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编辑于2022-07-18 09:50:03-郝万山讲稿版-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也记述了大量的中医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六经辨证方法的临床应用,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作为中医的诊疗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 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而且据证立法,因法设方,疗效可靠,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的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的检验,故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为方剂学的奠基。 仅供学习,不可商用,转载请注明来处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推拿必修课之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包含了紧急情况处理及针灸禁忌,供中医爱好者及医学生学习。请勿商用。
该书为针灸学课外书,可作为课外补充材料阅读,对开拓思维及临床均是很好的补充。仅供自我学习,请勿商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郝万山讲稿版-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也记述了大量的中医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六经辨证方法的临床应用,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作为中医的诊疗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 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而且据证立法,因法设方,疗效可靠,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的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的检验,故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为方剂学的奠基。 仅供学习,不可商用,转载请注明来处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推拿必修课之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包含了紧急情况处理及针灸禁忌,供中医爱好者及医学生学习。请勿商用。
该书为针灸学课外书,可作为课外补充材料阅读,对开拓思维及临床均是很好的补充。仅供自我学习,请勿商用。
糖尿病
概述
胰岛素调节物质代谢的生理作用
调节糖代谢
调节脂肪代谢
调节蛋白质代谢
病因病机
进程
已存在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当长时间,但糖耐量仍正常
糖调节受损→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2型糖尿病
遗传
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缺陷
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缺陷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ɑ细胞分泌,参与保持血糖稳态。
T2DM 患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肝糖输出增加。
原因
胰岛P细胞数量明显下降,ɑ/β细胞比例显著增加
ɑ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下降
肝糖输出增加
T2DM 患者 GLP-1 分泌缺陷
来源
由肠道L细胞分泌
降解
由二肽基肽酶-IV (DPP-IV)降解而失活
主要作用
刺激β细胞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合成与分泌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CIP-1受体激动剂和DPP-I抑 制剂可降低血糖,治疗T2DM
分型
1型糖尿病(T1DM)
胰岛B细胞破坏,眱岛素绝对缺天,包括免疫介导性(1A)、特发性 (1B)
2型糖尿病(T2DM)
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病因相对明确,如库欣综合征、药物所致糖尿病、胰腺炎等所致
妊娠糖尿病(GDM)
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
基本表现
“三多一少”,即多尿(渗透性利尿)、多饮(缺水)、多食(血糖低、易饥)、体重减轻(胰岛素缺乏,蛋白质负氮平衡,脂肪分解增加);可见皮肤瘙痒、视物模糊。许多患者可无症状
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
临床特征
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发病年龄小于25 岁
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母系遗传
发病早,B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
身材多消瘦
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多数患者停用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
妊娠糖尿病
GDM 常在妊娠中、未期出;现,一般呈轻度无症状性血糖增高。GDM 妇女分娩后血糖一般可恢复正常,但未来发生T2DM 的风险显著增加。
并发症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
真菌感染:足癣、体癣,真菌性阴道炎、巴氏腺炎(多为白念珠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病灶多呈渗出干酪性易扩展播散,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
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典型改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循环障碍。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糖尿病買病和视网膜病变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病变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
高度特异性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
最常见
对肾功能损害最大
特异性较低
渗出性病变
特异性不高
肾小管间质病变
可早于肾小球病变,在肾功能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糖尿病患者除可发生肾脏做血管病变外,也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其他慢性肾脏疾病,这些因素共同引起及促进了糖尿病 CKD 的发生和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为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枢神经并发症
伴随严重 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
缺血性脑卒中
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等。
周围神经病变: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常呈对称性,首先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晚期感觉丧失,累及运动神经可有肌无力 肌萎缩,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神经性关节病(Charcot 关节)
自主神经病变:一般认为有症状者预后不良
糖尿病足
是非外伤截肢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血供不足、感染可发生足部畸形、溃疡、坏疽等。
辅助检查
治疗
综合管理
糖尿病教育
医学营养治疗
合理控制总热量
营养物质分配
合理餐次分配
运动治疗
餐后
病情监测
血糖监测:基本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1c
危险因素监测
并发症监测
药物治疗
磺脲类
药理作用
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促分泌作用不依赖血糖浓度,作用煎提是机体尚保存一定数量有功能的细胞
适应症
新诊断的 T2DM 非肥胖患者、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
禁忌症
TIDM、B细胞功能很差或有严重并发症的 T2DM、儿童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对本药过敏等
不良反应
低血糖(最常见、最重要)
常用药物
格列本脲(作用强、廉价,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好者慎用)
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均作用温和,老年人适用,中度肾功能减退宜用格列喹酮)
用法
小剂量,餐前半小时服用
格列奈类
药理作用
主要刺激胰岛素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适应证
T2DM 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
禁忌症
同磺脲类
不良反应
低血糖 体重增加
常用药物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双胍类
药理作用
抑制肝葡萄糖羭出,妀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可能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不增加体重
适应症
T2DM 治疗一线用药、联合胰岛素用开治疗T1DM
禁忌症
肝肾功能不全、缺氧及高热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主要副作用)
常用药物
二甲双胍(GFR<45ml/min 禁忌使用)
噻唑烷二酮类
药理作用
通过澈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BY)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糖
适应症
单独或联合其他降糖药用于 T2DM 患者,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禁忌症
T1DM、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病、严重骨质疏松等
不良反应
体重增加、水肿,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
常用药物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ɑ-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
抑制ɑ-葡萄糖苷酶、延迟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降低餐后高血糖
适应症
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或空腹血糖正赏(或不大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
禁忌症
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T1DM 不宜单独使用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
常用药物
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用法
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立即服用
DPP-IV抑制剂
适应症
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 T2DM
禁忌症
孕妇、儿童、对本药过敏、T1DM、DKA 患者的治疗
不良反应
发生率低。
常用制剂
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
胰岛素
适应症
T1DM
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手术,妊娠和分娩
新发病且与T1DM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
新诊断的 T2DM 伴明显高血糖,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
T2DM&細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点
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可静脉注射用于抢救DKA
中效胰岛素,主要提供基础胰岛素,可控制两餐饭后高血糖
长效胰岛素,无明显作用高峰,主要提供基础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力求模拟生理性眱岛素分巡模式: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替代胰岛素治疗方案后,有时早晨空腹血糖仍然较高,可能原因
黎明现象
somogyi效应
夜间胰岛素应用不足
不良反应
低血糖
过敏反应
轻度水肿
视物模糊
脂肪营养不良
诊断
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以下任何一条
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空腹血糖(FPG)大于等于7.0mmol/L
OGTT2h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糖代谢状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