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45、周围血管疾病
《外科学》452章:周围血管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外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编辑于2022-07-13 09:33:26《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外科45、周围血管疾病
概论
常见症状与体征
疼痛
肢体活动:间歇性跛行
肢体体位:于心脏平面
温度变化
静息痛
缺血
肿胀
淤血
感觉异常
温度变化
色泽改变
形态学改变
动脉搏动、静脉扩张
肿块
搏动性肿块,产生压迫
营养性改变
坏疽(动脉性,肢端开始)、溃疡(足靴区、静脉性)、坏死
动静脉病对比
检查
超声
彩超Doppler:血流、阻力、波形、流速+形态
ABI(踝肱指数):正常值0.9~1.0
血管造影检查
MRA
CTA
DSA:诊断+治疗
其他检查
放射性核素:肺ECT血流灌注扫描→肺栓塞
D-二聚体→血栓性疾病(阴性可排除)
治疗
药物
抗凝血疗法:肝素
抗血小板药
溶栓疗法:尿激酶
血管腔内治疗
支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血栓斑块切除等等→动脉阻塞性疾病
腔内隔绝术:覆膜支架→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损伤性动静脉瘘、动脉瘤、止血
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
新进展:介入溶栓
手术
搭桥(“旁路手术、血管移植”)、血管移植物:人造血管/自体血管
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截肢术等
动脉疾病
概论
动脉的器质性疾病(炎症、狭窄、闭塞),或功能性疾病(痉挛),都将引起缺血性临床表现,病程呈进展性,后果严重
动脉扩张→动脉瘤
动脉疾病危害严重,是致残的主要威胁
动脉栓塞(AE)
特点
起病急骤
症状明显
进展迅速
预后严重
须紧急处理
栓子来源
90%:心源性,瓣膜赘生物
脑梗塞
肢体动脉栓塞
脾梗塞
肾梗塞
心肌梗死
血管源性:上游动脉动脉瘤、脂肪斑块破裂
医源性
过程
急性栓塞→动脉痉挛→内皮损伤→继发血栓形成→缺血加重(6~12h)→组织变性坏死→毒素吸收→死亡
临床表现:5P征
pain:疼痛
pallor:苍白
变温带:提示栓子位置
pulselessness:无脉
paresthesia:感觉异常
paralysis:运动障碍
诊断
快速诊断:病史+5p征
治疗
手术
除非
肢体已坏死
小动脉栓塞
病人全身情况严重,不耐受手术
方法
取栓术
切开动脉直接取栓
球囊导管法取栓
非手术治疗
溶栓:尿激酶、链激酶
抗凝:肝素、华法林
扩血管
介入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病因
吸烟、寒冷潮湿、慢性损伤
免疫、性激素、前列腺素、遗传
病理
炎症性、节段性、周期发作性、慢性闭塞性
四肢中小动静脉
男性青壮年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渐进性加重,周期性发作
患肢怕冷,皮温降低
感觉异常
游走性浅静脉炎
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远侧脉搏消失
组织营养障碍
溃疡、坏疽
诊断:<45岁+吸烟+无动粥样脉硬化因素+临床表现+DSA+病理检查
治疗
一般治疗:戒烟 、防冷、防潮 、适度锻炼 、镇痛
药物治疗:中医中药 、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抗生素
高压氧疗
手术疗法: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动脉重建手术
创面处理:清创、截肢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
最常见的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
概述
>45岁,中老年人
大中血管
腹主A远侧、髂-股-腘A多见
狭窄/闭塞→慢性缺血
病变广泛
病因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DM、肥胖、HDL下降
病理
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继发血栓形成→可导致肢体坏死
类似冠心病
临床表现
早期
间歇性跛行,疼痛,脉搏减弱/消失阳萎,皮肤粗糙/菲薄,毛发脱落,指甲增厚变形
后期
静息痛,皮温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形成
检查和诊断
一般检查:血脂、心电、心功、眼底
特殊检查:B超、X线、DSA
鉴别诊断:ASOvsTAO
治疗
非手术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减轻体重、戒烟、适当运动
药物:前列腺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烟酸肌醇脂
手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内膜剥脱术
旁路转流术:自体静脉 / 人造血管
动脉瘤
定义
动脉壁扩张,超出其原有尺寸的50%
病因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感染、炎症、创伤、先天畸形、动脉中层变性、吸烟
病理改变
增厚、变薄、膨胀、撕裂、破裂、狭窄、夹层
病理分型
