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最终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一篇关于哲学与文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伟大的改革开放
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进程
对内改革
起步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农村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点步伐。
城市
新阶段
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
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建立
2003年党的十四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完善
全面深化阶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对外开放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年,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基本形成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对外开放新格局
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意义
四个面貌
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
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
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次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两个关键一招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一个时代法宝
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措施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
内容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政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意义:成功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入21世纪
了解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意义:成功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其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具体意义
道路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的唯一正确道路
理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要求: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