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胰岛素与降糖药
药理学思维导图持续更新了,涉及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方面,根据第九版教材编写,供医学生学习使用。 公众号“菜路路的医学小屋”同步更新哦,欢迎关注。
临床医学生期末复习笔记,儿科学,根据景晴老师执业医师网课及第九版人卫教材整理,可供本科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37. 胰岛素与降糖药
糖尿病的分类
1型:自身免疫机制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2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低下,包括胰岛素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即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NIDDM)
胰岛素
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前臂外侧和腹壁给药)
作用维持数小时
肝肾灭活,尿液排出
药理作用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
降血糖:促进糖原合成和贮存,加速葡萄糖分解氧化,抑制糖异生
抑制蛋白质分解
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减少肾血流
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
作用机制
结合膜受体(胰岛素受体,IR),通过第二信使产生生物效应
临床应用
治疗1型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有明显的高血糖症和(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
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未能控制者
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足够的胰岛素,纠正失水、电解质紊乱等异常和去除诱因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纠正高血糖、高渗状态及酸中毒,适当补钾,但不宜贸然使用大剂量胰岛素,以免血糖下降太快,细胞外液中水分向高渗的细胞内转移,导致或加重脑水肿。
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合用葡萄糖)
分类
速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RI)和赖脯胰岛素
溶解度高
可静脉注射(适用于重症糖尿病初治及酮症酸中毒有严重并发症)
皮下注射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
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临床应用最广;珠蛋白锌胰岛素(GZI)
长效胰岛素
精蛋白锌胰岛素:不能静脉注射,只能皮下注射
地特胰岛素
单组分胰岛素
不良反应
低血糖症:最严重最常见
解救:轻者饮用糖水或摄食、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
过敏反应
解救:H1受体阻断剂,重症用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抵抗
急性型: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所致
正确处理诱因、调整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加大胰岛素剂量
慢性型:临床每日需用200U以上且无并发症者
脂肪萎缩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代表药:格列美脲、格列齐特
吸收: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肝代谢,尿排泄
降血糖
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降低血清糖原水平
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结合能力
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抗利尿,促进ADH分泌和增加其作用
三代药使血小板粘附力减弱,刺激纤溶酶原合成
胰岛素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
尿崩症
常见:皮肤过敏、胃肠不适、嗜睡、神经痛、黄疸和肝损害,氯磺丙脲多见
少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较严重:持久性低血糖症
老年人与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药物相互作用
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青霉素、双香豆素等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游离型浓度增高,低血糖
消耗性患者血浆蛋白含量低,黄疽患者血浆胆红素水平高,也能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更易发生低血糖
乙醇抑制糖原异生和肝葡萄糖输出,饮酒会导致低血糖
氯丙嗪、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均可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机制: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的吸收及糖原异生,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轻症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严重不良反应:乳酸性酸血症,酮血症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酮类化合物(TZDs)
改善胰岛素抵抗(与磺脲类或二甲双胍合用显著),降低血糖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防止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机制: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PPAR-γ)
临床应用: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糖苷水解酶,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和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单独应用或者与其他降糖药合用:降低患者餐后血糖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
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进胰岛素患者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曲线的恢复
临床应用:2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对硫脲类过敏者
其他降糖药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肠促胰素,肠道L细胞分泌
作用
促进胰岛素分泌
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促进生长抑素分泌,生长抑素作为旁分泌激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抑制食欲与摄食
依克那肽:长效GLP-1受体激动药
注射用药,每天2次(早晚餐之前)
禁忌症:胃肠道几笔和明显肾功能不全(肌酐廓清率<30ml/min)
胰淀粉多肽类似物
醋酸普兰林肽
继胰岛素之后第二个获批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药物
延缓葡萄糖吸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合成与释放
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辅助治疗,不能代替胰岛素
不可用于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自我检测血糖依从性差的患者
不与胰岛素在同一注射器或同一注射部位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