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府补助章节
这是一篇关于政府补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企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者为安排残疾人就业收到奖励,应计入其他收益、概述、政府补助的分类、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编辑于2022-08-20 07:54:08 北京市政府补助
1,企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者为安排残疾人就业收到奖励,应计入其他收益
概述:
定义: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政府补助和非货币性政府补助
主要形式:
无偿拨款
税收返还
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不属于政府补助,如直接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例外:部分减免税款按政府补助处理,如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其他收益
先征后返
即征即退
财政贴息
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政府补助的分类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通过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1,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企业能够满足申请政府补助所附条件
②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2,政府补助的计量
①已货币性资产发放的政府补助,企业以收到或应当受到的金额进行计量
②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按照名义金额1元进行计量
3,科目设置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
总额法:全额计入“其他收益”
净额法:冲减相关费用科目
与非日常活动相关的
总额法: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冲减“营业外支出”
4,账务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因为资产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长期的,所以需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折旧或摊销一起在资产使用期间进行摊销,
总额法
①企业受到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递延收益”属于非流动负债,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将递延收益与相关资产折旧摊销一起摊销进当期损益,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③相关资产处置时,如果递延收益还有余额,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
①企业收到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当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用政府补助冲减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附条件的政府补助,视为对以后期间达成相应条件的补助
满足条件的,计入“递延收益”,区分是否与日常活动相关以及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然后入账
不满足条件的,计入“其他应付款”
不附条件的政府补助,视为对以前期间经营的补助,区分是否与日常活动相关以及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直接将其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资产成本,或相关费用
政府补助的退回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退回
总额法:将已摊销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反向冲回,未摊销仍留在“递延收益”中的政府补助同样反向冲回,借:递延收益 其他收益 贷:银行存款
净额法:将已冲减资产成本的金额反向冲回,并补提折旧,将补提的折旧冲减“其他收益”,借:固定资产 其他收益 贷: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特定项目的会计处理
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
①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处理
②难以区分的,按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
需要采用净额法
①政府将贴息拨付给银行
a,以实际受到的金额作为银行贷款的入账价值,
Ⅰ,收到贷款是,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Ⅱ,期末计提利息,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采用优惠利率进行计算)
b,以贷款的公允价值入账,
Ⅰ,收到贷款时,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长期借款-本金 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计算方法:将每期未补助的利息与补助后的利息之间的差额按实际利率进行折现
Ⅱ,以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息,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Ⅲ,结转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 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②政府将贴息直接拨付给企业
a,企业收到银行贷款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b,企业计提应付利息时,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c,企业收到银行贴息,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列报:
资产负债表
①一年以内的:递延收益
②一年以上的:其他非流动负债
利润表
①与日常活动相关
a,总额法:其他收益
b,净额法:相关成本费用
②与日常活动不相关: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披露:
①政府补助的种类、金额、列报项目
②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③本期退回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