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型糖尿病指南解读3: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这是一篇关于2型糖尿病指南解读3: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指南、三级预防目标是什么、—级预防、不同级别的预防措施不—样。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灌流(HP)的思维导图,血液灌流(HP)主要通过吸附的方式来清除毒素,是血液引入体外以后,在透析器另外再加上一个吸附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毒素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吸附罐,通过吸附的作用,把体内的毒素清除掉。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滤过(HDF)是将滤过膜孔径范围内所有的溶质均以相同的速度跨过过滤器,以对流转运的方式清除溶质。由于溶质对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扩散更快,清除效率更高,因此可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同时,由于大量液体被滤过,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还需要在滤器后(前)补回相应的液体量和电解质。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HD)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HD)主要是通过弥散的方式清除毒素。通过人体的血液到机器里与透析膜进行弥散,毒素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转移,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之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2型糖尿病指南解读3: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指南
2003-2007-2010-2013-2017-2020
大方向不变 三级预防 越来越细致 越来越有针对性
三级预防目标是什么
一级预防
未病先防
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2DM的发生
为什么要做
循证医学证据
大庆研究
李光伟教授 领头羊 1986-1992年6年时间来研究
美国DPP研究
FinnishDPS 研究
证明1.IGT要预防发生糖尿病,2. IGT要干预,3.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都是预防糖尿病的好措施
如何做
一般人群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整体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意识
提高人群对糖尿病的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酒,限酒,心理平衡
高危人群
筛查DM
对于20-74岁普通人群采用疾病评分模型方法:中国与糖尿病的风险评分表,分值大于等于25的行OGTT,但用得较少。
空腹血糖是常规方法 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 做OGTT
干预: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可考虑药物干预)
儿童青少年高危人群从10岁开始筛查,青春期提前的个体青春期开始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健康教育
1.评估:糖尿病高危因素,行为心理状态,知识水平,2.首次访谈:发现行为和知识上的一个主要问题 3.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确定教育目标,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可行的,个体化的教育计划 4.动机访谈: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及其患病率,根据自身存在的糖尿病高危因素确定干预措施,饮食和运动计划,心理适应。5.效果评价:评估教育效果,调整教育方式,内容,制定下一步教育计划
医学营养干预
1,每人每天使用盐总量不超过5克 2.BMI接近24,或体重下降至少7% 3.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超重或肥胖应减少500-750 4.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运动干预
中等强度体力运动至少150min以上
药物干预
选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
其他
降压,降脂,戒烟 ,治疗PCOS
效果评估
频率:3-6个月一次,评估指标:体重,血糖指标,心血管危险因素,脂联素,
有效评价:1.体重下降达到BMI24,体重下降7%,并长期维持 ,2.血糖达到正常范围 3合并心血管疾病控制良好,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低于140/90,血脂代谢紊乱患者的高血脂状态得以纠正等 4.干预一年后脂联素升高
新的筛查方法
脂联素 男性大于3,女性大于4,肿瘤坏死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IL)系列
不同级别的预防措施不一样
一级重在早发现糖尿病
二级重在早治疗糖尿病
三级重在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三级预防
已变防残(亡)
目标:延缓2-DM患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策略
继续降糖,降压,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推荐到相关专科治疗
进行MDT模式治疗
二级预防
既病防变
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评估
有助于明确糖尿病的临床类型,以指导治疗,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和伴发病,并给与治疗,
评估内容
初诊患者:应进行详细的评估:问诊,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复诊患者:应定期进行代谢控制状况及并发症评估,就是监测和随访。
UKPDS,ACCORD,ADVANCE,DCCT,
VADT,Steno-2研究
翁氏研究,ORIGIN研究,新药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
总结
血糖控制目标需要个体化
新诊断,年轻,无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2-DM患者,建议及早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DM患者中,建议采取降糖,降压,调脂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等综合管理措施,以预防刚刚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