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兽医产科学-妊娠思维导图
兽医外科及产科学第二章妊娠疾病 胎儿死亡后,胎儿组织中的水分及胎水被母体吸收,胎儿体积变小、变为棕黑色样的干尸,这就是胎儿干尸化,干尸化胎儿可在子宫中停留相当长的时间。
编辑于2022-09-12 11:51:51 四川省产科
妊娠
概念:(gestation)从受精开始,经由受精卵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直至分娩(妊娠结束)的整个生理过程
妊娠期:指胎生动物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完成生长发育的时期
妊娠准备
生殖功能发展
阶段
初情期(puberty):母畜初次表现发情并排卵的时期
性成熟:母畜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正常的繁殖功能
繁殖适龄期:配种是在性成熟后,体成熟前进行
绝情期(menopause):母畜至年老时,繁殖功能逐渐衰退,继而停止发情
各动物发情
全年发情动物:牛、猪,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马、绵羊
发情天数:猪、牛、山羊-21d,绵羊-17d
发情周期
分期
四期分法(生殖器官发生的变化)
发情前期
黄体基本溶解,卵巢受FSH影响,卵泡明显生长,雌激素增加,雌性动物对雄性动物产生兴趣
发情期
母畜表现明显性欲并接受交配
发情后期
卵泡破裂排卵,在LH的作用下黄体迅速形成发育,雌激素下降,孕酮尚未分泌
发情间期
在黄体分泌的孕酮控制下
三期分法(生殖器官和性行为的变化)
兴奋期
抑制期
均衡期
二期分法(卵巢中卵泡和黄体的存在)
卵泡期
黄体期
卵巢
排卵
方式:自发性排卵、诱导性排卵
排卵受精后黄体形成
妊娠黄体、周期性黄体、囊肿黄体(正常生理)
持久性黄体、黄体囊肿(病理现象)
过程
卵泡成熟后,卵泡液增加,卵泡外膜的胶原纤维分解,卵泡壁变薄
卵泡壁中心形成透明的无血管区
卵泡外膜分离,内膜从裂口突出,形成乳头状的排卵点
排卵点膨胀,顶部发生局部贫血
卵泡上皮细胞死亡,并释放出水解酶
卵泡壁破裂
卵子排出
受精
概念:(fertilization)精卵结合并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类型
阴道受精型(有3个精子库):牛、羊
子宫受精型(有2个精子库):马、猪(射精量最多的动物)
准备
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运行(精子获能)
精子进入子宫颈后
子宫黏液层(第一道屏障)
(少数)进入子宫体
宫管结合部(第二道屏障)(第二精子库)
输卵管壶峡部(第三道屏障)(第三精子库)
(部分)进入子宫颈腺体隐窝(第一精子库)
(大部分)未穿过宫颈黏液层
随阴道粘液排出体外
受精前准备
精子获能(尾部-超激活反应)
概念:哺乳动物刚射出的精子尚不具备受精的能力,只有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过程中发生进一步充分成熟的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
获能部位:子宫、输卵管
顶体反应(AR)(头部)
概念:指精子头部前端与卵子透明带接触后,通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顶体质膜和顶体外膜融合,顶体内小泡囊泡化,顶体内膜暴露,顶体内酶被激活释放的胞吐过程
过程
精子进入卵子(精-卵识别)
精子穿过卵丘
与透明带识别
初次结合
顶体反应
初次识别、结合(顶体反应完成,精子具备穿越透明带的能力)
进入透明带
进入卵间隙
质膜结合
精子入卵
卵子激活
恢复减数分裂
诱导皮质反应(确保单精子入卵)
确保单精子入卵
皮质反应(cortical reaction)
精子入卵后,激发卵子质膜下皮质颗粒发生胞吐,其内容物从精子入卵点开始迅速向四周扩散,导致透明带、卵子质膜和卵周隙发生变化,阻止多精子受精
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
精卵融合,发生皮质反应,皮质内容物中酶类引起透明带中糖蛋白发生生化和结构变化,阻止多精子入卵
