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识电影】第二章 场面调度
《认识电影》 第二章场面调度 知识点概括,场面调度,详细的总结了景框构图和设计,区域空间,距离关系,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编辑于2022-07-15 10:01:07第二章 场面调度
2.1景框
场面调度
定义:
原意是“舞台上的布位”,在剧场里泛指在固定舞台上一切视觉元素的安排,这个部分包括围绕舞台的前方,或表演区延伸到观众席中。 电影的场面调度复杂,混合了剧场和平面艺术的视觉传统。导演将人与物依三维空间观念安排。电影的场面调度在形式与形状上,是在景框中的平面影像。还是一种视觉元素的流动韵律,可象征构想的戏剧性或复杂性。
包括四个形式元素:
动作的安排、布景与道具、构图方式、景框中事物被拍摄的方式。
系统化的场面调度分析的十五种元素:
对比最强的区域、灯光风格、镜头与摄影机距离、镜头角度、色彩镜片/滤片/底片、对比次强的区域、密度、构图、形式、景框、景深、演员的位置、表演位置和距离关系。
1.景框是电影影像构筑的基本,电影导演不但必须顾及景框内的构图,还得让景框 符合长度比例。
2.景框的功能:
在传统视觉艺术中,景框的观念往往为题材的本质所牵引。如宽广的景观会采取水平的面向。宽扁形的电影规格可以用遮盖法来改变银幕的比例和形状。默片时代,圈入圈出(指以圆形或椭圆形圈入或圈出银幕上的一部分)常被适度使用。
从美学上说,景框担有选择的功能。它是由众多混乱的现实中选择部分给观众看,因此它是一个“孤立凸显”的技法,能使导演引导大家注意可能被忽略的事物。
景框还能转换成多种隐喻。有些导演视为偷窥意象,如希区柯克。有的景框成了剧场的舞台,使“”生活似舞台”的主导隐喻显得适切。
景框中的特定位置有其象征意义。将人或物放在景框内某个部分,代表导演对该人或物的意见或评价。
3.景框内位置的含义/效果
景框的中央:往往是视觉上最重要的,中央的区域显得较理所当然而不戏剧化。写实者喜欢以中央为主导,使观众能专注于题材,不致被非中央的东西转移注意力。形式主义者则以银幕中央的构图来支配一般的说明性镜头。
景框的上部:往往象征了权利、权威和精神信仰。放在这个部位的人或物,似乎控制了下方。上部带有强烈的上帝般的光荣,常用于拍摄皇宫或高山。若在上部的人物其貌不扬,给人的感觉即是危险具有威胁性。这时候的场面调度倾向于远景或大远景。
景框的下部:代表服从、脆弱、无力。放在此部分的人靠外缘的黑暗太近,常具“危险"意义。
景框左部或右部:左右的边缘部分看起来都不太重要,因为它们离中心太远。靠近景框外的黑暗,许多导演好用黑暗象征缺乏光芒,也与未知的、未见的、可怕的意象相关。
景框外:一是与黑暗、神秘、死亡相联的角色,存在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总是心存害怕。二是场景后的空间。什么都看不到的时候会使观众产生好奇,会自动填补空白。三是摄影机前的空间。这个空间会使人产生心绪不宁的效果。
2.2构图和设计
构图并无准则,古典主义导演常用均衡的构图,新一代导演则善用不对称构图。
1.如何构图:
首先导演会指引眼光到对比最强的区域。因为该区域会在其他较含蓄对比的区域凸显而出,在黑白片中。导演常用光线对比来指引观众,对比强处常比对比弱处先吸引观众的目光。在彩色片中,某些色彩也会脱颖而出。
其次,我们的眼睛会注意到对比次强区域,以平衡整个构图。
2.内在趣味:
