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也是公考必背题,超详细的整理,小伙伴们赶紧收藏去。
别小看公基哲学的5分——它很可能是你上岸的“关键砝码”! 很多人觉得“才5分,随便蒙吧”,结果笔试差0.5分败北,后悔莫及! 1.聚焦高频考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占80%分值,1小时就能掌握核心框架。 2.1张思维导图搞定:将“物质与意识”“矛盾规律”等核心概念串联,形象记忆,做题直接套用。 3.真题秒杀技巧:哲学题往往“题干即答案”,抓住关键词(如“根本”“决定”)秒选正确项。
还在为公共基础考试中的公文题发愁吗?这张思维导图帮你彻底搞定!📚 聚焦事业单位考试中最常见的15种公文类型,从“通知”“通报”到“请示”“批复”,全部高频考点一目了然!💡 无论是格式要求、适用范围,还是写作要点,都用清晰的结构和关键词呈现,助你快速记忆、精准答题!✨ 备考时间紧?重点模糊?这张图就是你的提分利器!🎯 事业单位小伙伴赶紧收藏,轻松攻克公文题,离上岸更近一步!🚀
终于看完龙飞图推系列,点、线、面外加元素专题,吐血凝练笔记,掌握这些技巧,图推正确率80%以上绝对没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行测常识之天体运行
中华文化粉笔公考笔记
粉笔公考笔记行测常识《国家基本制度》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事业单位考试宪法
事业单位考试刑法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事业单位考试毛泽东思想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
中国古代制度
一、官职制度
(一)皇位
1.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
2.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二)诸侯
1.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商周时期推行)

2.宗法制——依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周代完备)
3.五等爵——古代的爵位等级:公、侯、伯、子、男(始于周代)
(三)选官
1.世官制(世卿世禄)——贵族世代为官(先秦)
商鞅变法:改“军功授爵”
2.察举制——官员考察,将人才推荐给中央(汉代)
3.征辟制——皇帝和高官直接征聘(汉代)
4.九品中正制——“中正”按家世、才德将人才评为九等,上报吏部、按品授官(魏晋南北朝)
5.科举制——分科考试以取士(隋——清)
(1)隋炀帝——创“科举制”
(2)武则天——“武举&殿试”
(3)北宋——“糊名制”
(4)明清——“八股取士”
(5)清末——“废科举”
★科举制历程
二、中央与地方制度
1.郡县制(秦汉时期盛行)
不世袭:强调中央集权
2.三公九卿制(秦朝):李斯提出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3.刺史制(汉武帝时期开创)
全国十三洲设刺史:监察地方
《三国演义》吕布“徐州刺史”
4.三省六部制(始于隋、盛于唐)
5.行省制(始于元朝)
中书省(国务院):全国政务
10个行省:国省制的开端
宣政院:西藏
澎湖巡检司:台湾
概要
6.内阁制
(1)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
(2)朱棣:建立内阁制
7.八旗制(满清时期)
8.军机处(清朝雍正皇帝)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三、礼仪制度
(一)政治礼仪
1.礼乐制——贵贱有别,符合身份(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乐)
2.封禅——泰山祭祀(始于秦始皇)
3.五礼——吉、凶、军、嘉、宾(形成于西周)
(1)“吉”是祭祀之礼,祭天、祭地、祭人鬼
(2)“凶”是哀悯吊唁之礼,典型如葬礼
(3)“军”是军事礼仪,如检阅军队,部队出征时的仪式
(4)“嘉”有喜庆的含义,如君王登基、婚礼
(5)“宾”即宾客,指接待宾客,如外交往来
(二)生活礼仪
1.诞生礼
(1)三朝:出生三天接受贺礼
男孩:弄璋之喜女孩:弄瓦之喜
(2)满月:有剃胎发的习俗
(3)百日:百家锁
(4)周岁:常见习俗是抓周
2.排行——伯、仲、叔、季
3.冠礼、笄礼——男子二十、女子十五
4.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七出三不去”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6.见面礼——作揖、拜
左掌右拳
7.座次礼
(1)筵席——西北南东
(2)朝会——皇帝:背北面南