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战略选择(国际化经营战略)
这是一篇关于三、战略选择(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新兴市场的企业战略。
编辑于2022-08-13 12:39:55 北京市战略选择
国际化经营战略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1.寻求市场(市场导向) 2.寻求效率(成本导向) 3.寻求资源(资源导向) 4.寻求现成资产(技术和管理导向)
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出口贸易
高新技术路径
1.传统(连续): ①发达国家→类似发达→发展中国家 ②发展中国家→类似发展中→发达国家 2.新型:(不连续) 发达/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初级、低级、劳动密集产品路径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
全资子公司
优:①完全控制 ②摆脱冲突 缺:花费较多 ②缺少支持者
合资经营
优: ①减少资本投入 ②有利于弥补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 ③有利于吸引和利用东道国合资方的资源 缺:协调成本可能过大(目标、文化差异)
非股权安排
包括:合约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约 优势: ①可以输出技术和工艺等无形资产,不仅仅是有形产品,因此可克服商品贸易壁垒 ②可克服因运费过高而导致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情况 ③避免经营风险,保持稳定收入,充分发挥技术的效用 劣势:缺乏控制,无形中为自己树立竞争对手,阻碍自身进入某些市场
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国际化经营
全球价值链中企业的角色定位
1.领先企业 2.一级供应商 3.其他层级供应商 4.合同制造商
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模式
1.科层型价值链 (直接股权控制) 2.市场型价值链(不存在棣属、控制关系) 3.俘获型价值链(实施高度控制) 4.模块型价值链(优势互补关系) 5.关联型价值链(分工,共同定义产品)
企业升级类型
1.工艺升级 2.产品升级-改进设计 3.功能升级-占领更高附加值的环节(研发、营销) 4.价值链升级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
1.国际战略:(按总部要求生产)母国产品开发,东道国制造销售 2.多国本土化战略:按当地需求生产 3.全球化战略:多地合作生产,追求低成本,合适地方做合适事,各国产品是标准化的 4.跨国战略:全球化战略特征+满足当地需求,母子公司双向提供
新兴市场的企业战略
1.防御者:利用本土优势进行防御
①把目光聚焦于喜欢本土品牌的客户,放弃崇尚国际品牌的客户 ②频繁调整产品和服务,适应客户特别需求 ③加强分销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缓解国外竞争对手的压力
2.扩张者:向海外延伸本土优势
通过合理运用可移植的优势资源,以其在本地市场的成功为平台,向其他市场扩张。
3.躲避者:避开跨国公司的冲击
①与跨国公司建立合资、合作企业 ②将企业出售给跨国公司 ③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业务,避开与跨国公司竞争 ④利用本土优势专注于细分市场,将业务重心转向价值链的某些环节 ⑤生产与跨国公司的互补性产品,或将其改造为适合本土人口味的产品
4.抗衡者:在全球范围内对抗
①不要太拘泥于成本上竞争,而应比照领先公司来衡量自己的实力(比领先) ②找到一个明确又易于防守的市场(找市场) ③在全球化产业中找到合适突破口(找突破) ④向发达国家学习关键技术,以开发自身的技能不足和资本的匮乏(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