学说:cAMP,cGMP,IP3,DG,钙离子;第二信使可进一步通过激活蛋白激酶引起生物效应;第二信使学说中,使ATP转化为cAMP需要镁离子
胞内受体
2、信号转导;3、细胞反应;4、效应终止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相对特异性:1、激素与受体的特异性识别;2、亲和力: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
信使作用:传递信息——启动细胞固有的、内在的系列生物效应;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
高效作用:级联放大
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多种激素联合作用时所产生的总效应大于各激素单独作用时所产生效应的总和
拮抗作用
允许作用:某种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种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但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激素作用明显增强
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对心血管作用正向
竞争作用
激素分泌节律及其分泌的调控
生物节律性分泌: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昼夜节律:生长激素、皮质醇
月周期性:女性的性激素
激素分泌的调控
体液调节
直接反馈调节:血糖——胰岛素
多轴系反馈调节: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
神经调节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
下丘脑—腺垂体:下丘脑调节肽(因子)—垂体激素—靶腺激素
腺垂体激素
生长激素GH:肽类激素
节律性脉冲式释放:青春期最高,随年龄增高而下降;入睡后增加,慢波睡眠60分钟左右达高峰,随后又减少;50岁后睡眠峰消失
生物激素——应激激素之一
促进生长:1、促进钙离子、氨基酸进入软骨细胞,促进骨骼生长;2、促进多种组织、细胞分裂、增殖
促进物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供能、抑制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
人幼年GH分泌不足:侏儒症;人幼年GH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后GH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分泌调节:下丘脑G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经常;SS(生长抑素)应激 GH对下丘脑、腺垂体的负反馈
催乳素PRL
生物作用:调节乳腺活动:促进乳腺发育,发动,维持泌乳
女性:1、青春期靠GH促进乳腺间质、脂肪组织;2、妊娠期:乳腺腺泡发育而不泌乳,多种激素共同作用(雌激素、孕激素、PRL);3、分娩后:PRL——启动并维持泌乳,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下降
调节性腺功能
参与应激反应
调节免疫功能
PRL分泌调节:以下丘脑PRF与PIF双重调节;婴儿吮吸乳头促进哺乳期女性PRL上升
下丘脑—神经垂体分泌
缩宫素OT
生物作用:1、促进有孕子宫收缩;2、射乳作用:分娩后刺激乳腺排放乳汁
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1、催产反射:分娩时胎儿对子宫颈的机械扩张刺激;2、射乳反射:婴儿吮吸乳头;3、其他:忧虑、恐惧、剧痛、噪声、肾上腺素:OT降低
血管升压素VP(抗利尿激素ADH)
生物作用:1、肾:集合管的V2受体,打开水通道蛋白;2、大剂量:缩管素V1受体,对维持血压有一定作用
分泌调节:1、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下降,血压下降;2、生物节律:清晨最高,傍晚最低
甲状腺内分泌
甲状腺:最大的内分泌腺、唯一将释放的激素储存在细胞外的腺体;
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激素TH
滤泡旁细胞:降钙素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酪氨酸的碘化物
四碘甲腺原氨酸T4:即甲状腺素90%
三碘甲腺原氨酸T3:活性最强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条件
碘:80%-90%食物;2岁前却碘:克汀病;成人缺碘:单纯性甲状腺肿;碘过量:甲状腺炎
甲状腺蛋白TG: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储存于滤泡腔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其活性受TSH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TSH
聚碘:继发性主动转运:Na+-I-同向转运体、钠泵(哇巴因)
碘的活化:TPO、过氧化氢
酪氨酸的碘化:TPO
缩合:TPO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以胶质形式贮存在滤泡腔内,供50-120天的需要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和降解(脱碘代谢)
运输:99%与血浆蛋白结合(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白蛋白),1%游离形式(生物学作用)
结合的意义:在循环血液中形成TH储备库,缓冲甲状腺分泌活动的急剧变化;防止TH从尿中丢失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1、是胎儿、新生儿脑的关键激素(幼儿期缺乏TH呆小症: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短小、牙齿发育不全);2、幼年期:与GH协同加速长骨、牙齿的生长
调节新陈代谢
增强能量代谢:提高基础氧消耗量,产热量增加,心肌最显著
甲亢:BMR升高25%-80%,多汗、体重下降
调节物质代谢
糖代谢:加速代谢
1、加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2、促进肝糖原的分解;3、促进肝脏糖异生的作用;4、增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GH的生糖效应;5、加强脂肪、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甲亢:进食后血糖迅速升高;随后血糖迅速下降
脂类代谢:分解>合成
1、提高脂肪细胞cAMP水平和激素敏感脂肪酶的活性;2、增强脂肪的分解作用;3、促进脂肪合成;4、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甲亢:尿氮增多,尿酸增多,肌肉收缩无力,血钙浓度下降,骨质疏松
影响器官系统功能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甲亢:易激动、烦躁不安、喜怒失常、失眠多梦
对心脏的影响: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都增加——甲亢:心动过速、心率失常、心衰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促进消化道的运动、消化腺的分泌——食欲亢进、肠吸收减少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