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而教育制度则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所设立的一系列教育设施与规章制度。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价值取向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教资:教育目的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第四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概念
广义 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 目的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趋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 主要指正规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 兴学堂
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
1.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学制 一轨是自上而下 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 另一轨是自下而上 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 欧洲国家都曾采用双轨学制其中以英国为典型代表
2.单轨学制 自下而上 产生于美国
3.分支型学制 y型 苏联
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
壬寅学制 1902年颁布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特点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修业年限长 体育 职业教育体系 师范教育制度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颁布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新学制或633学制) 1922年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从类别结构上来看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分为 普通教育 专业教育 成人教育 从层次结构上来看 分为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从形态上来看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义务教育制度
概念 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 社会 学校 家庭必须给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年满6周岁 可推迟到7 岁(特殊情况)
特点 1. 强制性 2.普遍性 3.免费性4. 公共性 5.基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时间1986年 修订时间2006年
确立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
1.宗教本位论 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
2. 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 柏拉图 孔德 涂尔干 凯兴斯泰纳 基本观点;由社会的需要 所决定 口诀 纳 社会 恐 吓 涂 图
3.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 卢梭 罗杰斯 福禄贝尔 斐斯泰洛奇 观点 个体需要 自然人
4.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 杜威 观点 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教育有目的)
5.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代表人物 马克思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简答题)1234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依据)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客观依据)
3.人们的教育思想 (主观依据)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单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评价作用 根本依据和标准
教育目的地位
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