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第一章:语音(重点思维导图)
汉语国际教育学考研354汉语基础专业课中的现代汉语章节重点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语音概说、辅音与声母、元音与韵母、声调等。
编辑于2022-07-23 09:04:39第一章:语音
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物理属性
音高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振动的快慢(频率)
物体发音有高低区别,和它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的
音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发音体振幅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音长(与轻音有关)
音长指声音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
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三种)
发音体不同
发音方式不同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分为两个层次
层次一:音色成分
层次二:音高、音强、音长(统称超音色成分/非音色成分)
生理属性
呼吸器官—(产生气流<动力>)
喉头和声带(嗓子)—产生振动
咽腔、鼻腔和口腔—扩大、发出声音
社会属性
同样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比如:书/book)
结论:用什么声音与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联系,而是随着社会、民族、地方不同而不同,是由使用一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头和脑袋)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单位
音素(辅音+元音)
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烟头受阻碍而形成因素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音素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受阻碍与否(最大/根本区别)
从紧张度看
从气流强弱看
从响亮度看
音节
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般来说,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儿化音节是例外,如:花儿——一个音节
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PS:零声母)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辅音构成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重要结论
1、声母主要由辅音构成,但辅音不仅仅能作为声母
2、辅音不仅仅能做声母,还可跟元音结合作为韵母
3、韵母不仅仅元音构成,还可由元音+辅音构成
4、元音只能作为韵母,或作为韵母的组成部分
音位
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辩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区分音素:音素是物理属性和生物属性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附录一:汉语拼音方案
附录二:国际音标简表
附录三:三种记音符号对照表
思考和练习一
辅音与声母
辅音的发音
由发音部位+发音方式不同决定
普通话22个辅音(21个可作为声母)
辅音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分为七类
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形成)
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形成)
舌尖前音z、c、s(舌尖抵住或接近下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舌尖中音d、t、n、l(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形成)
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卷起,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形成,又称卷舌音或翘舌音)
舌面前音q、j、x(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形成,又称舌面音
舌面后音g、k、ng、h(舌尖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形成,又称舌根音
辅音的发音方法
指发音时喉头、口腔、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从阻碍方式看
赛音(b、p、d、t、g)
擦音(f、h、x、sh、r、s)
赛擦音(j、q、zh、ch、z、c)
鼻音(m、n、ng)
边音(l)
看声带是否振动
振动叫带音或浊音(m、n、ng、l、r)
不振动叫不带音或清音(除5个浊音外其余辅音都是清音)
看气流的强弱
赛音时送气音(p、t、k、q、ch、c)
赛擦音是不送气音(b、d、g、j、zh、z)
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声母22个=21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
半元音: [j]、[w]、[ul](普通话以i、u、u: 起头的音节有轻微的摩擦,如:i、ia、u、ua、u: 、u:e等)
声母发音的全部描述(P32—P33)
元音与韵母
元音的发音
普通话元音分为单元音10个+复元音13个
单元音的发音
舌面元音(7个):a、o、e、e: 、i、u、u: (重点记发音概述)
舌位的高低
高元音\闭元音:i、u、u:
半高元音\半闭元音:e、o
半低(开)元音:e:
低元音\开元音:a
舌位的前后
前元音:i、u:
央元音:e
后元音:a、o
唇形的圆展
圆唇元音:u: 、o
展唇元音:i、a
舌面单元音的发音状况:P46—P47
舌尖元音(2个):P47
卷舌元音(1个):P48
复元音的发音(13个)
复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前响元音(4个)
后响元音(5个)
中响元音(4个)
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韵母39个=10个单元音韵母+13个复元音韵母+16个带鼻音韵母
考点:四呼
开口呼
韵母开头不是i、u、u: 的韵母(注意:2个舌尖元音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
以i开头的韵母
合口呼
以u开头的韵母(注意:ong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
以u:开头的韵母(注意:iong属于撮口呼)
韵母的结构
韵头:只有i、u、u:三个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所有元音都可做韵腹,当i、u、u:是单音节时一定是做韵腹
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四个
声调
调值: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声调的实际读音
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建立的类
普通话的声调(是相对音高)
阴平\高平调(55)
阳平\中升调(35)
上声\升降调(214)
去声\全降调(51)
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里,调值相同的音不一定属于相同的调值;调类相同的音,调值不一定相同(判断题)
古今调类比较(简单了解即可:P66—P67
音节
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考点)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4个音素符号来拼写(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5部分组成
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符号可以多至3个并连续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韵尾
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大都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在音节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ng,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但有零声母),可没有韵头和韵尾
拼音
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声母要用本音
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要念准韵头
拼音的方法
双拼法
三拼法
整体认读法
普通话声韵的拼合规律(考点)
口诀(P77)
双唇d、t排撮口
双唇合口限于u
舌根、前、后拼开合
舌面相反拼齐撮
唯有n、l拼得全,零声音节拼四呼
唇齿合口同u拼,齐齿撮口没关系
音节的拼写规律(考点)
隔音字幕y、w的用法
在零声母中的韵母表中的i行韵母、u行韵母、u: 行韵母
隔音符号的用法
省写(重点)
iou、uei、uen
u:
标调法(声调标法)
词的连写和大写
音变
变调
定义:音节声调 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 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
上声的变调(重点)
两个上声紧相连
214+214=35+214
214+轻声=35\21+轻声
三个上声相连
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214+214)+214=35+35+214
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214+(214+214)=21+35+214
多个上声连续
根据语法结构+语义紧密度划分语义停顿
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上声+非上身=21+55+35+51+轻声
一和不的变调
两者单念\在词末尾\以及一在序数词,声调不变
两者在去声前,变35
两者在非去声前,都变51
两者嵌在相同动词中间,读轻音
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音
七和八的变调
去声前变35
轻声(主要表现在音长的变短
哪些音节读轻音
助词和语气词
部分重叠词
ABAB重叠式词
后缀是子、头、们
表方位的词
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趋向”来、去“的
常用双音节词P87
黑不溜秋......P87
儿化
什么是儿化
儿化韵的发音(了解即可)
儿化的作用(重点)
区别词义
区别词性
表示细小、轻松或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表示讨厌的感情色彩
语气词”啊“的音变:P90
音位
音位简说
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定义: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辅音音位
元音音位
声调音位
音位变体
音位/a/的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举例:P96
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辨义功能(对立原则)
互补分布
音感差异(语音近似原则)
区别特征
送气与不送气的语言特征
普通话音位
普通话元音音位(重点/考点)
普通话辅音音位(了解即可)
朗读和语调
语音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