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学——心电图——异常心电图:P波改变的异常心电图
诊断学思维导图持续更新啦,心电图部分主要讲述了正常心电图与执业医师考试常考心电图,正常心电图从生理开始写到各个波形,异常心电图会写各种心电图的特征,常见疾病、并举出例子,参考第九版诊断学与华西医学院曾锐主编《心电图图形顺序解读》一书。 关注公众号菜路路的医学小屋获取更多资料哦。。
临床医学生期末复习笔记,儿科学,根据景晴老师执业医师网课及第九版人卫教材整理,可供本科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2. 异常心电图:P波改变的异常心电图
正常窦性P波
钝圆形,I,II,aVF,V4-V6直立,aVR倒立
其他导联可以直立,倒立,双向
时间小于0.12s,振幅肢体导联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0mV。
图示
异常窦性P波分类
心脏节律改变,即频率异常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表现
P波窦性
频率小于60
PP间期大于5大格
可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常见病因:窦房结功能障碍、甲低、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
P波频率大于100
PP间期间隔小于3大格
常见病因: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失血、心肌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
P波高尖
右房肥大
II,III,aVF导联P波异常高尖,超0.25mV(肺型P波)
电轴大于70度
时间正常
常见疾病:三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
注意:上述P波改变还可见于心房内传导阻滞、右心负荷增加(肺栓塞)、心房梗死
P波增宽或双峰
左房肥大
I,II,aVR,aVL导联P波增宽,超0.12s (3小格),二尖瓣型P波
P波双峰,第二峰大于第一峰
V1导联P波双向,负向波明显增宽(大于40ms),加深(大于1mm)
Ptf- V1(终末负波深度(mm)×时间(ms))≤-0.04
常见疾病:二尖瓣狭窄
注意:上述P波改变还可见于心房内传导阻滞、左心房负荷增加、心房梗死等
双房肥大
P波增宽振幅增大,可有双峰
V1导联高大双向
非窦性P波
非窦性P波波形可能改变
P波形态改变
房性P波
房性期前收缩(早搏)
产生的形态不一致的P'波
提前出现P’波
P'波后QRS波多正常,少数宽大畸形(伴差异性传导),少数无QRS波(未下传)
P‘R间期≥0.12s
代偿间歇多不完全(2PP事件小于2PP正常)
房性逸搏
产生P'波,在较长间歇后出现,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P'R间期≥0.12s
后QRS波正常,极少宽大畸形
II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即产生逆行P波
判断时需排除导联接反,右位心的情况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于QRS波之前的逆行P'波
QRS波时态同前
代偿间期多不完全
交界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点
提前出现QRS波群,形态多畸形
逆行P‘波可前可后可消失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
P波消失
提前出现QRS波,形态多正常,可畸形
前后均无P'波,埋没于QRS波群中
交界性逸搏
QRS波形态正常,较长间歇后出现
多数QRS波群前无P波
少数前或后可有逆行P'波,出现在前(P'R间期<0.12s),出现在后(RP'间期小于0.20s)
出现3个或3个以上,称交界性逸搏心律,40-60次/min
房扑
P波消失,代之F波(锯齿状或波浪状)
F波形态大小一致,F-F间隔规整
F波频率250-350
F:R多为2:1
QRS波一般正常,也可呈室内差异性传导(2:1与4:1交替出现时,出现于长短周期的心搏)
特殊情况:若F波大小、间距有差异,且频率大于350,称为不纯性房扑或非典型房扑
房颤
P波消失,代之f波
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频率450-600
RR间期不整
心室率较快,服用洋地黄或慢性房颤可变慢
QRS波正常,可因心室周期波动较大出现于长短周期的心搏可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特殊情况:RR绝对规律、且心室率缓慢,提示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
长间歇(PP间期延长)
长PP间期与正常窦性PP间期不呈倍数关系
长间歇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
附加说明:代偿间期是否完全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