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肾的重吸收和分泌
重吸收(reabsorption),是人体尿生成过程的第2个过程,经由肾小球滤过的原尿在肾小管内被进一步地吸收,原尿中部分的钠离子被主动转运出去,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几乎被全部重吸收,相应数量的水和氯离子也被动地转运出去,原尿体积缩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肾的分泌与重吸收
近端小管
等渗重吸收
前半段
管腔膜: Na-H交换体(H+的分泌), Na与葡萄糖、氨基酸、磷酸、Cl-转运相偶联
甲状旁腺激素抑制磷的重吸、Na、HCO3、水的重吸收PY生理 382
基底膜: Na泵主动转运, 基底膜葡萄糖转运体2(CLUT2)易化扩散, 氨基酸载体易化扩散, 多种类型氨基酸转运体继发性主动转运
PY生理 238
H+的分泌:Na-H交换(主),H+-ATP酶分泌(次)
80%HCO3﹣重吸收 (管中高H+促进)
基底膜其他离子同向转运入组织间液(主)
基底膜Cl-HCO3交换进入组织间液(次)
基底膜钠泵 提供能量
后半段(髓袢降粗)
管腔膜Na-H交换体
管腔膜Cl—HCO3交换体(HCO3-进入小管液)
基底膜K+-Cl-同向转运体
小管液Cl顺浓度细胞旁路进入组织,接着Na顺电位梯度细胞旁路进组织
65%-70%K+重吸收(机制尚不明确)
70%Ca2+重吸收
80%:细胞旁通径--溶剂拖拽(和H2O一起)
20%:跨细胞途径
基底膜Ca泵和基底膜Na-Ca交换体逆浓度转运
动力:1、上皮细胞Ca2+浓度低 2、小管液电位相对细胞内为正
70%H2O重吸收
其他物质被重吸收导致小管液渗透压下降(H2O重吸收动力)
1.管腔膜、基底膜AQP1;2.细胞旁径
40%-50%尿素重吸收(非极性小分子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髓袢降细
尿素重吸收:见下面肾内尿素的循环
15%H2O重吸收:管腔膜、顶端膜存在大量的AQP1(PY生理学235)
其他物质不透导致小管液渗透压上升
髓袢升细:水不透,管内高浓度NaCl可易化扩散到内髓部组织
髓袢升粗
管腔膜Ⅱ型Na+-K+-2Cl同向转运体(NKCC2)
呋塞米、依他尼酸抑制
基底膜Cl-通道,K+通过顶端膜K+通道返回管腔
Na+、K+、Ca2+、Mg2+(P人解生264图) 等正离子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重吸收
Ca2+重吸收(主动、被动重吸收)
Na+—H+交换体
HCO3-的重吸收
机制和近端小管相同
基底膜Na泵
抑制剂哇巴因
髓袢
25%-30%K+重吸收 机制尚不明确
近端小管(主)、 远端小管上皮 细胞内的谷氨酰 胺反应生成
NH3~NH4+的分泌
近端小管NH3脂溶性的 单纯扩散到小管腔、组织间液
髓袢升支粗段NH4+代替 Na+-K+-Cl-同向转运体中的K+被重吸收(只在P人解生266提到)
1·组织间液中的NH3~NH4+动态平衡(只在P人解生266提到) 2.NH3扩散入集合管上皮细胞,扩散到集合管管腔,与H+生成NH4+排出(只在P人解生266提到)
近端小管NH4+通过Na-H交体进入小管液(NH4+代替H+)
2HCO3-
和Na+同跨基底膜(PY生理237)
远曲小管 和集合管
集合管:氨的分泌(应该是胞内谷氨酰胺分解)
NH3扩散到小管液和H+生成NH4+,排出
A型闰细胞分泌H+ (管腔膜上两种质子泵)
管腔膜氢泵(H+-ATP酶)
管腔膜H+-K+交换体 (H+,K+-ATP酶)
分泌量根据小管液的 PH调整(0-1000倍)
小管液的H+
生成H2PO4-(酸性)
与NH3生成NH4+
和管腔的HCO3-生 成CO2和H2O
碳酸酐酶活性受PH影响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抑制H+的分泌
Na+-H+交换 (PY生理237、P人解生266)
远曲小管始段
管腔膜Na+—Cl-同向转运(NCC)
噻嗪类利尿剂抑制
基底膜Na泵、Cl-通道
远曲小管后端 和集合管
NaCl的重吸收 和K的分泌
基底膜钠泵
主细胞管腔膜Na通道(ENaC)重吸收
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氨氯吡咪)、氨苯蝶啶抑制
主细胞K+从细胞经钾通道(ROMK)顺电分泌
远端小管液增加--- 小管液中K排出快--- K分泌增加
Na+—K+交换(受基底膜Na+-K+泵,管腔膜Na+、K+通透性,小管液中的电位的影响)
Cl-顺电梯度经细胞旁路途径重吸收
H2O的重吸收:主细胞H2O通道蛋白管腔膜AQP2,基底膜AQP3、AQP4
抗利尿激素调控、与基底膜V2受体结合,含有AQP2的囊泡
9%Ca2+跨细胞途径主动重吸收(小管液相对为负PY生理239)
PTH(甲状旁腺激素PY生理382、250)促进
内髓部集合管重吸收尿素 尿素通道蛋白(UT-A1、UT-A3)
依赖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调控(PY生理239、244)
肾 内 尿 素 循 环
尿酸的重吸收和排泄PY内科学 783
肌酐可被肾小球滤过,也可被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和重吸(少)
青霉素、酚红和一些利尿剂可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被滤过。但可在近端小管主动方分泌而排除(94%酚红会被主动分泌排出)
心房钠尿肽(ANP)
醛固酮
小 管 液 为 正 电 位
尿液浓缩机制
水和NaCl在髓袢、远端小管、集合管不同阶段的重吸收与排出
肾内尿素再循环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机制
仅将髓质间液中多余的溶质和水带回循环血液以利于髓质间液高渗透压的维持
血流量少、流速快
有利于高渗透压的维持
血流量大、流速快
不利于高渗透压的维持
对水和溶质高度通透
肾的重吸收
几乎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磷酸盐
约25%Mg
PY病理生理学36
髓袢升支粗段
约50~60%Mg
Ca的重吸收和排泄
调控
甲状旁腺激素
维生素D3
降钙素
20%在髓袢
9%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70%在近端小管
小于1%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