一般来说,对比最强的主导因素往往与喜剧趣味有关。即观众在剧情过程中,知道有时视觉上不吸引人的地方,事实上在戏剧上是很重要的。
3.动作:
动作永远是最好的主导对比。 动作的重要性也依镜头不同,在远景中,动作显得较不吸引人,在特写中,动作则极为凸显。
4.线条:
线条的运用亦能产生一些心里效果。
从运动方向看,水平线给人由左到右的感觉,垂直线则为由上到下的运动感觉。
水平或垂直线条看来稳定,斜线或歪线却具“动感”; 弯曲的线条是常利用的表达方式,S、x、三角形和圆形是艺术家最喜欢的形状,可以凸显象征概念。
双边对称的结构——强调平行,平行主义是设计的通用原则,旨在表达相似、和谐和相互强化的关系; 三角结构强调三个主元素之间强烈互动; 圆形则暗示安定、封闭和女性特质。
5.构图因素“重量”:
视觉艺术家有时会将构图因素称为“重量"。 一般艺术家会将“重量”平均分配,以取得平衡感,但完美的对称是很少发生的,在完全对称中,视觉的“重量”分配的很平均,构图的中心是轴心点。而大部分的构图都是不对称的,甚至两种不同元素的重量会相抗衡,如形状的重量和颜色的重量。
心理学家及艺术理论家认为构图的特定部分有其本质上的重量。人眼在观看时,习惯上是由左而右,故左边的重量往往会加强以取得平衡。
构图上半部永远比下半部重。对垂直的摩天大楼略仰角拍摄,使上端显得细小,压迫感不那么重。
单独的人或物会比群体显得重。有时导演会孤立出个人角色和群众。
2.3区域空间
1.导演为避免影像区域平面,构图至少需顾及中景、前景、背景三个层次。它不仅赋予影像纵深感,也大幅改变对比主导焦点,给予影像含蓄或明显的特色。
一个站在中景的角色,其前景往往会“"评论”其意义。 有些陪衬背景,会暗示主体与环境本质合而为一。 前景的轻纱可以象征神秘、色情和女性化,交错的窗槛暗示了自我分裂等。
2.人的空间观念与权力阶层有关。 主导性越强,拥有的空间也越多。在特定的区域里,一个人的重要性会影响他所占的空间大小。人类的空间配置泄露了对权威的态度,这是一种空间传统。
3.空间的作用:
在电影中。空间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媒介。空间可以告诉我们角色的心里和社会关系。主角所占的空间不见得代表他的社会地位,主要还在于他的戏剧重要性。所以权力、权威和主控性由电影脉络和上下文决定。
电影景框也是空间的一种,景框中的空间是导演(场面调度者)运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可以用不同的空间传统来定义、调整、改变角色的心理和社会关系。
空间也可用作复杂的心理变换。当一个人离开画面时,镜头可以稍微移动,比如用横摇调整空白空间造成的不平衡感,亦可静止不动,捕捉画面的失落感。
空间大小的象征性意义:
镜头越靠近,被摄主体的限制感也越大,这种镜头我们称为紧的取镜。 相反,镜头越远即为松的取镜,象征自由开阔。
4.摄影机拍摄人的五种基本方位:
a.完全正面:
完全正面的方位这是最亲近的,人物面对我们,邀请我们参与他的一切。同时也最明白、直接、清晰,往往也具有侵略性,尤其当演员朝摄影机走来时。
完全正面的镜头也可带有对抗性,因为角色面对我们毫不退缩。
b.侧面:
看似在角色瞧向左右景框之外,没意识到镜头的情况下拍摄,使我们可以不受干扰地尽情观察角色。它比正面或四分之三侧面少点亲密感,也较少情感。观众可以以一个不介入、中立的观点来看这些角色。
c.四分之一侧面:
大部分导演常用四分之一侧面的位置,因为它的参与感不如完全正面的位置
d.四分之三侧面:
