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评估第四章第十四节呕血(hematemesis)与便血
健康评估第四章第十四节呕血(hematemesis)与便血(:包含1、食管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炎症、肿瘤、溃疡、外伤。,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等等
编辑于2022-09-19 00:41:27 广东这是一篇关于健康评估第四章第十八节黄疸(jaundice)的思维导图。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内、外胆管阻塞→梗阻上方胆管内压↑ →管腔扩张 →胆小管、毛细胆管破裂 →胆汁溢出 →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 →黄疸。
发绀是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超过。50g/L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伴随症状有呼吸困难,伴杵状指,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和衰竭表现。
咯血是指咽喉或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腔排出,表现为大量咯出或口痰中带血,呼吸科常见急症。病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通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健康评估第四章第十八节黄疸(jaundice)的思维导图。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内、外胆管阻塞→梗阻上方胆管内压↑ →管腔扩张 →胆小管、毛细胆管破裂 →胆汁溢出 →结合胆红素返流入血 →黄疸。
发绀是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超过。50g/L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伴随症状有呼吸困难,伴杵状指,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和衰竭表现。
咯血是指咽喉或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腔排出,表现为大量咯出或口痰中带血,呼吸科常见急症。病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通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健康评估第四章第十四节呕血(hematemesis)与便血(hematochezia)
呕血
概念
是上消化道疾病(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病因与发生机制
消化系统疾病
1、食管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炎症、肿瘤、溃疡、外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炎、胃癌。 3、肝脏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胆道胰腺疾病:胆总管壶腹部肿瘤、胆道寄生虫、急性胰腺炎、胰腺癌。
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霍奇金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急性重型肝炎、败血症; 3、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皮肌炎; 4、其他:尿毒症、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1、呕血、黑便 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随之呕出血性胃内容物,继而排出黑便。 呕血色:咖啡色、鲜红色。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和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
2、失血休克:心悸、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发热:24内出现,体温<38.5°。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调中枢的功能障碍。
4、 血液学改变:血液稀释才有改变,不能做早期诊断。
5、氮质血症:血液在肠道分解吸收引起。数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
伴随症状
1、伴上腹痛 中青年、慢性、节律性---消化性溃疡 老年人、无规律疼痛、消瘦---胃癌 2、伴肝脾肿大---多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甲胎蛋白(AFP)呈阳性多提示肝癌 3、伴皮肤粘膜出血---血液病、重症肝炎 4、伴黄疸、寒战高热---胆道疾病。
问诊要点
1、确定是否为呕血与黑便; 2、病因与诱因; 3、伴随症状; 4、出血量的判断; 5、出血部位; 6、出血是否停止; 7、呕血与黑便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 8、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相关护理诊断
1、组织灌溉量变化(大量出血致血容量不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大量出血致血容量不足)
3、恐惧
4、活动无耐力(出血致贫血或周围循环衰竭)
5、潜在并发症:贫血(慢性)、休克(急性)、窒息
便血
概念
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分三类:鲜血便、柏油样便、隐便
黑便指上消化道出血时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因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色黑而称之。
由于黑便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又称柏油便
少量出血可无粪便颜色改变,但隐血实验为阳性,称为隐血
病因与发生机制
上消化道疾病
呕血均可引起黑便
下消化道疾病
1、小肠疾病:肠结核、肠套叠、肿瘤 2、结肠疾病:结肠炎、结肠癌、阿米巴 3、直肠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直肠癌 4、其他:肝脏疾病;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
临床表现
鲜红色、暗红色、柏油样便与出血部位、量、在肠腔停留时间有关。
1、鲜血便: 便后滴血------痔疮、肛裂、直肠肿瘤。色鲜红,不与大便混合、附着于大便表面。 结肠炎症------血便、粘液脓血便,也可排出脓血或粘液血便 小肠病变------水样血便 右半结肠癌---暗红色与粪便相混
2、柏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称为柏油样便。
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下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肠内停留长,亦可产生柏油样便。
3、隐血便: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 变时,只有靠隐血试验才能检出,称为隐血 便。
消化性溃疡活动期隐血试验阳性,缓解期隐 血试验阴性,消化道肿瘤持续性阳性
伴随症状
(1)便血伴发热 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伤寒出血血热等。 (2)便血伴里急后重:菌痢、直肠癌 (3)便血伴腹部肿块:结肠癌、结核、克罗恩病 (4)节律性腹痛 : 溃疡
问诊要点
确定便血: 排除食用动物血、鼻咽出血被吞咽后、服用药物 1.便血的季节 2.便血的年龄 3、便血的颜色与性状 4.便血的发生发展过程 5.还应询问便血的伴随症状
相关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改变; 2、活动无耐力;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焦虑; 6、恐惧
出血量的判断
①出血量在5ml以上,可出现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②出血量在50~70ml,可出现柏油样大便; ③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出现呕血; ④出血量大于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 ⑤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800ml或超过全身循环血量20%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应紧急处理。
出血量不超过500ml:头晕、畏寒; 出血量为800--1000ml:出冷汗、四肢湿冷、心悸、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 出血量超过1500ml:周围循环衰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冷、少尿无尿、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休克症状
引起呕血的病因虽多,最常见的是: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门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