卵子质膜反应(egg plasma membrane reaction)
精卵融合导致卵子质膜发生变化,Na离子内流,膜电位发生去极化,阻止多精子受精
皮质颗粒膜形成
皮质颗粒内容物胞吐到卵周隙,形成一层完整的皮质颗粒膜,阻止多精子受精
原核发育和融合
雌、雄原核形成(雌染色体转化为雌原核,精核去致密转化为雄原核)
核融启动有丝分裂
胚胎发生
妊娠期
牛:280d,羊-150d,猪-114d,犬-62d,猫-58d
胎儿数目:单胎动物-牛、马、羊,多胎动物-猪、犬、猫
妊娠过程
妊娠识别
概念:孕体向母体系统发出其存在的信号,延长黄体寿命的生理过程,其实也就是母胎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使得黄体功能延长超过正常发情周期,孕酮的合成和释放不至于中断,因此怀孕得以维持
机制
猪
反刍动物:滋养层蛋白-1通过抑制PGs分泌、OT和E受体合成,促进黄体孕酮的分泌,维持妊娠
胎膜及胎盘发育
胎膜(三层):羊膜、尿膜、绒毛膜(3层膜),卵黄囊
胎盘
概念:(placenta)指尿膜、绒毛膜(胎儿胎盘)和子宫黏膜(母体胎盘)发生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暂时性的组织器官,由两部分组成
类型
形态
弥散型胎盘(猪、马)
妊娠早期易发生流产,分娩时绒毛膜易脱落,胎衣排出较快,很少发生胎衣不下
子叶型胎盘(牛-子包母、羊-母包子)
流产比弥散型胎盘发生少,产程长,胎衣排出较慢,易胎衣不下
带状胎盘(犬、猫)
母体胎盘组织脱落,子宫血管破裂,故有出血现象
盘状胎盘(兔、人)
血液组织层次
上皮绒毛膜型(6层):马、猪
上皮结缔绒毛膜型(5层):反刍动物
内皮绒毛膜型(4层):犬、猫
血液绒毛膜型(3层):啮齿类、灵长类
功能
内分泌功能
合成胎盘PRL、孕酮、雌激素、PMSG、hCG
生理功能
营养代谢
气体交换
胎盘屏障
血液循环
胚胎营养:胎盘形成前-从组织营养获得,胎盘形成后-依靠血液营养
妊娠诊断
问诊
视诊:牛-右侧不对称、马-左、羊-右、猪-腹部下沉
外部触诊:妊娠脉搏(诊断死胎)
听诊
直肠检查:摸孕角(增大)
实验室诊断法:孕酮水平
B超
妊娠期疾病
流产
概念:由于胎儿或母体异常而导致妊娠的生理过程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导致的妊娠中断,因此排出不能独立生活的孕体
病因
普通流产
自发性流产
胎膜及胎盘异常
胚胎过多
胚胎发育停滞
症状性流产
生殖器官疾病
激素失调
非传染性全身疾病
饲养性流产
中毒性流产
损伤及管理性流产
医疗错误性流产
传染性流产
自发性流产
症状性流产
寄生虫性流产
自发性流产
症状性流产
症状
早产:母体在怀孕期满前排出存活但未成熟的胎儿
小产
隐性流产(胚胎早期吸收)
气肿性流产
治疗:剖腹产、截胎
延期流产
分类
胎儿干尸化:胎儿死亡,未被排出,组织中的水分和胎水被吸收,变为棕黑色,呈干尸样(黄体未萎缩,子宫颈未开放-微生物无法进入,胎儿不腐败分解,胎水及胎儿组织中水分被吸收,胎儿变干变小)
胎儿浸溶:妊娠中断后,死亡胎儿的软组织分解,变为液体流出,而骨骼则留在子宫内(黄体萎缩,子宫颈开放-微生物沿阴道进入体内,胎儿软组织先发生气肿而液化分解排出;子宫颈开放不够大-骨骼无法排出)
治疗
前列腺素制剂-溶解黄体,促进子宫颈扩张,排出胎儿)
胎水过多
妊娠截瘫
概念:妊娠末期孕畜既无导致瘫痪的局部因素,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
病因
钙磷含量比例失调,血钙含量不足
胎儿掠夺
症状:分娩前逐渐出现运动障碍,后躯无可见病理变化,触诊无疼痛反应,心跳快而弱
治疗:给予钙制剂和维生素D,加强管理
阴道脱出
概念:阴道底壁、侧壁和上壁一部分组织肌肉松弛扩张连带子宫和子宫颈后移,使松弛的阴道壁形成折襞嵌堵于阴门之内(阴道内翻)或突出于阴门之外(阴道外翻)
病因
骨盆内固定阴道的组织及外阴松弛
妊娠母畜自身原因
雌激素含量高、毒素作用
腹压持续增高
与遗传有关
症状
单纯阴道脱出
中度阴道脱出
重度阴道脱出
治疗
单纯整复,必要时手术固定
动力来源:峡部缩张
纤毛的摆动-壶峡部上方的回旋运动
动力来源:子宫肌的收缩
精液中的PGF2α
精液刺激-垂体激素分泌肾上腺素(AD)、OT、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