位置更疏离,通常用来表达人物的不友善及反社会的情感。四分之三的背影镜头是对镜头的拒绝,不配合我们想多看一点的欲望,这种安排倾向于观众好像是在偷窥角色的生活,角色则好像希望观众走开。
e.背对摄影机:
我们只能猜测发生了什么事,这种位置代表人物与这个世界的疏离,也用来表达隐匿而神秘的气氛.角色似乎在拒绝观众或完全不知我们的存在。人物如谜一般。
2.4距离关系
在固定空间内的有机关系,可以因外在环境,如天气、噪音及光线而改变人的空间距离关系。
1.霍尔将人类使用距离的关系分为四种
亲密的:霍尔以人的皮肤至十八英寸远称之为”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有人与人间身体的爱、安慰和温柔关系。这种距离若被陌生人侵入,会引起怀疑或敌意的反应。
个人的:大概是十八英寸到四英寸的距离(手臂长), 个人彼此间碰触得到,较适合朋友与相识之人,却不似爱人或家人那般亲密。这种距离保持了隐私权,却不像亲密距离那样排斥他人。
社会的:约四英尺到十二英尺。 通常是非私人间的公事距离,或是社交场合的距离,正式而友善,多半是三人以上的场合。如果是两人的场合保持这样的距离就很不礼貌,这种行为表示冷淡。
公众的:十二英尺至二十五英尺或更远的距离。 这个范围疏远而正式,若在其间呈现个人情绪,则被视为无礼。重要的公众人物通常会在公众距离出现,因为其空间涵盖较广,手势及噪音都须夸大以利清楚表达。
2.镜头与被摄物的距离
每种距离关系都有最合适的镜位。 亲密距离比较接近特写和大特写。个人距离是中近景,社会距离是中景和全景距离内,公众距离则在远景和大远景内。
摄影机离被摄物愈远,我们观众的态度就愈中立。尤其是公众距离,总会引起某种疏离感。相反的,越接近一个角色,情绪感染力越不同。卓别林的格言是“喜剧用远景,悲剧用特写”。
镜头的选择会取决于实际拍摄的考虑。导演会先考虑到镜头是否能传达这场戏的戏剧动作。假如这种距离关系的效果和接下来的戏相冲突,大部分的导演会选择后者,并由别的意义来达到情绪上的冲击。
2.5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两者不同
1.现实主义导演偏爱开放式的形式,形式主义导演倾向封闭的形式
2.从风格上来说,开放的形式含蓄而内敛,封闭的形式较自觉和明显
3.从视觉设计来说, 开放形式强调非正式、不突兀的构图,影像结构似不明朗,组织似乎较散漫,人与物也好像不是故意安排的。会用即兴情况造成自然而直接的效果。 封闭的形式则强调形式设计,大部分因素都显示经过构图的精确安排,而视觉重量的平衡也都经过仔细设计。影像富于质感的对比和逼人的视觉效果。 开放形式重真实而舍形式美感,封闭形式则为美感而牺牲表现的真实。
4.从构图的观念来说,开放形式较不重框架观念,暗示景框外仍有许多现实未纳入,强调空间的意义是连续的。封闭形式的镜头如一个完整的小天地,所有信息安排于景框内,空间似封闭而完整,景框外的因素并不完整。
5.从摄影机来说,开放形式电影的摄影机一般会被戏剧所引导。封闭形式电影的摄影机却期待戏剧性发展,人与物是安排在事先决定的镜位里。暗示宿命及意愿的无奈,因为角色无法做决定,即为期待式镜位。
6.从缺点方面, 如果用的不恰当,开放形式会变得邋遢、幼稚,粗糙犹如家庭电影。通常,这种形式看来不经控制,甚至丑陋。偶尔这些技巧显得低调而不突兀,却也因此而欠缺戏剧性或令人乏味。 封闭形式则可能僵硬而浮夸,影像常显得,过分刻意而不自然许多观众因为这类电影太舞台化、堕落、形式夸张而冷漠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