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商务3.1
这是一篇关于国际商务3.1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3.1.1政治制度、3.1.1.1两种基本的制度、3.1.1.2政权与政策、3.1.2国际商务的政治风险等。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总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国际商务中的政治环境:极权政体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政治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3.1国际商务中的政治环境
3.1.1 政治制度
是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如何治理的游戏规则,表现包括广义的政府机构,利益集团,各机构通知到期智能的政治管理与规则见相互关系的全部
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即应试教育,需要熟读和硬背知识; 但是成人的学习,更应该是以自我导向型的学习。
3.1.1.1两种基本的制度
1.民主制
民主政体是一种公民选举代理人代表他们来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现代民主制都是代议民主制。
2.极权制
极权政体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政治制度。
威权主义也不同于极权主义,它也是一个现代概念,即集中全力于某一群人,一切决策,政治权利,经济政策皆有执政党寡头专制统治,个人不得垄断国家的政治权利,更没有其他政党可以分享其权力。
3.民主与专制
3.1.1.2 政权与政策
政权是掌控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3.1.2国际商务的政治风险
国别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控的,但其所产生的不利结果即风险是可管理的。
3.1.2.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通常由于对外战争,内战,革命,政府的民主变革,政变,叛乱等造成的政权更迭会给整个商务环境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失去部分或全部投资价值,或者迫使企业接受低于预期的收益率。
3.1.2.2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在商业领域中推行的相关经济政策可能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一情况,其表现形式有;没收,征用,东道国对企业利润会回母国的限制,财政及货币政策变动,价格控制,贸易限制,其他方面政治相关规定的改变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滞后等。
3.1.2.3 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根源于人们的价值观念,而这方面政府政策与商务惯例往往是无法反映的。
3.1.2.4 “广义”政治风险
在概念上,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三者虽然内涵区别明显,但他们也有着复杂的联系。
尽管各国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同,但是许多国家的经历显示,经济转型这个过程都比较典型的包括:放松管制。私有化。创建并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放松管制是取消对市场自由运行的法律限制,主要是市场准入限制和价格管制。
私有化是指将国有财产转变为私人所有,通常通过拍卖国有资产的方式来实现。
市场准入的放松需要伴随保护私有财产和保护合同可执行的法律来支撑。取消价格管制也可能带来诸如滥用市场支配力量等新问题。私有化也并不是意味着消除原先国有企业的垄断。这些问题都需要创建并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3.2 国际商务中的经济环境
3.2.1 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指社会经济层次的资源配置,包括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三种基本类型。
3.2.1.1 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是指以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是以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背景产生的。
3.2.1.2 计划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都为国家所有,被政府控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数量、销售的价格都由政府计划制定。
在计划经济中,人为制定的价格只是定量配给资源的手段,不能反映生产的经济成本,必然导致资源过多或过少的投入。
3.2.1.3 混合经济制度
当今世界上并不存在纯粹的市场经济制度或纯粹的计划经济制度,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混合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介于纯粹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
在混合经济制度下,政府拥有的经济资源比计划经济下要少。
在混合经济制度中,政府也倾向于将一些经营困难且持续经营对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企业收归国有。
3.2.2税收制度
3.2.2.1 税法体系
一国税收制度有其税法体系体现。
税法体系根据使用目的和使用习惯被分为: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
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个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
国际水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的国家间税收协定等。
税收制度按照构成方法与形式分为简单型税制和复合型税制。
前者主要指税种单一。结构单一的税收制度。后者主要指有多个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构成税种的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减税免税等。
纳税人可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还可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征税对象是征税客体、标的物、形成了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等类型。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分类,是对征税对象的质的界定。
税基,又称计税依据,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界定。
税率是对早睡对象的征收程度,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大致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等。
3.2.2.2 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体现了主权国家的征税方面的主权范围。
所得税税收管辖权类型
地域管辖权:又称收入来源地管辖权,是一国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力。
居民管辖权;一国对本国税发判定的居民行使征税权力。
公民管辖权;一国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行使征税权力。
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
税收管辖权现状
同时实现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
单一实行地域管辖权。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3.2.2.3 涉外税收负担原则
一国政府对跨国纳税人就同一水中设立向外国纳税人征税的原则被称为涉外税收负担原则。
优惠原则
优惠原则是一国在制定税法时,给予外国纳税人以承担带与本国纳税人税负的一种特殊优惠对待。
最大负担原则
最大负担原则与优惠原则相反,它要求外国纳税人承担高于本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也称税收负担从重原则。
平等原则
按照平等原则,外国纳税人将在同等条件下,承担由本国纳税人一样的税负。
3.2.3 金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