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规培-中内脾胃肝胆系疾病
中医规培-中内脾胃肝胆疾病思维导图。 规培考试在中医内科学部分比执业医师相对简略,且更贴近临床。备考时其实多看即可,歌诀为以前上传的中医内科学歌诀,重点部分无变化的未修改,可参考使用,新增病非重点并未给出歌诀,自行推理即可。证名、症状、治法、方剂分别用不同颜色标记,凡是书中重点内容已经全部标出。
编辑于2022-08-12 09:45:37 陕西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解剖学笔记分享。涵盖了解剖学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肌学、关节学、骨学等的知识点。
中医规培-中内脾胃肝胆疾病
胃痞★
外寒内滞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体疼痛,大便溏薄
理气和中,疏风散寒
香苏散
饮食内停证
进食尤甚,嗳腐吞酸
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保和丸
痰湿中阻证
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
燥湿健脾,化痰理气
二陈平胃汤
寒热错杂证
肠鸣下利,嗳气不舒,舌淡苔腻
辛开苦降,寒热平调
半夏泻心汤
肝郁气滞证
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
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越鞠丸+枳术丸
歌诀
痞满辩证虚实辩,饮食内停保和安,肝胃越鞠枳术丸,湿热泻心连朴饮,痰湿二陈平胃散,胃阴益胃脾胃中。
胃痛★
寒邪客胃证
胃痛暴作,恶寒喜嗳,得温痛减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香苏散+良附丸
宿食积滞证
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
肝气犯胃证
脘痛连胁,善叹息,遇烦恼加重
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
肝胃郁热证
胁胀不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
平逆散火,泄热和胃
化肝煎
湿热中阻证
脘闷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清中汤
瘀血停滞证
针刺刀割,痛有定处,入夜尤甚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丹参饮
胃阴不足证
饥不欲食,五心烦热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证
隐痛缠绵,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受凉后发作加重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
歌诀
胃痛辩证虚实辨,寒邪客胃香良附 ,饮食积滞饱和安,肝胃郁热化肝左,肝气犯胃柴胡疏,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失笑和丹参,胃阴不足贯芍甘,脾胃虚寒芪建中。
呕吐
外邪犯胃证
突然呕吐,发热恶寒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降逆止呕
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证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
消食化积,和胃降逆
保和丸
痰饮内阻证
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
肝气犯胃证
呕吐吞酸,院胁胀痛,随情志变化
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四七汤
脾胃虚寒证
时发时止,食入难化,四肢不温
温中健牌,和胃降逆
理中汤
胃阴亏虚证
反复发作,胃中嘈杂,似饥不欲食
滋养胃阴,和胃降逆
麦门冬汤
歌诀
呕吐辩证虚实辩,外邪藿正玉枢丹,饮食停胃保和安,肝气犯胃四七汤,痰饮小半苓桂甘。脾胃虚寒理中汤,胃阴不足麦门冬汤。
腹痛★
寒邪内阻证
腹痛拘急,痛势急暴,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证
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
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 积实导滞丸
饮食积滞证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泻后痛减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证
腹痛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木香顺气散
瘀血内停证
痛如针刺,入夜尤甚,舌质紫暗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
中脏虚寒证
腹痛绵绵,喜暖喜按,气短懒言,畏寒怯冷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
歌诀
腹痛仔细辩受寒,寒邪良附正天散。肾阳寒侵通四逆,少腹厥阴暖肝煎,内外皆寒乌头桂,寒邪上逆附子粳。饮食轻保枳导难。肝郁气滞柴胡疏,湿热壅阻大承气,瘀血少腹逐瘀全,中脏虚寒小建中,虚寒更甚大建中。
泄泻★
寒湿内盛证
泄泻清稀,甚如水样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藿香正气散
湿热中阻证
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臭秽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
食滞肠胃证
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保和丸
肝气乘脾证
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泄泻
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
脾胃虚弱证
时溏时泻,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
肾阳虚衰证
黎明前腹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歌诀
泄泻辩证分暴久,寒湿泄泻藿香正,湿热葛根芩连将,饮食轻保枳导难,脾胃虚弱参白强,肾阳虚衰四神丸,肝气乘脾痛泻方。
