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本思维导图主要参照人卫第九版诊断学,主要简述心电图产生原理、正常心电图、小儿心电图的内容,可用于复习与预习
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了考研英语阅读的各种方法,主要博阿寒解题步骤、六大题型、通用技巧等,欢迎点赞收藏!
主要简述生化里糖代谢章节,导图参照第九版生化课本和天天师兄视频及思维导图制成,适合用于预习、复习、期末考试、考研……
抗高血压药(修改版),本图主要整理于药理学,后根据内科进行修改,适用于药理学、内科学的预习、复习,也适合于考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电图
产生原理
概念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 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除极:心内膜→心外膜
复极:心外膜→心内膜
心电综合向量: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相同者, 其幅度相加;方向相反者则相减
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称Bachmann束)、 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左、右,左又分前、后)、浦肯野纤维
细胞分类
自律细胞
慢反应
窦房结、房室结
快反应
浦肯野纤维
工作细胞(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心室肌
除极: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心内膜朝心外膜→左心室基底部、 右心室肺动脉圆锥部
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额面)
标准:导联I、II、III
加压:aVR、aVL、aVF
胸导联(横面)
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位于V2与V4连线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位于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位于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诊断后壁心肌梗死→V7~V9导联→平V4→V7左腋后线、 V8左肩胛骨线;V9左脊旁线
正常心电图
P波
心房肌除极
I、II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时间<0.12s
振幅:肢体导联→一般<0.25mV;胸导联→一般<0.2mV
PR间期
从P波起点→QRS波起点
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时间
时间:0.12~0.2s
QRS波群
心室肌除极
一般<0.11s,多在0.06-0.10s
V1→V6:R↑、S↓
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小于0.5mV 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一般不应都小于0.8mV,否则为低电压
J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
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线段
心室缓慢复极
ST段一般下移不超过0.05mV
T波
心室快速复极
主要看以R波为主的导联(I、II、III、aVF)
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较平缓,后半部斜度较陡
T波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
QT间期
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
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时间:0.32~0.44s
延长:♂≥0.45s;♀≥0.46s
u波
低血钾
平均心电轴
I、III导联: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走
概念:心电轴常指的是平均QRS心电轴
正常:-30~+90度
左偏:-30~-90度
右偏:+90~+180度
不确定电轴:-90~-180
心脏循长轴转位
顺种向转位→右心室肥厚
逆钟向转位→左心室肥厚
小儿心电图特点
基础心率快;电压较高;电轴有右偏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