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基础
本导图为第7版《医学心理学》(主编:姚树桥)的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内容,结合执医大纲所作。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仅需了解的内容已折叠,同时附有相关执医题目练习,适合课前预习与期末复习及执医考试。(八年制的绿皮书也同样适用)
编辑于2022-07-14 14:24:13【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述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现象的分类
三)心理实质的内容
1.心理是脑的功能(神经系统和脑室心理发生的器官)
2.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念、种类与特征
1.▲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千感觉器宜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干感觉器宜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2.种类
(1)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2)知觉的分类
①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
②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③)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错觉是一种错误的知觉】
3.特征
(1)感觉的特征
记例子最有用
①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盛觉的最小刺激量,可分为绝对感受阈限和差别感受阈限。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受阈限,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是差别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成反比。
②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和暗适应。
③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降低的现象
例如:在噪声影响下,黄色视觉感受性降低
④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
如盲人以耳代目,残疾人以脚代手
⑤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先甜后苦觉更苦、在红光照明下的物体看起来比在蓝光照明下的更大
⑥感觉后像
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
电影放映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⑦联觉
当某种感觉器官刺激时出现另一感官的感觉
如看到红色觉得温暖(暖色调和冷色调)、听音乐觉得放松、手术伤口在独处时更痛。
(2)知觉的基本特征
①选择性
是指人类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的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如夜空中容易被辨认的星星)
②整体性
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疾病的典型特征做出正确的诊断)
③理解性
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如"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
④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不变。
(如在光照下绿叶颜色发生改变,但我们还是知道树叶是绿色的)
(二)记忆的概念、种类与过程
1.概念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种类
(1)按记忆的时间分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最长不超过1分钟,贮存量为7±2(5~9)项目)→长时记忆(永久性的贮存)。
(2)按记忆的内容分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3.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过程和信息加工的过程
识记
无意识——是事前没有确定识记的内容,却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
有意识——根据材料的性质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如通过死记硬背记忆英文单词、历史年代)和意义识记(如理解了公式、定理后再把它记住)。
4.遗忘
(1)定义——指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特征
①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②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多
③若干天后所剩的记忆内容基本不再明显减少而随之平稳。
(三)思维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1.概念——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和动作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应。
2.▲特征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它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应。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况的特性。
3.▲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
①动作思维
边动作边思考,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
②形象思维
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③抽象思维
是依赖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方向的不同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
①真觉思维——(如警察在人群中迅速辨认出嫌犯
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地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②分析思维——如学生通过多步推理解出数学难题
也称逻辑思维,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和推导,最后得出合平 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4)按思维的创新程度
习惯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四)想象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并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种类
分为无意想象(如做梦)和有意想象。
(五)注意
1.注意的定义——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指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有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基本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例如一面注意听课,一面注意记笔记、战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4)注意的转移
执医考题练手
七、行为
A型行为——易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特征见注释
1.时间紧迫感 2.脾气暴躁,容易激动 3成功欲望高,敢于挑战和竞争,争强好胜
C型行为——易于发生恶性肿瘤
1,过度的性格压抑 2,过分合作、谨慎 3、社会化程度高、情绪表达障碍 4、焦虑、抑郁 作者:长城,扣扣:2360270306,欢迎交流
六、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里特征的总和。其核心是“性格”
(二)能力和智力的概念
智力:又称智能,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其核心是理解、判断和抽象思维能力。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韦氏智力测验结果,把智商在130以上称为超常;在70(不含70)称为低常(临界低智为70-79);普通人的智商在100左右,称为中常
流体智力VS晶体智力
看课本吧,期末考考到了
(三)气质的概念。类型与意义
意义:气质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与能力大小及成就无关。但与健康、职业选择及教育等有关。其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学内涵。
五、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层次论
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①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
②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感)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
④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
(二)动机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具有始发、指引、激励三个功能。需要和刺激(诱因)是动机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2.分类
(1))根据动机的内容,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导动机(优势动机)和辅助动机。
(4)根据引发动机的原因∶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三)动机冲突的类型
1.双趋冲突
是指在一个人的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
常形容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
是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物,产生同等的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前有狼,后有虎"便是一种严重的双避冲突情景;
3.趋避冲突
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又拒绝时发生的心理冲突
例如∶个人既喜欢吸烟,又怕损害健康∶
4.双重趋避式冲突
是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比如临床上对某一种疾病有两种治疗方式,但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缺点
四、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是人自觉地明确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特征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①目的性; ②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排难性) ;③意志行动以随意活动为基础(随意性)。
*3 意志行动——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两个基本过程。
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两个基本过程。
(二)▲意志品质
①自觉性
指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与之相反的有意志的动摇性、受暗示性、盲从、刚愎自用和独断性等)
②果断性
指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与其对立的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和草率从事)
③坚韧性
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饶地向既定的目标前进的品质(与之相悖的品质是做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急躁、轻浮和执拗等)
④自制性
指一种能够自觉地、灵活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的品质(与之相对的是任性和怯懦)。
三、情绪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情绪的分类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作为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或原始情绪。
2.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在一定时期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激情
是短时间的强烈而暴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3)应激
是指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
3.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具有社会历史性)、理智感(总是与人的求知欲望、科学探索及真理的追求相联系)、美感(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情绪的作用与调节
作用——适应功能、动机作用、组织作用和信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