痢疾★
湿热痢
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肛门灼热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芍药汤
寒湿痢
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不换金正气散
疫毒痢
起病急骤,壮热口渴,下痢鲜紫脓血
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白头翁汤+芍药汤
阴虚痢
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虚坐努责
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黄连阿胶汤+驻车丸
虚寒痢
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四肢不温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
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饮食劳累而发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连理汤
歌诀
痢疾湿热芍药分,寒湿痢疾胃苓金,疫毒芍药共白头,阴虚黄胶驻车临,虚寒桃花真人养。休息发作连理温,缓解脾气虚补中,寒热错杂乌梅勤,瘀血少腹瘀逐全。
黄疸★
阳黄
热重于湿证
湿重于热证
胆腑郁热证
黄色鲜明
发热口渴,苔黄腻
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
头重身闲,胸脘痞满
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
上腹右胁胀闷疼痛
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大柴胡汤
急黄
疫毒炽盛证
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千金犀角散
阴黄
寒湿阻遏证
瘀血阻滞证
黄色晦暗
腔痞纳少,神疲畏寒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
胁下癥结刺痛,面颈部见有丝红纹
活血化瘀消癥
鳖甲煎丸
黄疸消退后
湿热留恋证
肝脾不调证
脘痞胀闷胁肋隐痛
口苦尿赤,脉濡数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
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歌诀
黄疸湿热消退显,热重于湿茵陈蒿,湿重茵五甘消毒,胆腑郁热大柴胡,疫毒急黄犀角散。脾虚湿滞黄芪建,寒湿茵陈术附汤,肝脾柴疏归六丸,湿热留恋茵陈四,滞淤逍遥鳖甲煎。
便秘
冷秘
大便艰涩,手足不温,呃逆呕吐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温脾汤+半硫丸
热秘
大便干结,口干口臭,面红心烦
泄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
气秘
使后不爽,肠鸣矢气,嗳气频作
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六磨汤
气虚秘
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面白神疲
补脾益气,润肠通便
黄芪汤
血虚秘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口唇色淡
养血滋阴,润燥通便
润肠丸
阴虚秘
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心烦少寐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
增液汤
阳虚秘
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济川煎
歌诀
便秘辩证虚实辩。冷秘大附温半硫,热秘麻仁更衣先,气秘可用六磨饮,气虚秘用黄芪汤,血虚当用润肠丸,阴虚增液阳济川。
积聚★
聚证
肝郁气滞证
食滞痰阻证
聚散无常
攻窜胀痛,时聚时散
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逍遥散
条索状物聚起
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六磨汤
积证
气滞血阻证
瘀血内结证
正虚瘀结证
积块固定
质软不坚,胀痛痞满
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大七气汤
硬痛不移,面暗舌紫
祛瘀软坚
膈下逐瘀汤
形脱骨立,饮食大减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化积丸
歌诀
聚证肝郁逍遥顺,食滞痰阻六磨汤,积证皆为瘀血结,气滞血阻大七气,瘀血膈下鳖甲煎,正虚淤化积八珍。
鼓胀★
气滞湿阻证
肝脾血瘀证
水湿困脾证
湿热蕴结证
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
腹大胀满
按之不坚,食后胀甚,嗳气稍减
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柴胡疏肝散+胃苓汤
青筋显露,痛如针刺,面色晦暗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调营饮
如囊裹水,下肢浮肿,怯寒懒动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实脾饮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
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中满分消丸
形似蛙腹,朝缓暮急,肢冷浮肿
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附子理中汤
口干而燥,心烦失眠,齿鼻衄血
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六味地黄丸+一贯煎
变证
黄疸
身目黄染如金,倦怠乏力,恶心厌油,双下肢水肿,尿少如浓茶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甘露消毒丹
出血
牙龈出血,呕吐鲜血或大便出血
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
神昏
神昏谵语,烦躁不宁,溲赤尿少
清热解毒,醒脑开窍
清营汤+安宫牛黄丸
歌诀
鼓胀辩证气瘀湿,气湿柴疏及胃苓,瘀结水留调营饮,寒湿困脾实脾饮,水热中分茵陈蒿,阳虚附理济生气,阴虚六味合一贯。变证出血昏迷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