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是呼吸功能不全的症状,病人主观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严重者可有鼻翼扇动、发绀、张口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 呼吸频率、深度或节律异常。
病因与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肺源性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肺源性呼吸困难
分类
吸气性呼吸困难
见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水肿、异物或肿瘤等引起的狭窄或梗阻
呼气性呼吸困难
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混合性呼吸困难
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片肺不张、气胸、大面积肺栓塞、广泛性胸膜增厚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竭
机制:
肺瘀血,气体弥散功能↓
肺泡张力↑迷走N↑
肺泡弹性↓:VC↓(肺活量)
肺循环压力↑:呼中↑
特点: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因活动加重心肌负荷,机体耗氧量增加;端坐呼吸(体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强心、利尿、扩血管有效
右心衰竭
机制:上腔V、右房压力↑;血氧↓→酸性产物↑ ;肝大、胸腹水:膈运动↓
中毒性疾病(中毒性呼吸困难)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酸性产物刺激呼吸中枢, 深大呼吸
急性感染 ---------体温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加快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药物中毒)
------抑制呼吸中枢, 呼吸浅慢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性呼吸困难)
原因:
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降低
大出血或休克
表现:
呼吸浅,心率快。临床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缺氧和血压下降,呼吸加快
神经、精神性疾病(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颅脑病变
机理:颅内压增高,局部血流减少
表现:呼吸节律改变 、多慢而深,伴鼾声
精神或心理疾病所导致的癔症
发作性呼吸困难(过度通气),呼吸浅快,口周肢体麻木或手足抽搐等呼吸性碱中毒的表现
问诊要点
1、相关病症史或诱因
2、呼吸困难的特点
3、呼吸困难的程度及对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
4、诊治与护理的过程和效果
相关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
2、活动无耐力
3、气体交换受损
4、自理能力缺陷
5、语言沟通障碍
6、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然感觉气闷或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轻:咳嗽,可缓解
重:高度气喘,面色青紫,大汗,哮鸣音,咯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湿罗音,心率增快,奔马律,又称“心源性哮喘”
坐位时下半身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程度减轻,同时膈肌下移,膈肌活动增大,肺活量增加,所以病情严重患者被迫采用半坐位或者端坐位。
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三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呼吸困难的分级
轻度:平地步行,登高或上楼可出现气急,中重度活动后呼吸困难
中度:平地步行需休息,轻度活动后呼吸困难,日常生活需帮助
重度:洗脸、穿衣、说话甚至休息时均有气急,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