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1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思维导图,可收藏,亦可使用后补充知识点,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编辑于2022-09-01 11:27:38 广东1.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中商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内容:(1)愿意购买(有购买欲望);(2)能够购买(有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内容(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1.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的变动方向相反。例: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 2.替代品的价格: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 例:煤气和电力/米饭和馒头等。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被替代品)价格提高,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即同向替代。 3.互补品的价格: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商品。 例: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等;一般来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自身需求量会下降,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下降,即反向互补。 4.消费者偏好:支配消费者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5.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重要因素):一般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6.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某商品价格要上涨,就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 7.其他因素:商品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等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需求规律:绝大多数商品的情况: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化。 特例(炫耀性物品/吉芬物品) 3.需求曲线:①需求曲线是表示需求与价格关系的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②分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市场是所有个别消费者的水平加总 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①需求量:在一定时间内和某一个确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在图形上表现为曲线上的某个点。) ②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价格水平上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量之和。 ③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 ④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个人对某商品的需求之和。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与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需求数量变动表现为点移动。 需求变动: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增加,曲线向右上方平移。变动为线移动
市场供给
含义和影响因素
含义:1供给:指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因素: 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与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例:价格高,收益或利润会提高,供给会增加。 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其供给的变动呈反向变化,;例:成本上升,收益或利润会减少,供给会减少。 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者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效率会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收益或利润会提高,供给会增加。 4.预期: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价格的预期会引起该商品或服务供给的变化。 5.相关产品的价格:例对某一个蔬菜大鹏种植户来说,当大葱价格不变,大蒜涨价时,大蒜的种植面积大和产量会增加,而大葱的供给就会减少。 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1.供给函数:表示各种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供给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3.供给曲线:用于描述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时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4.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①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供给数量变动表现为点移动。 ②供给变动:假定价格不变,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等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供给变动表现为线移动。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和变动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市场供给量和市场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1.含义: ①最高限价: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在我国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在我国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 2.目标: ①最高限价: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3.适用情况: ①最高限价: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过大,生产者收入过少,有可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 4.影响: ①最高限价: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时市场供给短缺。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5.可能出现的后果: ①最高限价:严重的排队现象;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走后门;生产者或卖方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变相涨价。卖方处于优势地位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生产者变相降价;黑市交易和黑市低价。 6.保障措施: ①最高限价: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7.注意事项: ①最高限价: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②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1.弹性的一般公式: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定义: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DQ/DP*P/Q ; 点弹性: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公式:Ed=DQ/DP*P/Q ;P是价格;Q是需求量;适用于变动小场合 弧弹性: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与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价格与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公式:Ed=DQ/DP*(P1+P2)/(Q1+12) ; 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需求的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需求缺乏弹性或高弹性,需求的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③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需求单一弹性,需求的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一般来讲,需求曲线越平缓,需求价格弹性越大;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②商品的重要性: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③商品的用途的多少: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 ④时间: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①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②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③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弹性
1.需求交叉弹性公式: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公式:Eij=(DQi/Qi)/(DPj/Pj)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①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越接近1,j、i两种商品的替代性越强。 ②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③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是无关的。 需求交叉弹性大小是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标准。
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Ey=(DQ/Q)/(DY/Y)=Y/Q*DQ/DY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①Ey>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收入的增加。 ②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呈相同比例的。 ③0<Ey<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收入的增加。 ④Ey=o,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⑤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的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3.就一般商品而言,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高档品和必需品统称为正常品。 ①需求收入弹性>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 ②0<需求收入弹性<1的商品,称为必需品; ③需求收入弹性<0(即为负数)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4.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经济体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表述为:对于一个家庭或经济体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越大。
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公式:Es=(DQs/Qs)/(DP/P)=(DQs/P)*(DP/Qs);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因此Es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按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大小,分为: ①Es>1,供给价格弹性充足(富有弹性);②Es<1,供给价格弹性不足(缺乏弹性) ③Es=1,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为1(单一弹性);④Es=0,供给无弹性,现实少见; ⑤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少见;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时间是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首要因素。在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较小。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零,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如果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定行业,则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