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神分析各学派理论
精神分析各学派理论知识思维导图,包括: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发展、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驱力理论:本能是人格的推动因素,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都源于生物本能(力比多)
无意识理论
意识:处于表层,是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去的, 平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潜意识:处于深层,是指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人格结构学说:(本我、自我、超我)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口欲期(在1岁以内):获得安全感,培养信任及自信。
肛欲期(在1~3岁左右):形成自主控制和攻击性(施虐)
性蕾(俄狄浦斯)期(一般在3~6岁):又称生殖器期
潜伏期(6~12岁):自信、自强。
生殖期(12岁以后):完成社会化过程,形成独立的人格。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幼稚的防御机制、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成熟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潜抑、否认、反向形成、外射、内向投射、 投射性认同、退行、转换、抵消、情感隔离、转移、补偿、合理化、幽默、升华。
精神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的发展
荣格及分析心理学
人格结构理论:“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原型(阿妮玛、阿妮姆斯)”
性格类型理论:两种态度类型:外倾型、内倾型;四种活动功能: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情结理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集合,是整体人格结构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即童年时期
第二阶段: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即青年时期(“心灵的诞生”时期)
第三阶段: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即中年时期(荣格最关注的时期)
第四阶段:老年时期
阿德勒及个体心理学
“自卑情结”
自我心理学
由安娜·弗洛伊德提出,哈特曼被称为“自我心理学之父”
强调自我与环境的相互调节作用,使精神分析从本我中解放出来。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克莱因)
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
心理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允诺参与
第二阶段:处理投射性认同
第三阶段:面质
第四阶段:结束(反馈、解释、解放和分离)
自体心理学治疗(科胡特)
自体:指的是个人在 活中所形成的总体人格。
自体客体:是被自体经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体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客体。
自恋:是一种借着以往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 保护的真实感觉。
移情
镜像移情:希望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表情反映体验到被关注
理想化移情:希望依靠强大的理想化客体而满足
另我移情:希望得到默许或者和别人产生认同及被接纳的感觉
自体心理学的治疗过程
精神分析治疗 的基本技术
自由联想
正性移情
负性移情
反移情
对阻抗的分析
梦的分析
本能
生本能
性本能(受阻)→人格改变
自我本能(受阻)→死亡
死本能(侵略本能、攻击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