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7章泌尿系统知识总结,包括肾的形态、位置、构造,输尿管的位置、特点,还有尿道、膀胱的相关内容,需要的自取。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泌尿系统
肾
肾实质
分皮质和髓质;髓质由肾锥体构成,锥体尖突入肾小盏内称肾乳头;肾锥体底呈辐射状深入皮质形成髓放线;髓放线之间称为皮质迷路;位于肾锥体之间的皮质称为肾柱;一个肾锥体与相连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
肾单位
肾小体(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
肾小囊:杯状双层上皮囊,外层为单扁,在血管极处折返为内层,两层之间为肾小囊腔;内层细胞为足细胞(有初级突起,再分出次级突起,次级突起相互嵌合,之间有裂孔)
血管球:肾小囊中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有孔型),有入球微动脉(粗)和出球微动脉(细);有血管系膜(又称球内系膜),由球内系膜细胞(核染色深,可合成基膜核系膜基质的成分,还可吞噬和降解沉积在基膜上的免疫复合物)和系膜基质(填充在系膜细胞之间,起支持和通透作用)构成
滤过屏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滤过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
肾小管(单层上皮,重吸收原尿成分、排泄)
近端小管:最长最粗,管腔不规则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细胞界限不清,胞体较大,胞质嗜酸性,核圆,近基底部;上皮细胞腔面有刷状缘
近直小管:与曲部结构基本相似,上皮细胞较矮,微绒毛、侧突和质膜内褶不如曲部发达
细段
管径细,管壁为单扁,核椭圆形,胞质着色浅,无刷状缘
远端小管:管腔大而规则,上皮细胞立方形,比近端小管细胞小,核位于中央或靠近官腔,胞质染色浅,无刷状缘
远直小管:有少量微绒毛,基底部质膜内褶发达,可向间质转运钠离子
远曲小管:与直部相似,但质膜内褶较少,其细胞可吸收水、钠离子,排出钾离子、氢离子、氨气
集合管:上皮细胞分界清楚,细胞核圆,居中或靠近底部;胞质染色浅,甚至清亮
弓形集合管:短,位于皮质迷路内,一端接远曲小管,一端弯入髓放线,与直集合管相同
直集合管:内皮由单层立方增为高柱状在髓放线和肾锥体内下行,至肾乳头处该称乳头管,开口于肾小盏
乳头管:内皮为高柱状
肾间质
肾内的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含间质细胞(本质为髓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和功能较特殊)
间质细胞:不规则形或星形,长轴与肾小管或集合管垂直;可合成间质内的纤维和基质,产生前列腺素(可舒张血管,促进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加快水分的转运);还可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
输尿管
黏膜
变移上皮和固有结缔组织,有皱襞,管腔呈星形
肌层
上2/3肌层为内纵行、外环行,平滑肌;下1/3肌层增厚,为内纵行、中环形、外纵行三层
外膜
疏松结缔组织
尿道
膀胱
变移上皮,固有层含较多弹性纤维
厚,内纵、中环、外纵,平滑肌,分界不清
膀胱顶部为浆膜,其余多为疏松结缔组织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微动脉——血管球
浅表肾单位的出球微动脉——球后毛细血管网——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出肾
髓旁肾单位的出球微动脉
球后毛细血管网
直小动脉——折返上升为直小静脉——与直小动脉构成U形血管袢,与髓袢伴行
球旁复合体
又称肾小球旁器,位于肾小球血管极
球旁细胞
细胞体积较大,核大而圆,胞质弱嗜碱性;含有分泌颗粒(含肾素,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可使血管紧张素原变为血管紧张素I,I可在转换酶的作用下变为II,血管紧张素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也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致密斑
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上皮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胞质浅,核椭圆形,近于细胞底部;是一种离子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内钠离子浓度变化,并传递给球旁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又称极垫细胞;球内系膜与球外系膜相延续,球外系膜细胞与球内系膜细胞形态结构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