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全层扩张
假性动脉瘤:动脉壁破裂在血管鞘保护下形成血肿
夹层动脉瘤:血肿位于动脉壁三层之间
腹主动脉瘤(AAA)
发病率&流行病学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男性的发病率通常是女性的4-5 倍
白种人更多见
每年有32,000 新发病人被诊断为未破裂的动脉瘤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AS)、高龄、多男性
临床表现
腹部搏动性肿块(脐周偏左,多发于肾动脉以下节段)
疼痛
危,可能会破裂出血
压迫邻近器官
动脉栓塞
动脉瘤破裂
结果
增加破裂危险
横径大
高血压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合并症的程度
破裂症状
低血压
心动过速
面色苍白
出汗
可概括为急性休克表现 (根据失血的程度)
治疗
直径≥5cm,容易发生破裂
难度
肾动脉以上:难度大
经腹或腹膜后切口
肾动脉以下:难度小
动脉瘤切除术
动脉瘤旷置术
人工血管移植术
胸腹联和切口
静脉疾病
概述
常见疾病,好发于下肢
静脉瓣膜与血流动力学
向心单向开放,承受血液重力
小腿肌泵、胸腔负压
病理生理
静脉高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
渗出、水肿、纤维化、溃疡、坏死
分类
逆流性疾病
回流障碍性疾病
下肢静脉解剖
深浅两条主干
静脉瓣
交通支
下肢静脉曲张
概论
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扩张;多发生于久站、高强度作业的人群
病因病理
静脉壁软弱
静脉瓣膜缺陷
浅静脉内压力升高
临床表现
左下肢多见
症状:下肢浅静脉 伸长、迂曲、扩张
体征:踝部肿胀、皮肤营养变化(脱屑、瘙痒、湿疹、色素沉着、皮肤及皮下硬结、溃疡等)
病情长,足靴区(膝以下踝以上):色素沉着、溃疡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鉴别诊断
排除以下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继发于深静脉阻塞)
动静脉瘘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治疗
非手术疗法
弹力袜、弹力绷带、药物
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液
手术疗法
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或小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剥脱
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新进展:激光大隐静脉治疗术
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
溃疡形成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病因
静脉壁损伤:损伤、输液、静脉炎
血流缓慢:久病卧床、术中术后、 肢体制动
血液高凝状态: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避孕药
病理
血栓形成
头部:白色血栓
颈部:混合血栓
尾部:红色血栓
静脉炎症/血栓蔓延
纤溶作用/血栓脱落
血栓机化与再通/瓣膜破坏
分型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上腔静脉DVT:肿瘤压迫等原因
下腔静脉DVT:下肢DVT蔓延所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临床表现
肿胀、皮温升高、浅静脉扩张、疼痛左侧>右侧
肿胀影响动脉血供后→
股白肿:下肢肿胀、剧痛、体温升高、脉速
股青肿
极度肿胀: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皮温降低、青紫色、皮肤水泡
静脉性坏疽
诊断
突发的肢体胀痛,浅静脉扩张
非对称性的肢体均匀肿胀
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
预防:抗凝、祛聚、鼓励活动早期离床
治疗
手术
重症、股青肿、Fogarty导管取栓术
非手术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利尿
溶栓疗法:尿激酶/链激酶 IV or IVGTT
抗凝疗法:肝素/低分子肝素 香豆素类药物
祛聚疗法:右旋糖苷、阿司匹林、潘生丁、丹参
并发症
肺栓塞
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CTA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维柯氏三角
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
妊娠和围产期
创伤、烧伤或下肢、髋部、腹部或骨盆手术
肾病综合征
红细胞增多症
感染、脓毒血症
易栓症
炎性肠道疾病
口服避孕药
激素治疗
化疗、免疫抑制治疗
血管壁损伤
创伤或手术
静脉穿刺术
化学刺激
心脏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换术
动脉粥样硬化
留置导管(中心静脉置管)
血流淤滞
房颤
左心室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术后制动)或瘫痪
静脉机能不全或静脉曲张
肿瘤、肥胖或妊娠造成的静脉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