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2
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重点知识总结,包括内分泌与激素、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甲状腺内分泌三部分内容。
生理学第九章感官系统知识总结,刺激称为感受器适宜刺激(强度阈值、面积阈值、时间阈值、感觉辨别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内分泌
甲状腺内分泌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
TRH—TSH(TRH促进,SS抑制)—TH、滤泡细胞的生长发育
寒冷——TRH增多——TSH增多——TH增多
饥饿——TRH减少——TSH减少——TH减少
TSH对甲状腺的作用:1、睡眠后升高,午夜达高峰;促进TH的合成、分泌;促进滤泡细胞的生长发育
TSH分泌的调节:TRH促进;SS、TH负反馈抑制
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1、TSH对TRH反应性降低(TRH-R降低,亲和力降低);2、直接抑制TSH合成、分泌;3、抑制TRH合成
甲状腺激素的自身调节
血碘微增(1mol/L):碘的活化,TH合成增加
过量碘(10mol/L):抑制碘的活化,TH合成减少——碘阻滞效应:抑制TH合成——碘持续过量:TH合成增加
血碘下降:碘捕获升高,碘的利用升高,TH升高,T3比例增加
甲状腺功能的神经调节:交感神经:T3、T4分泌增加;副交感:T3、T4分泌减少
甲状腺功能的免疫调节
甲状旁腺、维生素D与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的内分泌
钙调节激素(钙磷调节)
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呈现日节律,清晨最高
PTH的生物作用: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肾脏:1、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钙;2、抑制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重吸收磷;3、激活1α-羟化酶—1,25-二羟维生素D3;
骨:1、大剂量,持续作用,促进骨吸收,骨溶解,血钙血磷升高—骨质疏松(机制:增强破骨细胞的作用);2、小剂量,间歇作用:成骨细胞活动增强,骨量增加
PTH的分泌调节
血钙水平:最主要的调节因素:血钙下降—PTH分泌增加,到7.0起到最大兴奋效应;血钙升高—PTH分泌减少,到10.5,起到最大抑制效应
其他因素:1、血磷升高、降钙素升高,儿茶酚胺、组胺:PTH分泌增加;2、血镁
降钙素CT(甲状腺C细胞)
生物作用;降低血钙,降低血磷
骨: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促进成骨细胞活动
肾: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生成调节
血钙升高:CT升高(快、短暂):对高钙饮食引起的血钙浓度升高后血钙水平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其他:胃肠激素:CT升高(促胃液素最强)
1,25-二羟维生素D3:肝:25-羟化酶;肾:1α-羟化酶
生物作用;升高血钙,升高血磷
小肠: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
肾: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骨:骨溶解>骨形成
血钙、血磷下降:1.25-二羟维生素D3合成增加
1,25二羟维生素D3增加—1α-羟化酶活性下降:负反馈(内在分泌)
PTH:1α-羟化酶基因转录-1,25-二羟维生素D3合成增多
胰岛内分泌
A细胞:胰高血糖素
生物作用(肝):1、促进糖原分解、糖异生;2、促进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3、促进蛋白质分解;4、促进胰岛素、生长抑素分泌(旁分泌)
分泌调节
血糖降低(最重要的调节)—胰高血糖素升高
血氨基酸升高,胰高血糖素升高
激素调节:(-)SS、胰岛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胃液素
神经调节:迷走抑制;交感促进
B细胞:胰岛素
即刻作用:蛋白质磷酸化促进靶细胞生理功能
快速作用:调节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合成、蛋白质合成
延迟作用:调节基因表达
生物学作用(肝、肌肉、脂肪组织)
降低血糖:1、促进外周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2、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合成;3、抑制糖异生
脂肪(促进合成和释放;抑制分解与利用):1、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脂;肝:甘油三脂——VLDL——脂肪组织;2、抑制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分解、利用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分解:1、加速氨基酸进入细胞;2、加速DNA的复制、转录;3、加速翻译
对生长的作用:需与GH(生长激素)共同作用
分泌的调节
营养成分的调节作用
血糖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血糖升高——胰岛素升高
血中氨基酸、脂肪酸水平:促进精氨酸、赖氨酸:与葡萄糖有协调效应;游离脂肪酸、酮体升高——胰岛素升高
激素的调节作用
胰岛激素:旁分泌
胰高血糖素促进
生长抑素抑制:胰岛素负反馈(自分泌)
胃肠激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促进
其他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
神经调节:维持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
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
交感神经(-):防止运动时低血糖的发生
D细胞:生长抑素
D1细胞:血管活性肠肽
PP细胞:胰多肽
肾上腺内分泌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类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盐皮质激素生物学作用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保水排钾(机制:基因调控—醛固酮诱导蛋白)
增强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调节: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血钠降低、血钾升高——醛固酮分泌升高;3、应激:ATCH—醛固酮分泌增多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糖皮质激素GC;90%是皮质醇,10%是皮质酮
生物学作用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升高血糖(减少外周利用,加强肝糖异生);2、脂肪代谢:促进四肢脂肪分解,加强脂肪酸肝内氧化;3、蛋白质代谢:肝外分解,肝内合成
参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
对组织器官的影响:1、血细胞:骨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2、循环系统:A允许作用(提高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儿茶酚胺的受体表达:心肌收缩力,血压升高)B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浆滤过,有利于维持循环血量;3、胃肠道: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原;4、水盐代谢: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保钠排钾;抑制ADH;5、促进胎儿肺泡发育、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加;6、促进骨吸收;7药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轴:下丘脑(CRH)—腺垂体(释放ACTH)—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反馈调节:逐渐减少停药
应激调节:CRH—ACTH—GC
网状带:性激素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脂溶性激素(核受体)
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